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对齐(Byte Alignment)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uct A {
		char char_;
		int int_;
		short short_;
	};

	struct B {
		int int_;
		char char_;
		short short_;
	};
	
	A a;
	cout << "&(a.char_)  of A is " << static_cast<void *>(&(a.char_)) << endl;
	cout << "&(a.int_)   of A is " << &(a.int_) << endl;
	cout << "&(a.short_) of A is " << &(a.short_) << endl;
	cout << "sizeof(A) = " << sizeof(A) << endl;

	B b;
	cout << "&(b.int_)   of B is " << &(b.int_) << endl;
	cout << "&(b.char_)  of B is " << static_cast<void *>(&(b.char_)) << endl;
	cout << "&(b.short_) of B is " << &(b.short_) << endl;
	cout << "sizeof(B) = " << sizeof(B) << endl;
}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zhmsong/blog/3690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HEVC标准最后一版(2013年1月23日发布)! 历史: 早在2004年,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开始研究新技术以便创建一个新的视频压缩标准。在2004年10月,H.264/ AVC小组对潜在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调查。2005年1月VCEG的会议上,VCEG开始指定某些主题为“关键技术”作进一步研究。2005年成立软件代码库称为Key Technical Areas (KTA)用来评估这些新的“关键技术。KTA的软件是在联合模型(JM)基础上由MPEG和VCEG的视频组联合开发的,项目名称暂定为H.265和H.NGVC(Next-generation Video Coding),此项目在2010年最终演化为由VCEG和MPEG合资项目也叫做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按照NGVC的初步要求,在维持视觉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特率较H.264/MPEG-4 AVC的高中档(high profile),计算复杂度维持在比特率较H.264/MPEG-4 AVC的高中档的1/2至3倍之间。 “H.265” 只是作为 “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一个昵称。2009年7月,实验结果表明比特率相较于H.264/AVC High Profile平均降低20%左右,这些结果促使MPEG与VCEG合作发起的新的标准化工作。 2010年1月,VCEG和MPEG开始发起视频压缩技术正式提案。相关技术由视频编码联合组(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审议和评估,其合作小组第一次会议于2010年4月召开大会,一共有27个完整的提案。评价结果表明,一些提案在许多测试用例可以达到只用一半的比特率并维持H.264/AVC相同的视觉质量。在这次会议上,联合项目名改称为高效率的视频编码(HEVC),并且JCT-VC小组把相关技术集成到一个的软件代码库(HM[2])和标准文本草案规范,并进行进一步实验,以评估各项功能。[1] 新技术特点: HEVC草案设计,包括各种编码技术: 树状结构的预测和残差块分割 扩展预测块大小(最多为64×64) 大块变换(最大余弦变换块为32×32) 正方形和非正方形的变换块 整数逆变换 基于方向的帧内预测与预测类型 基于模式依赖正弦/余弦变换 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选择机制 基于空间的运动矢量预测 多帧运动补偿预测 高精度运动补偿插值 去块滤波器 自适应环路滤波器(ALF) 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 进度表 HEVC标准时间表如下: 2012年2月:委员会草案(完整的标准草案) 2012年7月:国际标准草案 2013年1月:国际标准最终草案(准备被批准为标准) 2013年1月26日,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字节对齐Byte Alignment)是一种内存对齐方式,用于优化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访问和存储效率。在计算机内存中,数据通常以字节为单位存储,而字节对齐则是指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必须是某个特定值(通常是数据类型的大小)的倍数。 字节对齐的原因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对于不对齐的数据访问效率较低。当数据没有按照对齐要求存储时,处理器需要进行额外的数据处理,这会导致额外的开销和性能下降。而字节对齐可以确保数据按照特定的对齐方式存储,从而提高访问效率。 具体来说,字节对齐的规则通常是根据数据类型的大小进行设置。常见的对齐方式有1字节对齐、2字节对齐、4字节对齐、8字节对齐等。例如,在1字节对齐方式下,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以从任意地址开始存储;而在4字节对齐方式下,数据必须从4的倍数地址开始存储。 字节对齐的具体规则可能会因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而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编译器会根据数据类型的大小自动进行字节对齐设置。可以使用编译指令(如#pragma pack)来显式地控制字节对齐方式。 总之,字节对齐是一种优化技术,通过将数据按照特定的对齐方式存储,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访问和存储效率。它在编译器和硬件平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移植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