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景问题

15.1.1  商品类别树

       考虑这样一个实际的应用:管理商品类别树。

在实现跟商品有关的应用系统的时候,一个很常见的功能就是商品类别树的管理,比如有如下所示的商品类别树:

+服装
 +男装
  -衬衣
  -夹克
 +女装
  -裙子
  -套装

       仔细观察上面的商品类别树,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 有一个根节点,比如服装,它没有父节点,它可以包含其它的节点

  • 树枝节点,有一类节点可以包含其它的节点,称之为树枝节点,比如男装、女装

  • 叶子节点,有一类节点没有子节点,称之为叶子节点,比如衬衣、夹克、裙子、套装

现在需要管理商品类别树,假如就要求能实现输出如上商品类别树的结构的功能,应该如何实现呢?

1.2  不用模式的解决方案

       要管理商品类别树,就是要管理树的各个节点,现在树上的节点有三类,根节点、树枝节点和叶子节点,再进一步分析发现,根节点和树枝节点是类似的,都是可以包含其它节点的节点,把它们称为容器节点。

       这样一来,商品类别树的节点就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容器节点,另一种是叶子节点。容器节点可以包含其它的容器节点或者叶子节点。把它们分别实现成为对象,也就是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容器对象可以包含其它的容器对象或者叶子对象,换句话说,容器对象是一种组合对象。

然后在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里面去实现要求的功能就可以了,看看代码实现。

(1)先看叶子对象的代码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 叶子对象
 */
public class Leaf {
    /**
     * 叶子对象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name = "";
 
    /**
     * 构造方法,传入叶子对象的名字
     * @param name 叶子对象的名字
     */
    public Leaf(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 输出叶子对象的结构,叶子对象没有子对象,也就是输出叶子对象的名字
     * @param preStr 前缀,主要是按照层级拼接的空格,实现向后缩进
     */
    public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System.out.println(preStr+"-"+name);
    }
}

(2)再来看看组合对象的代码实现,组合对象里面可以包含其它的组合对象或者是叶子对象,由于类型不一样,需要分开记录。示例代码如下:

/**
 * 组合对象,可以包含其它组合对象或者叶子对象
 */
public class Composite {
    /**
     * 用来记录包含的其它组合对象
     */
    private Collection<Composite> childComposite =
new ArrayList<Composite>();
    /**
     * 用来记录包含的其它叶子对象
     */
    private Collection<Leaf> childLeaf = new ArrayList<Leaf>();
    /**
     * 组合对象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name = "";
 
    /**
     * 构造方法,传入组合对象的名字
     * @param name 组合对象的名字
     */
    public Composit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 向组合对象加入被它包含的其它组合对象
     * @param c 被它包含的其它组合对象
     */
    public void addComposite(Composite c){
       this.childComposite.add(c);
    }
    /**
     * 向组合对象加入被它包含的叶子对象
     * @param leaf 被它包含的叶子对象
     */
    public void addLeaf(Leaf leaf){
       this.childLeaf.add(leaf);
    }
    /**
     * 输出组合对象自身的结构
     * @param preStr 前缀,主要是按照层级拼接的空格,实现向后缩进
     */
    public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先把自己输出去
       System.out.println(preStr+"+"+this.name);
       //然后添加一个空格,表示向后缩进一个空格,输出自己包含的叶子对象
       preStr+=" ";
       for(Leaf leaf : childLeaf){
           leaf.printStruct(preStr);
       }
       //输出当前对象的子对象了
       for(Composite c : childComposite){
           //递归输出每个子对象
           c.printStruct(preStr);
       }
    }
}

(3)写个客户端来测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实现要求的功能,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所有的组合对象
       Composite root = new Composite("服装");
       Composite c1 = new Composite("男装");
       Composite c2 = new Composite("女装");
 
       //定义所有的叶子对象
       Leaf leaf1 = new Leaf("衬衣");
       Leaf leaf2 = new Leaf("夹克");
       Leaf leaf3 = new Leaf("裙子");
       Leaf leaf4 = new Leaf("套装");
 
       //按照树的结构来组合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
       root.addComposite(c1);
       root.addComposite(c2);     
       c1.addLeaf(leaf1);
       c1.addLeaf(leaf2);      
       c2.addLeaf(leaf3);
       c2.addLeaf(leaf4);      
 
       //调用根对象的输出功能来输出整棵树
       root.printStruct("");
    }
}

运行一下,测试看看,是否能完成要求的功能。

1.3  有何问题

上面的实现,虽然能实现要求的功能,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必须区分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并进行有区别的对待,比如在Composite和Client里面,都需要去区别对待这两种对象。

区别对待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不仅让程序变得复杂,还对功能的扩展也带来不便。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并不想要去区别它们,而是认为它们是一样的,这样他们操作起来最简单。

换句话说,对于这种具有整体与部分关系,并能组合成树形结构的对象结构,如何才能够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呢?

