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学习—高表与宽表的选择

转自:https://yq.aliyun.com/articles/213705?utm_content=m_31236

hbase中的宽表是指很多列较少行,即列多行少的表,一行中的数据量较大,行数少;高表是指很多行较少列,即行多列少,一行中的数据量较少,行数大。

hbase的row key是分布式的索引,也是分片的依据。
hbase的row key + column family + column qualifier + timestamp + value 是HFile中数据排列依据。HFile据此,对数据的索引到data block级别,而不是行级别。所以这种key是HFile内部的粗粒度(data block粒度)本地索引的主键。

据此,在HBase中使用宽表、高表的优劣总结如下:

查询性能:高表更好,因为查询条件都在row key中, 是全局分布式索引的一部分。高表一行中的数据较少。所以查询缓存BlockCache能缓存更多的行,以行数为单位的吞吐量会更高。

分片能力:高表分片粒度更细,各个分片的大小更均衡。因为高表一行的数据较少,宽表一行的数据较多。HBase按行来分片。

元数据开销:高表元数据开销更大。高表行多,row key多,可能造成region数量也多,- root -、 .meta表数据量更大。过大的元数据开销,可能引起HBase集群的不稳定、master更大的负担(这方面后续再好好总结)。

事务能力:宽表事务性更好。HBase对一行的写入(Put)是有事务原子性的,一行的所有列要么全部写入成功,要么全部没有写入。但是多行的更新之间没有事务性保证。

数据压缩比:如果我们对一行内的数据进行压缩,宽表能获得更高的压缩比。因为宽表中,一行的数据量较大,往往存在更多相似的二进制字节,有利于提高压缩比。通过压缩,缓解了宽表一行数据量太大,并导致分片大小不均匀的问题。查询时,我们根据row key找到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解压缩。而且解压缩可以通过协处理器(coproesssor)在HBase服务器上做,而不是在业务应用的服务器上做,以充分应用HBase集群的CPU能力。

设计表时,可以不绝对追求高表、宽表,而是在两者之间做好平衡。根据查询模式,需要分布式索引、分片、有很高选择度(即能据此查询条件迅速锁定很小范围的一些行)的查询用字段,应该放入row key;能够均匀地划分数据字节数的字段,也应该放入row key,作为分片的依据。选择度较低,并且不需要作为分片依据的查询用字段,放入column family和column qualifier,不放入row key。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0314260/206318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