Raid 0

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优点就是把一个任务被多个磁盘存取,速度快了。
缺点:没有数据冗余。RAID 0 连续地分割数据并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 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 但RAID 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因此RAID 0 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RAID 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 

Raid 1

 

RAID 1磁盘阵列级,是一种镜像磁盘阵列,其原理就是将一块硬盘的数据以相同位置指向另一块硬盘的位置。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RAID 1磁盘阵列显然是最可靠的一种阵列,因为它总是保持一份完整的数据备份。它的性能自然没有RAID 0磁盘阵列那样好,但其数据读取确实较单一硬盘来的快(Deven:只能是比单个硬盘快因为数据会从两块硬盘中较快的一块中读出RAID 1磁盘阵列的写入速度通常较慢,因为数据得分别写入两块硬盘中并做比较。RAID 1磁盘阵列一般支持“热交换”,就是说阵列中硬盘的移除或替换可以在系统运行时进行,无须中断退出系统。RAID 1磁盘阵列是十分安全的,不过也是较贵一种RAID磁盘阵列解决方案,因为两块硬盘仅能提供一块硬盘的容量。RAID 1磁盘阵列主要用在数据安全性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破坏的数据的场合。(RAID1应该是只能要2个硬盘,如果是4个或者6个就是raid01了

RAID 0+1

正如其名字一样RAID 0+1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也称为RAID 10。
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功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

RAID 5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以四个硬盘组成的RAID 5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4所示:图中,P0为D0,D1和D2的奇偶校验信息,其它以此类推。由图中可以看出,RAID 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 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 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Deven:我感觉不对,raid5如果有并发读写的时候应该会比单盘速度快)。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5校验位算法原理 P=D1 xor D2 xor D3 … xor Dn (D1,D2,D3 … Dn为数据块,P为校验,xor为异或运算Deven:P=D1 xor D2 xor D3 … xor Dn执行顺序为从左到右,D1 D2.....Dn都是由0或1组成的,例如D1可能是0111001,D2是0111000,以此类推就,P可能是0111011) XOR(Exclusive OR)的校验原理如下表:

A值B值Xor结果
000
101
011
110

这里的A与B值就代表了两个位,从中可以发现,A与B一样时,XOR结果为0,A与B不一样时,XOR结果就是1,而且知道XOR结果和A与B中的任何一 个数值,就可以反推出另一个数值。比如A为1,XOR结果为1,那么B肯定为0,如果XOR结果为0,那么B肯定为1。这就是XOR编码与校验的基本原 理。

RAID5读写过程

用简单的语言来表示,至少使用3块硬盘(也可以更多)组建RAID5磁盘阵 列,当有数据写入硬盘的时候,按照1块硬盘的方式就是直接写入这块硬盘的磁道,如果是RAID5的话这次数据写入会分根据算法分成3部分,然后写入这3块 硬盘,写入的同时还会在这3块硬盘上写入校验信息,当读取写入的数据的时候会分别从3块硬盘上读取数据内容,再通过检验信息进行校验。当其中有1块硬盘出 现损坏的时候,就从另外2块硬盘上存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第3块硬盘的数据内容。也就是说raid5这种存储方式只允许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出现故障时需要 尽快更换。当更换故障硬盘后,在故障期间写入的数据会进行重新校验。 如果在未解决故障又坏1块,那就是灾难性的了。

参考:http://www.belinking.com/raid/documents/raid_0016.htm

上图中5个竖条,分别代表5个磁盘上的一个extent,也就是竖条的意思,每个磁盘被逻辑的划分为N个这种extent。然后再在磁盘相同偏移的extent上,横向逻辑分割,形成strip,一个strip横跨过的extent个数,称为strip lenth,而一个strip和一个extent交叉带,称为一个segment,一个segment中所包含的data block个数,称为strip depth。Data block,可以是N倍个扇区大小的容量,应该可以调节,或者不可调,随控制器而定。
Raid0便是将一系列连续编号的data block,分布到多个物理磁盘上,扩散IO,提高性能。其分布的方式,如图所示:这个例子中,条带深度为4,则0、1、2、3号data block,被放置到第一个条带的第一个segment中,然后4、5、6、7号block,放置到第一个条带的第二个segment中,依此类推,条带1放满后,继续放条带2。这种特性,称为“局部连续”,因为block只有在一个segment中是物理连续的,逻辑连续,就需要跨物理磁盘了。