2  解决方案

2.1  组合模式来解决

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组合模式。那么什么是组合模式呢?

(1)组合模式定义

wKiom1lnOougE6vMAABujcNsYZ0523.png

(2)应用组合模式来解决的思路

       仔细分析上面不用模式的例子中,要区分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统一起来,也就是说,组合对象类型和叶子对象类型是完全不同的类型,这导致了操作的时候必须区分它们。

       组合模式通过引入一个抽象的组件对象,作为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的父对象,这样就把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统一起来了,用户使用的时候,始终是在操作组件对象,而不再去区分是在操作组合对象还是在操作叶子对象。

组合模式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抽象类,这个抽象类既可以代表叶子对象,也可以代表组合对象,这样用户在操作的时候,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就具有了一致性。

2.2  模式结构和说明

组合模式的结构如图所示:

wKiom1lnOsehhxxLAAEQqxZaigw132.png

Component

       抽象的组件对象,为组合中的对象声明接口,让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来访问和管理整个对象结构,可以在里面为定义的功能提供缺省的实现。

Leaf

       叶子节点对象,定义和实现叶子对象的行为,不再包含其它的子节点对象。

Composite

       组合对象,通常会存储子组件,定义包含子组件的那些组件的行为,并实现在组件接口中定义的与子组件有关的操作。

Client

       客户端,通过组件接口来操作组合结构里面的组件对象。

 

       一种典型的Composite对象结构通常是如图15.2所示的树形结构,一个Composite对象可以包含多个叶子多象和其它的Composite对象,虽然15.2的图看起来好像有些对称,但是那只是为了让图看起来美观一点,并不是说Composite组合的对象结构就是这样对称的,这点要提前说明一下。

wKioL1lnOv3wstFeAADX7P40A1k341.png

2.3  组合模式的示例代码

(1)先看看组件对象的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
 * 抽象的组件对象,为组合中的对象声明接口,实现接口的缺省行为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nent {
    /**
     * 示意方法,子组件对象可能有的功能方法
     */
    public abstract void someOperation();
    /**
     * 向组合对象中加入组件对象
     * @param child 被加入组合对象中的组件对象
     */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 缺省的实现,抛出例外,因为叶子对象没有这个功能,
//或者子组件没有实现这个功能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 从组合对象中移出某个组件对象
     * @param child 被移出的组件对象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Component child) {
       // 缺省的实现,抛出例外,因为叶子对象没有这个功能,
//或者子组件没有实现这个功能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 返回某个索引对应的组件对象
     * @param index 需要获取的组件对象的索引,索引从0开始
     * @return 索引对应的组件对象
     */
    public Component getChildren(int index) {
       // 缺省的实现,抛出例外,因为叶子对象没有这个功能,
//或者子组件没有实现这个功能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2)接下来看看Composite对象的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
 * 组合对象,通常需要存储子对象,定义有子部件的部件行为,
 * 并实现在Component里面定义的与子部件有关的操作
 */
public class Composite extends Component {
    /**
     * 用来存储组合对象中包含的子组件对象
     */
    private List<Component> childComponents = null;
    /**
     * 示意方法,通常在里面需要实现递归的调用
     */
    public void someOperation() {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for(Component c : childComponents){
              //递归的进行子组件相应方法的调用
              c.someOperation();
           }
       }
    }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延迟初始化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
           childComponents = new ArrayList<Component>();
       }
       childComponents.add(child);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Component child) {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
           childComponents.remove(child);
       }
    }
    public Component getChildren(int index) {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if(index>=0 && index<childComponents.size()){
              return childComponents.get(index);
           }
       }
       return null;
    }
}

(3)该来看叶子对象的定义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示例代码如下:

/**
 * 叶子对象,叶子对象不再包含其它子对象
 */
public class Leaf extends Component {
    /**
     * 示意方法,叶子对象可能有自己的功能方法
     */
    public void someOperation() {
       // do something
    }
}

