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有了默契的配合,团队能够完成看似非常艰巨的任务:缺了配合的默契,团队力会大打折扣。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从创作问世至今,已被传唱了60余年,经久不衰。他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家和万事兴,团结力量大。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默契的团队、一支通力配合的团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有了 默契的配合,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在团结配合的作用下,可以完成任何艰巨的任务。
  托马斯.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电灯。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在爱迪生的背后,还站着这样几个人:机械师查尔斯.巴切尔多;钟表匠约翰.克鲁西;吹玻璃工人德维希.伯埃姆;数学家弗朗西斯.厄普顿。也就是说,白炽灯的发明,不是爱迪生一人之功,它的问世是由这几个人组成的默契无间的工作团队共同努力。
  有时候,团队中某个灵魂人物的光芒会遮蔽住整个团队,但一个团队的伟大并不是由于团队某个成员的伟大,而是他们作为一个集团的伟大。
  具有目标导向的功能,可以让团队成员抱成一团,都朝一个方向努力;能够产生一种凝聚力功能,让每一位成员都会有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自动自发地凝聚在一起;具有激励功能,靠的就是团队内部形成的这种共同观念的力量,这种控制约束是自愿的,也是常久的。
  那么,在团队建设中,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密码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根据我的理解,它更多是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下:
  所以团队成员都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团队行为是非曲直的一个最终准绳;团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被证实这种模式是成功的;团队中有一个可供复制的成功模式,能够被大多数成员接受,具备简单、易学、易教和易复制等特点。
  打造这样一种机制,绝非一朝一夕,它的关键同样在于领导者,在于团队带头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