对外来说,参与形成raid0的各个物理盘,会组成一个逻辑上连续,物理上也连续的虚拟磁盘。磁盘控制器对这个虚拟磁盘发出的指令,都被raid控制器截获,分析,根据block映射关系公式,转换成对组成raid0的各个物理盘的真实物理IO请求指令,收集或写入数据之后,再提交给主机磁盘控制器。

  Rai0还有另一种非条带化模式,即写满其中一块物理磁盘之后,再接着写另一块,直到所有组成磁盘全部写满。这种模式,对IO写没有任何优化,但是对IO读,能提高一定的并发IO读几率。

  在进一步讲述raid0和其他raid级别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IO的种类。IO按照可以分为:读/写IO,大/小块IO,连续/随机IO,顺序/并发IO。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每一种IO。

  读/写IO,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读IO,就是发指令,从磁盘读取某段扇区的内容。指令一般是通知磁盘开始扇区位置,然后给出需要从这个初始扇区往后读取的连续扇区个数,同时给出动作是读,还是写。磁盘收到这条指令,就会按照指令的要求,读或者写数据。控制器发出的这种指令+数据,就是一次IO,读或者写

大/小块IO,指控制器的指令中给出的连续读取扇区数目的多少,如果数目很大,比如128,64等等,就应该算是大块IO,如果很小,比如1,4,8等等,就应该算是小块IO,大块和小块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连续/随机IO,连续和随机,是指本次IO给出的初始扇区地址,和上一次IO的结束扇区地址,是不是完全连续的,或者相隔不多的,如果是,则本次IO应该算是一个连续IO,如果相差太大,则算一次随机IO。连续IO,因为本次初始扇区和上次结束扇区相隔很近,则磁头几乎不用换道或换道时间极短;如果相差太大,则磁头需要很长的换道时间,如果随机IO很多,导致磁头不停换道,效率大大降底

  顺序/并发IO,这个的意思是,磁盘控制器每一次对磁盘组发出的指令套(指完成一个事物所需要的指令或者数据),是一条还是多条。如果是一条,则控制器缓存中的IO队列,只能一个一个的来,此时是顺序IO;如果控制器可以同时对磁盘组中的多块磁盘,同时发出指令套,则每次就可以执行多个IO,此时就是并发IO模式。并发IO模式提高了效率和速度。

说完了4种IO模式,我们再来说2个概念:

  IO并发几率。单盘,IO并发几率为0,因为一块磁盘同时只可以进行一次IO。对于raid0,2块盘情况下,条带深度比较大的时候(条带太小不能并发IO,下面会讲到),并发2个IO的几率为1/2。其他情况请自行运算。

  IOPS。一个IO所用的时间=寻道时间+数据传输时间。IOPS=IO并发系数/(寻道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由于寻道时间相对传输时间,大几个数量级,所以影响IOPS的关键因素,就是降底寻道时间,而在连续IO的情况下,寻道时间很短,仅在换磁道时候需要寻道。在这个前提下,传输时间越少,IOPS就越高。

  每秒IO吞吐量。显然,每秒IO吞吐量=IOPS乘以平均IO SIZE。Io size越大,IOPS越高,每秒IO吞吐量就越高。设磁头每秒读写数据速度为V,V为定值。则IOPS=IO并发系数/(寻道时间+IO SIZE/V),代入,得每秒IO吞吐量=IO并发系数乘IO SIZE乘V/(V乘寻道时间+IO SIZE)。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每秒IO吞吐量的最大因素,就是IO SIZE和寻道时间,IO SIZE越大,寻道时间越小,吞吐量越高。相比能显著影响IOPS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寻道时间。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个从上到下访问raid0磁盘的过程。假如某一时刻,主机控制器发出指令:读取 初始扇区10000长度128。Raid控制器接受到这个指令之后,立即进行计算,根据对应公式(这个公式是raid控制器在做逻辑条带化的时候制定的)算出10000号扇区所对应的物理磁盘的扇区号,然后依次计算出逻辑上连续的下128个扇区所在物理磁盘的扇区号,之后,分别向对应这些扇区的磁盘,再次发出指令,这次是真实的读取数据了,磁盘接受到指令,各自将数据提交给raid控制器,经过控制器在cache种的组合,再提交给主机控制器。