(4)对于Client,就是使用Component接口来操作组合对象结构,由于使用方式千差万别,这里仅仅提供一个示范性质的使用,顺便当作测试代码使用,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多个Composite对象
       Component root = new Composite();
       Component c1 = new Composite();
       Component c2 = new Composite();
       //定义多个叶子对象
       Component leaf1 = new Leaf();
       Component leaf2 = new Leaf();
       Component leaf3 = new Leaf();
      
       //组合成为树形的对象结构
       root.addChild(c1);
       root.addChild(c2);
       root.addChild(leaf1);
       c1.addChild(leaf2);
       c2.addChild(leaf3);
      
       //操作Component对象
       Component o = root.getChildren(1);
       System.out.println(o);
    }
}

2.4  使用组合模式重写示例

理解了组合模式的定义、结构和示例代码过后,对组合模式应该有一定的掌握了,下面就来使用组合模式,来重写前面不用模式的示例,看看用组合模式来实现会是什么样子,跟不用模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为了整体理解和把握整个示例,先来看看示例的整体结构,如图所示:

wKiom1lnO-rwML0aAAEsCDjH9To656.png

(1)首先就是要为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添加一个抽象的父对象做为组件对象,在组件对象里面,定义一个输出组件本身名称的方法以实现要求的功能,示例代码如下:

/**
 * 抽象的组件对象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nent {
    /**
     * 输出组件自身的名称
     */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
     * 向组合对象中加入组件对象
     * @param child 被加入组合对象中的组件对象
     */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 从组合对象中移出某个组件对象
     * @param child 被移出的组件对象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Component child)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 返回某个索引对应的组件对象
     * @param index 需要获取的组件对象的索引,索引从0开始
     * @return 索引对应的组件对象
     */
    public Component getChildren(int index)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2)先看叶子对象的实现,它变化比较少,只是让叶子对象继承了组件对象,其它的跟不用模式比较,没有什么变化,示例代码如下:

/**
 * 叶子对象
 */
public class Leaf extends Component{
    /**
     * 叶子对象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name = "";
    /**
     * 构造方法,传入叶子对象的名字
     * @param name 叶子对象的名字
     */
    public Leaf(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 输出叶子对象的结构,叶子对象没有子对象,也就是输出叶子对象的名字
     * @param preStr 前缀,主要是按照层级拼接的空格,实现向后缩进
     */
    public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System.out.println(preStr+"-"+name);
    }
}

(3)接下来看看组合对象的实现,这个对象变化就比较多,大致有如下的改变:

  • 新的Composite对象需要继承组件对象

  • 原来用来记录包含的其它组合对象的集合,和包含的其它叶子对象的集合,这两个集合被合并成为一个,就是统一的包含其它子组件对象的集合。使用组合模式来实现,不再需要区分到底是组合对象还是叶子对象了

  • 原来的addComposite和addLeaf的方法,可以不需要了,合并实现成组件对象中定义的方法addChild,当然需要现在的Composite来实现这个方法。使用组合模式来实现,不再需要区分到底是组合对象还是叶子对象了

  • 原来的printStruct方法的实现,完全要按照现在的方式来写,变化较大

具体的示例代码如下:

/**
 * 组合对象,可以包含其它组合对象或者叶子对象
 */
public class Composite extends Component{
    /**
     * 用来存储组合对象中包含的子组件对象
     */
    private List<Component> childComponents = null;
    /**
     * 组合对象的名字
     */
    private String name = "";
    /**
     * 构造方法,传入组合对象的名字
     * @param name 组合对象的名字
     */
    public Composit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延迟初始化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
           childComponents = new ArrayList<Component>();
       }
       childComponents.add(child);
    }
    /**
     * 输出组合对象自身的结构
     * @param preStr 前缀,主要是按照层级拼接的空格,实现向后缩进
     */
    public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先把自己输出去
       System.out.println(preStr+"+"+this.name);
       //如果还包含有子组件,那么就输出这些子组件对象
       if(this.childComponents!=null){
           //然后添加一个空格,表示向后缩进一个空格
           preStr+=" ";      
           //输出当前对象的子对象了
           for(Component c : childComponents){
              //递归输出每个子对象
              c.printStruct(preStr);
           }
       }
    }
}

