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iptables应对SYN攻击、CC攻击、ACK攻击

本文介绍了TCP/IP的三次握手原理,并详细探讨了SYN、CC、ACK攻击的防御策略,包括修改等待队列大小、启用syncookies、限制并发连接数、使用iptables规则等方法,旨在提升网络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前言

笔者想总结一些应对常见的网络攻击的方法,特参阅网络上的文档,以便整理出一套可以应对SYN、CC、ACK等攻击的方案。

2、理论基础

2.1、TCP/IP的三次握手理论

TCP/I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过程如下:

1)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数据包syn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回复

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数据报syn/ack,给客户机,并进入SYN_RECV状态,等待回复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数据包ACK给客户机,发送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链接建立完成

2.2、TCP/IP三次握手服务器过程分析

1)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等待队列

2)收到一个syn包就在队列中建立一个条目,并分配一定的资源

3)对应的每一个条目表示已经收到一个syn请求,并已经回复syn/ack

4)服务器上对应的连接已经进入SYN_RECV状态,等待客户端响应

5)收到客户端的响应包以后,该连接进入 ESTABLISHED状态,队列中对应的条目被删除。

2.3、TCP/IP三次握手相关参数

2.3.1、backlog

1)参数的作用:

设定等待队列的最大数目。

2)对应内核参数:

1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1024

2.3.2、syn-ack

1)参数的作用:

重传次数,服务器发送syn/ack包,如果没有收到客户端的相应,就会重传syn/ack,超过一定时间之后会进行第二次重传,超过设定 次数以后将该条目从队列中删除。每次重传的间隔时间并不确定。

2)对应内核参数:

1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5

2.3.3、syn

1)参数的作用:

重传次数,概念和syn/ack重传次数类似

2)对应内核参数: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5

2.3.4、等待存活时间

指等待队列的条目存活时间,即从服务器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包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是所有重传包请求的最长等待时间。

3、攻击类型与防御

3.1、DDOS攻击

3.1.1、DDOS攻击的概念

DDOS攻击又称流量攻击

一群恶霸试图让对面那家有着竞争关系的商铺无法正常营业,他们会采取什么手段呢?(只为举例,切勿模仿)恶霸们扮作普通客户一直拥挤在对手的商铺,赖着不走,真正的购物者却无法进入;或者总是和营业员有一搭没一搭的东扯西扯,让工作人员不能正常服务客户;也可以为商铺的经营者提供虚假信息,商铺的上上下下忙成一团之后却发现都是一场空,最终跑了真正的大客户,损失惨重。此外恶霸们完成这些坏事有时凭单干难以完成,需要叫上很多人一起。嗯,网络安全领域中DoS和DDoS攻击就遵循着这些思路。

3.1.2、一般的DDOS解决方法

1)设置方法1

vim编辑/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半连接队列与SYN攻击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防御机制。首先,我需要回忆半连接队列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的作用。当服务器收到SYN包时,会创建条目放入半连接队列,然后发送SYN-ACK。此时连接处于SYN_RECEIVED状态。如果客户端不回复ACK,连接会一直留在半连接队列中,直到超时。SYN Flood攻击就是利用这一点,发送大量伪造的SYN包,但不回复ACK,导致半连接队列被占满,无法处理新的连接请求。这时候正常的用户就无法连接服务器了。接下来要考虑防御机制。常见的包括调整队列大小,比如tcp_max_syn_backlog,但可能不够。然后是开启tcp_syncookies,这样在队列满时使用SYNCookie技术,不存储连接信息,而是通过计算生成Cookie值,验证后续的ACK包。这样可以避免队列溢出。另外,还有缩短SYN-ACK重试次数和超时时间,减少资源占用时间。比如tcp_synack_retries和tcp_syn_retries参数。还有使用连接速率限制,如限制同一IP的连接频率,防止单个IP发起过多请求。 可能还需要引用提供的资料,比如引用[1]提到的队列满时的丢弃条件,引用[3]中的攻击原理和防御手段。要确保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用用户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清楚关系和防御方法。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比如SYN攻击如何影响服务器,如何配置参数,SYN Cookie的原理,以及与其他攻击的区别。这样用户如果有进一步的问题,可以继续探索。</think>### 半连接队列与SYN攻击的关系及防御机制 #### 一、半连接队列的作用 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会创建**半连接条目**存入**半连接队列**(SYN队列),并发送$SYN+ACK$包。此时连接状态为$SYN\_RECEIVED$,等待客户端回复$ACK$。若客户端未响应,连接会在此队列中保留直到超时(默认约$60$秒)[^1]。 #### 二、SYN Flood攻击原理 攻击者通过伪造大量不同源IP的$SYN$包发送至服务器: 1. 服务器为每个$SYN$包分配资源,导致**半连接队列被占满**; 2. 真实客户端因队列满被拒绝服务; 3. 攻击者不回复$ACK$,使服务器持续重传$SYN+ACK$包(默认重试$5$次),进一步消耗资源[^3]。 $$ \text{攻击效果} = \frac{\text{伪造SYN包数量}}{\text{服务器处理能力}} \times \text{超时时间} $$ #### 三、防御机制 1. **调整队列参数** - 增大半连接队列上限:修改`tcp_max_syn_backlog`(Linux默认$1024$); - 优化全连接队列:通过`somaxconn`参数控制[^1]。 2. **启用SYN Cookie** - 当半连接队列满时,服务器通过哈希算法生成$SYN$序列号(Cookie),不存储连接状态; - 收到$ACK$包后验证Cookie合法性,合法则建立连接[^1][^3]。 3. **缩短超时时间** ```bash # 减少SYN+ACK重试次数(默认5次→2次) echo 2 > /proc/sys/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降低SYN包重传次数 echo 2 > /proc/sys/net/ipv4/tcp_syn_retries ``` 4. **流量过滤与限速** - 部署防火墙识别异常$SYN$包频率; - 使用`iptables`限制单个IP的并发连接数: ```bash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yn -m limit --limit 1/s -j ACCEPT ``` #### 四、典型场景分析 若服务器未开启SYN Cookie且半连接队列满,新$SYN$包会被直接丢弃[^1]。通过组合队列扩容、SYN Cookie和流量控制,可有效缓解攻击。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