  分析以上过程,我们发现,如果这128个扇区,都落在同一个segment中的话,也就是说条带深度容量大于128个扇区的容量(64K),则这次IO就只能真实的从这一块物理盘上读取,性能和单盘相比会减慢,因为没有任何优化,反而还增加了raid控制器额外的计算开销。所以要提升性能,让一个IO尽量扩散到多块物理盘上,就要减小条带深度,磁盘数量不变的条件下,也就是减小条带大小strip size。让这个IO的数据被控制器分割,同时放满第一个segment、第二块物理磁盘上的第二个segment。。。。。。。依此类推,这样就能极大的占用多块物理盘。在这里大家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总是以为控制器是先放满第一个segment,再放满第二个segment,其实是同时进行的,因为控制器把每块盘要写入或者读取的数据都计算好了,是同时进行的。所以,raid0要提升性能,条带做的越小越好。但是这里又一个矛盾出现了,就是条带太小,导致并发IO几率降底,因为如果条带太小,则每次IO一定会占用大部分物理盘,而队列中的IO就只能等待这次IO结束后才能使用物理盘。而条带太大,又不能充分提高传输速度,这两个是一对矛盾,按照需求来采用不同的方式。

我们接着分析raid0相对于单盘的性能变化。根据以上总结出来的公式,可以推得以下表格:

RAID0


IOPS

并发IO

顺序IO

并发IO

顺序IO

随机IO

连续IO

随机IO

连续IO

随机IO

连续IO

随机IO

连续IO

Io size/strip size较大

不支持

不支持

提升极小

提升了N乘系数倍

不支持

不支持

提升极小

提升了N乘系数倍

Io size/strip size较小

提升了(1+并发系数)倍

提升了(1+并发系数+系数)系数倍

提升极小

提升了系数倍

提升了(1+并发系数)倍

提升了(1+并发系数+系数)倍

提升极小

提升了系数倍

注:并发IO和IO size/strip size是一对矛盾,两者总是对立。N=组成raid0的磁盘数目。系数=io size/strip size和初始LBA地址所处的strip偏移综合系数,大于等于1。并发系数=并发IO的数量

整条写、重构写与读改写

  整条写(Full-stripe Write):整条写需要修改奇偶校验群组中所有的条带单元,因此新的奇偶校验值可以根据所有新的条带数据计算得到。不需要额外的读、写操作。因此,整条写是最有效的写类型。整条写的例子,比如raid2,raid3。他们每次IO总是几乎能保证占用所有盘,因此每个条带上的每个segment都被写更新,所以控制器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更新的数据计算出校验数据之后,在数据被写入数据盘的同时,将计算好的校验信息写入校验盘。

  重构写(Reconstruct Write):如果要写入的磁盘数目超过阵列磁盘数目的一半,采取重构写方式。在重构写中,从这个条带中不需要修改的segment中读取原来的数据,再和本条带中所有需要修改的segment上的新数据计算奇偶校验值,并将新的segment数据和没有更改过的segment数据以及新的奇偶校验值一并写入。显然,重构写要牵涉更多的I/O操作,因此效率比整条写低。重构写的例子,比如raid4中,如果数据盘为8块,某时刻一个IO只更新了一个条带的6个segment,剩余两个没有更新,则重构写模式下,会将没有被更新的两个segment的数据读出,和需要更新的前6个segment的数据计算出校验数据,然后将这8个segment连同校验数据一并写入磁盘。可以看出,这个操作只是多出了读两个segment中数据的操作。

  读改写(Read-Modify Write):如果要写入的磁盘数目不足阵列磁盘数目的一半,采取读改写方式。读改写过程如下:(1)从需要修改的segment上读取旧的数据;(2)从条带上读取旧的奇偶校验值;(3)根据旧数据、旧校验值和需要修改的segment上的新数据计算这个条带上的新的校验值;(4)写入新的数据和新的奇偶校验值。这个过程中包含读取、修改、写入的一个循环周期,因此称为读改写。读改写计算新校验值的公式为:新数据的校验数据=(老数据 EOR 新数据) EOR 老校验数据。如果待更新的segment已经超过了条带中总segment数量的一半,则此时不适合使用读改写,因为读改写需要读出这些segment中的数据和校验数据,而如果采用重构写,只需要读取剩余不准备更新数据的segment中的数据即可,而后者数量比前者要少,所以超过一半,用重构写,不到一半,用读改写。整条更新,就用整条写。写效率:整条写>重构写>读改写

  明白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深入理解raid4了。如果仅仅根据争用校验盘来下结论说raid4不支持并发IO,在经过了以上三个概念的描述之后,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情形,某时刻一个IO只占用了全部磁盘的几块盘,另一些磁盘空闲,如果此时让队列中下一个IO等待的话,那么当然不可实现并发IO。此时我们考虑:如果队列中有这样一个IO,它需要更新的LBA目标和正在进行的IO恰好在同一条带上,并且处于空闲磁盘,而又不冲突,那么此时我们恰好就可以让这个IO也搭一下正在进行的IO的顺风车,反正都是要更新这个条带的校验segment,与其两个IO先后更新,不如让他们同时更新各自的数据segment,而控制器负责计算本条带的校验块。这样就完美的达到了IO并发。但是,有个问题,这种情况遇到的几率真是小之又小。即便如此,控制器如果可以对队列中的IO目标LBA进行扫描,将目标处于同一条带的IO,让其并发写入,这就多少类似NCQ技术了,不过这种技术需要上层软件的配合,因为乱序IO,会失去事务的顺序性,所以还需要上层软件作一些处理。