(4)客户端也有变化,客户端不再需要区分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了,统一都是使用组件对象,调用的方法也都要改变成组件对象定义的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所有的组合对象
       Component root = new Composite("服装");
       Component c1 = new Composite("男装");
       Component c2 = new Composite("女装");
 
       //定义所有的叶子对象
       Component leaf1 = new Leaf("衬衣");
       Component leaf2 = new Leaf("夹克");
       Component leaf3 = new Leaf("裙子");
       Component leaf4 = new Leaf("套装");
 
       //按照树的结构来组合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
       root.addChild(c1);
       root.addChild(c2);
       c1.addChild(leaf1);
       c1.addChild(leaf2);
       c2.addChild(leaf3);
       c2.addChild(leaf4);
       //调用根对象的输出功能来输出整棵树
       root.printStruct("");
    }
}

通过上面的示例,大家可以看出,通过使用组合模式,把一个“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表示成了对象树的结构,这样一来,客户端就无需再区分操作的是组合对象还是叶子对象了,对于客户端而言,操作的都是组件对象。

3  模式讲解

3.1  认识组合模式

(1)组合模式的目的

组合模式的目的是:让客户端不再区分操作的是组合对象还是叶子对象,而是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操作。

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之处,是设计一个抽象的组件类,让它可以代表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这样一来,客户端就不用区分到底是组合对象还是叶子对象了,只需要全部当成组件对象进行统一的操作就可以了。

(2)对象树

通常,组合模式会组合出树形结构来,组成这个树形结构所使用的多个组件对象,就自然的形成了对象树。

这也意味着凡是可以使用对象树来描述或操作的功能,都可以考虑使用组合模式,比如读取XML文件,或是对语句进行语法解析等。

(3)组合模式中的递归

组合模式中的递归,指的是对象递归组合,不是常说的递归算法。通常我们谈的递归算法,是指“一个方法会调用方法自己”这样的算法,是从功能上来讲的,比如那个经典的求阶乘的例子,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RecursiveTest {
    /**
     * 示意递归算法,求阶乘。这里只是简单的实现,只能实现求数值较小的阶乘,
     * 对于数据比较大的阶乘,比如求100的阶乘应该采用java.math.BigDecimal
     * 或是java.math.BigInteger
     * @param a 求阶乘的数值
     * @return 该数值的阶乘值
     */
    public int recursive(int a){
       if(a==1){
           return 1;
       }     
       return a * recursive(a-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Test test = new RecursiveTest();
       int result = test.recursive(5);
       System.out.println("5的阶乘="+result);
    }
}

而这里的组合模式中的递归,是对象本身的递归,是对象的组合方式,是从设计上来讲的,在设计上称作递归关联,是对象关联关系的一种。

3.2 父组件引用

在上面的示例中,都是在父组件对象里面,保存有子组件的引用,也就是说都是从父到子的引用。而本节来讨论一下子组件对象到父组件对象的引用,这个在实际开发中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

  • 现在要删除某个商品类别。如果这个类别没有子类别的话,直接删除就好了,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它还有子类别,这就涉及到它的子类别如何处理了,一种情况是连带全部删除,一种是上移一层,把被删除的商品类别对象的父商品类别,设置成为被删除的商品类别的子类别的父商品类别。

  • 现在要进行商品类别的细化和调整,把原本属于A类别的一些商品类别,调整到B类别里面去,某个商品类别的调整会伴随着它所有的子类别一起调整。这样的调整可能会:把原本是兄弟关系的商品类别变成父子关系,也可能会把原本是父子关系的商品类别调整成了兄弟关系,如此等等会有很多种可能。

要实现上述的功能,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案就是在保持从父组件到子组件引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保持从子组件到父组件的引用,这样在删除一个组件对象或是调整一个组件对象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父组件的引用来实现,这可以大大简化实现。

通常会在Component中定义对父组件的引用,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都可以继承这个引用。那么什么时候来维护这个引用呢?

较为容易的办法就是:在组合对象添加子组件对象的时候,为子组件对象设置父组件的引用;在组合对象删除一个子组件对象的时候,再重新设置相关子组件的父组件引用。把这些实现到Composite中,这样所有的子类都可以继承到这些方法,从而更容易的维护子组件到父组件的引用。

       还是看示例会比较清楚。在前面实现的商品类别的示例基础上,来示例对父组件的引用,并实现删除某个商品类别,然后把被删除的商品类别对象的父商品类别,设置成为被删除的商品类别的子类别的父商品类别。也就是把被删除的商品类别对象的子商品类别都上移一层。

(1)先看看Component组件的定义,大致有如下变化:

  • 添加一个属性来记录组件对象的父组件对象,同时提供相应的getter/setter方法来访问父组件对象

  • 添加一个能获取一个组件所包含的子组件对象的方法,提供给实现当某个组件被删除时,把它的子组件对象上移一层的功能时使用

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nent {
    /**
     * 记录父组件对象
     */
    private Component parent = null;
    /**
     * 获取一个组件的父组件对象
     * @return 一个组件的父组件对象
     */
    public Component getParent() {
       return parent;
    }
    /**
     * 设置一个组件的父组件对象
     * @param parent 一个组件的父组件对象
     */
    public void setParent(Component parent) {
       this.parent = parent;
    }
    /**
     * 返回某个组件的子组件对象
     * @return 某个组件的子组件对象
     */
    public List<Component> getChildren()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以下是原有的定义----------------------*/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Component child)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public Component getChildren(int index)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2)接下来看看Composite的实现,大致有如下变化:

  • 在添加子组件的方法实现里面,加入对父组件的引用实现

  • 在删除子组件的方法实现里面,加入把被删除的商品类别对象的父商品类别,设置成为被删除的商品类别的子类别的父商品类别的功能

  • 实现新的返回组件的子组件对象的功能

示例代码如下:

/**
 * 组合对象,可以包含其它组合对象或者叶子对象
 */
public class Composite extends Component{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延迟初始化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
           childComponents = new ArrayList<Component>();
       }
       childComponents.add(child);
 

        //添加对父组件的引用
       child.setParent(this);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Component child) {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
           //查找到要删除的组件在集合中的索引位置
           int idx = childComponents.indexOf(child);
           if (idx != -1) {
              //先把被删除的商品类别对象的父商品类别,
//设置成为被删除的商品类别的子类别的父商品类别
              for(Component c : child.getChildren()){
                  //删除的组件对象是本实例的一个子组件对象
                  c.setParent(this);
                  //把被删除的商品类别对象的子组件对象添加到当前实例中
                  childComponents.add(c);
              }
             
              //真的删除
              childComponents.remove(idx);
           }
       }     
    }
    public List<Component> getChildren() {
       return childComponents;
    }
    /*------------以下是原有的实现,没有变化----------------*/
    private List<Component> childComponents = null;
    private String name = "";
    public Composit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System.out.println(preStr+"+"+this.name);
       if(this.childComponents!=null){
           preStr+=" ";     
           for(Component c : childComponents){
              c.printStruct(preStr);
           }
       }
    }
}

(3)叶子对象没有任何的改变,这里就不去赘述了

(4)可以来写个客户端测试一下了,在原来的测试后面,删除一个节点,然后再次输出整棵树的结构,看看效果。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所有的组合对象
       Component root = new Composite("服装");
       Component c1 = new Composite("男装");
       Component c2 = new Composite("女装");
       //定义所有的叶子对象
       Component leaf1 = new Leaf("衬衣");
       Component leaf2 = new Leaf("夹克");
       Component leaf3 = new Leaf("裙子");
       Component leaf4 = new Leaf("套装");
       //按照树的结构来组合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
       root.addChild(c1);
       root.addChild(c2);      
       c1.addChild(leaf1);
       c1.addChild(leaf2);     
       c2.addChild(leaf3);
       c2.addChild(leaf4);     
       //调用根对象的输出功能来输出整棵树
       root.printStruct("");
       System.out.println("---------------------------->");
       //然后删除一个节点
       root.removeChild(c1);
       //重新输出整棵树
       root.printStruct("");
    }
}

运行结果如下:

+服装
 +男装
  -衬衣
  -夹克
 +女装
  -裙子
  -套装
---------------------------->
+服装
 +女装
  -裙子
  -套装
 -衬衣
 -夹克

3.3  环状引用

   所谓环状引用指的是:在对象结构中,某个对象包含的子对象,或是子对象的子对象,或是子对象的子对象的子对象……,如此经过N层后,出现所包含的子对象中有这个对象本身,从而构成了环状引用。比如:A包含B,B包含C,而C又包含了A,转了一圈,转回来了,就构成了一个环状引用。

这个在使用组合模式构建树状结构的时候,是需要考虑的一种情况。通常情况下,组合模式构建的树状结构,是不应该出现环状引用的,如果出现了,多半是有错误发生了。因此在应用组合模式实现功能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要检测并避免出现环状引用,否则很容易引起死循环的操作,或是同一个功能被操作多次。

但是要说明的是:组合模式的实现里面也是可以有环状引用的,当然需要特殊构建环状引用,并提供相应的检测和处理,这里不去讨论这种情况。

    那么该如何检测是否有环状引用的情况发生呢?