Raid5

为了解决raid4系统不能并发IO困难的窘境,raid5相应而出。Raid4并发困难,是因为他的校验盘争用的问题,如果能找到一种机制,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则实现并发就会非常容易。Raid5恰恰解决了校验盘争用这个问题。Raid5采用分布式校验盘的做法,将校验盘打散在raid组中的每块磁盘上。如图所示。每个条带都有一个校验segment,但是不同条带中其位置不同,在相邻条带之间循环分布。为了保证并发IO,raid5同样将条带大小做的较大,以保证每次IO数据不会占满整个条带,造成队列其他IO等待所以,raid5如果要保证高并发率,那么每个IO几乎都是读改写模式,尤其是在随机IO的情况下,所以raid5拥有较高的写惩罚,但是在随机IO频发的环境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IOPS。
  我们来分析一下raid5具体的作用机制。以上图为例的环境,条带大小80k,每个segment大小16k。某一时刻,上层产生一个写IO:写入 初始扇区10000长度8,即写入4k的数据。控制器收到这个IO之后,首先定位真实LBA地址,假设定位到了第1个条带的第2个segment(位于图中的磁盘2)的第1个扇区(仅仅是假设)(Deven:如果之前有部分数据了,那就不从从第1个扇区开始了),则控制器首先对这个segment所在的磁盘发起IO写请求,读出这8个扇区中原来的数据到cache,与此同时控制器也向这个条带的校验segment所在的磁盘(即图中的磁盘1)发起IO读请求,读出对应的校验扇区数据并保存到cache,随后利用XOR校验电路来计算新的校验数据,利用公式:新数据的校验数据=(老数据 EOR 新数据) EOR 老校验数据。现在cache中存在:老数据,新数据,老校验数据,新校验数据。然后控制器立即再次向相应的磁盘同时发起IO写请求,将新数据写入数据segment,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segment,并删除老数据和老校验数据。(Deven:其实就是把之前的segment内容读取出来,然后内容后面添加新的数据,因为每次操作是对一个segment进行保存

  在上述过程中,这个IO占用的,始终只有1、2两块盘,因为所要更新的数据segment我们假设位于2盘的1条带的2号segment,而这个条带对应的校验segment位于1盘,自始至终其他任何磁盘都没有用到。那么如果此时队列中有这么一个IO,他的LBA初始目标假如位于图中下方红框所示的数据segment中(4盘),IO长度也不超过segment的大小,而这个条带对应的校验segment位于3盘上,这两块盘未被其他任何IO占用,所以,此时控制器就可以并发的处理这个IO,和上方红框所示的IO,达到并发。
  Raid5相对于经过特别优化的raid4来说,在底层就实现了并发,可以脱离文件系统的干预,任何文件系统的IO,都可以实现高并发几率,而不像基于wafl文件系统的raid4,需要在文件系统上规划计算出并发环境。
Raid5磁盘数量越多,可并发的几率就越大。

RAID5


IOPS

并发IO

顺序IO

并发IO

顺序IO

随机IO

连续IO

随机IO

连续IO

随机IO

连续IO

随机IO

连续IO

Io size近似strip size

不支持

不支持

提升极小

提升了N倍

不支持

不支持

提升极小

提升了N倍

IO size大于segment size重构写

提升并发系数倍

提升并发系数倍

几乎没有提升

提升了IO size/segment size倍

提升并发系数倍

提升并发系数倍

性能下降

提升极小

Io size小于segment size读改写

提升并发系数倍

提升并发系数倍

提升极小

没有提升

提升并发系数倍

提升并发系数倍

性能下降

性能下降

raid5最适合小块IO,并发IO的情况下,性能都较单盘有所提升。

参考文档:

http://i.cnmo.com/blog-1256338-72139.html ******重点看看RAID5校验和信息四种旋转方式原理图

http://hi.baidu.com/yzxing121/blog/item/dbb99444041eec2ecefca35a.html ***

RAID5的校验分布算法

参考资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RAID

http://baike.baidu.com/view/591967.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59197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2090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645826.htm

转自 : http://www.ha97.com/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