    一个很简单的思路就是记录下每个组件从根节点开始的路径,因为要出现环状引用,在一条路径上,某个对象就必然会出现两次。因此只要每个对象在整个路径上只是出现了一次,那么就不会出现环状引用。

    这个判断的功能可以添加到Composite对象的添加子组件的方法中,如果是环状引用的话,就抛出例外,并不会把它加入到子组件中去。

    还是通过示例来说明吧。在前面实现的商品类别的示例基础上,来加入对环状引用的检测和处理。约定用组件的名称来代表组件,也就是说,组件的名称是唯一的,不会重复的,只要检测在一条路径上,组件名称不会重复,那么组件就不会重复。

(1)先看看Component的定义,大致有如下的变化:

  • 添加一个记录每个组件的路径的属性,并提供相应的getter/setter方法

  • 为了拼接组件的路径,新添加一个方法来获取组件的名称

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onent {
    /**
     * 记录每个组件的路径
     */
    private String componentPath = "";
    /**
     * 获取组件的路径
     * @return 组件的路径
     */
    public String getComponentPath() {
       return componentPath;
    }
    /**
     * 设置组件的路径
     * @param componentPath 组件的路径
     */
    public void setComponentPath(String componentPath) {
       this.componentPath = componentPath;
    }
    /**
     * 获取组件的名称
     * @return 组件的名称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Name();
/*-------------------以下是原有的定义----------------------*/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Component child)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public Component getChildren(int index)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
    }
}

(2)再看看Composite的实现,大致有如下的变化:

  • 提供获取组件名称的实现

  • 在添加子组件的实现方法里面,进行是否环状引用的判断,并计算组件对象的路径,然后设置回组件对象去

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mposite extends Component{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this.name;
    }
    public void addChild(Component child) {
       //延迟初始化
       if (childComponents == null) {
           childComponents = new ArrayList<Component>();
       }
       childComponents.add(child);    
      
       //先判断组件路径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说明本组件是根组件
       if(this.getComponentPath()==null 
|| this.getComponentPath().trim().length()==0){
           //把本组件的name设置到组件路径中
           this.setComponentPath(this.name);
       }
       //判断要加入的组件在路径上是否出现过
       //先判断是否是根组件
       if(this.getComponentPath()
.startsWith(child.getName()+".")){
           //说明是根组件,重复添加了
           throw new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在本通路上,组件 '"+child.getName()+"' 已被添加过了");
       }else{
           if(this.getComponentPath()
.indexOf("."+child.getName()) < 0){
              //表示没有出现过,那么可以加入
              //计算组件的路径
              String componentPath = this.getComponentPath()
+"."+child.getName();
              //设置子组件的路径
              child.setComponentPath(componentPath);
           }else{
              throw new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在本通路上,组件 '"+child.getName()+"' 已被添加过了");
           }      
       }
    }
/*---------------以下是原有的实现,没有变化------------------*/
    private List<Component> childComponents = null;
    private String name = "";
    public Composit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printStruct(String preStr){
       System.out.println(preStr+"+"+this.name);
       if(this.childComponents!=null){
           preStr+=" ";     
           for(Component c : childComponents){
              c.printStruct(preStr);
           }
       }
    }
}

(3)叶子对象的实现,只是多了一个实现获取组件名称的方法,也就是直接返回叶子对象的Name,跟Composite中的实现是类似的,就不去代码示例了

(4)客户端的代码可以不做修改,可以正常执行,输出商品类别树来。当然,如果想要看到环状引用检测的效果,你可以做一个环状引用测试看看,比如: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所有的组合对象
       Component root = new Composite("服装");
       Component c1 = new Composite("男装");
       Component c2= new Composite("衬衣");
       Component c3= new Composite("男装");
       //设置一个环状引用
       root.addChild(c1);
       c1.addChild(c2);
       c2.addChild(c3);
      
       //调用根对象的输出功能来输出整棵树
       root.printStruct("");
    }
}

运行结果如下: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在本通路上,组件 '男装' 已被添加过了
    后面的堆栈信息就省略了

(5)说明

    上面进行环路检测的实现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考虑,比如:要是删除了路径上的某个组件对象,那么所有该组件对象的子组件对象所记录的路径,都需要修改,要把这个组件从所有相关路径上都去除掉。就是在被删除的组件对象的所有子组件对象的路径上,查找到被删除组件的名称,然后通过字符串截取的方式把它删除掉。

    只是这样的实现方式有些不太好,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可以考虑使用动态计算路径的方式,每次添加一个组件的时候,动态的递归寻找父组件,然后父组件再找父组件,一直到根组件,这样就能避免某个组件被删除后,路径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改所有相关路径记录的情况。

3.4  组合模式的优缺点

l          定义了包含基本对象和组合对象的类层次结构
    在组合模式中,基本对象可以被组合成更复杂的组合对象,而组合对象又可以组合成更复杂的组合对象,可以不断地递归组合下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组合对象的类层次结构

l          统一了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
    在组合模式中,可以把叶子对象当作特殊的组合对象看待,为它们定义统一的父类,从而把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的行为统一起来

l          简化了客户端调用
    组合模式通过统一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使得客户端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去区分它们,客户不关心使用的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对象,这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的使用

l          更容易扩展
    由于客户端是统一的面对Component来操作,因此,新定义的Composite或Leaf子类能够很容易的与已有的结构一起工作,而客户端不需要为增添了新的组件类而改变

l          很难限制组合中的组件类型
    容易增加新的组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很难限制组合中的组件类型。这在需要检测组件类型的时候,使得我们不能依靠编译期的类型约束来完成,必须在运行期间动态检测。

3.5  思考组合模式

1:组合模式的本质

       组合模式的本质:统一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

       组合模式通过把叶子对象当成特殊的组合对象看待,从而对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一视同仁,统统当成了Component对象,有机的统一了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

       正是因为统一了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在将对象构建成树形结构的时候,才不需要做区分,反正是组件对象里面包含其它的组件对象,如此递归下去;也才使得对于树形结构的操作变得简单,不管对象类型,统一操作。

2:何时选用组合模式

       建议在如下情况中,选用组合模式:

  • 如果你想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结构,可以选用组合模式,把整体和部分的操作统一起来,使得层次结构实现更简单,从外部来使用这个层次结构也简单

  • 如果你希望统一的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可以选用组合模式,这正是组合模式提供的主要功能

3.6  相关模式

l          组合模式和装饰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装饰模式在组装多个装饰器对象的时候,是一个装饰器找下一个装饰器,下一个再找下一个,如此递归下去。那么这种结构也可以使用组合模式来帮助构建,这样一来,装饰器对象就相当于组合模式的Composite对象了。
    要让两个模式能很好的组合使用,通常会让它们有一个公共的父类,因此装饰器必须支持组合模式需要的一些功能,比如:增加、删除子组件等等。

l          组合模式和享元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如果组合模式中出现大量相似的组件对象的话,可以考虑使用享元模式来帮助缓存组件对象,这可以减少对内存的需要。
    使用享元模式也是有条件的,如果组件对象的可变化部分的状态能够从组件对象里面分离出去,而且组件对象本身不需要向父组件发送请求的话,就可以采用享元模式。

l          组合模式和迭代器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在组合模式中,通常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遍历组合对象的子对象集合,而无需关心具体存放子对象的聚合结构。

l          组合模式和访问者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访问者模式能够在不修改原有对象结构的情况下,给对象结构中的对象增添新的功能。将访问者模式和组合模式合用,可以把原本分散在Composite和Leaf类中的操作和行为都局部化。
    如果在使用组合模式的时候,预计到今后可能会有增添其它功能的可能,那么可以采用访问者模式,来预留好添加新功能的方式和通道,这样以后在添加新功能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修改已有的对象结构和已经实现的功能了。

l          组合模式和职责链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职责链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解耦。职责链模式的实现方式是把多个接收者组合起来,构成职责链,然后让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有接收者处理这个请求为止。
    可以应用组合模式来构建这条链,相当于是子组件找父组件,父组件又找父组件,如此递归下去,构成一条处理请求的组件对象链。

l          组合模式和命令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命令模式中有一个宏命令的功能,通常这个宏命令就是使用组合模式来组装出来的。


转载至:http://sishuok.com/forum/blogPost/list/5513.html

   cc老师的设计模式是我目前看过最详细最有实践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