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易混淆的内容

The reasonable man adapts himself to the world; the unreasonable on persists in adapt the world th himself.

 

本次整理了自己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容易混淆的内容,整理一部分,以后遇到了,再接着收录。----本次的收录参考了《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 作者:高小波

 

1.三元操作符的类型必须一致

三元操作符在项目中遇到很多,是if-else的简化版,但是用的用了未必很了解。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代码如下: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         int i = 80;
4         String i1 = String.valueOf(i<90?100:90);
5         String i2 = String.valueOf(i<90?100:90.0);
6         System.out.println(i1.equals(i2));
7     }
8 }

如果只是看代码的话,打印出来的应该是true,但是在Eclispe中执行出来的是false。结果不是true,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三元运算符前后两个操作数都是int类型的,返回来的也是int类型的,但是第二个三元运算符的后一个操作数是double类型的,导致运算结果类型应该是double类型的,eclipse执行第二个三元操作符的结果是100.0,说明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虽说这段代码可以执行,但是在项目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三元运算符前后类型不一致,导致的运算错误。

 

2.警惕自增长的陷阱

我们都知道i++和++i之间的区别,i++表示先赋值再加1,++i表示先加1再赋值,可是在java中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看看下面的代码: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         int count = 0;
4         for(int i=0; i<10; i++){
5             count = count++;
6         }
7         System.out.println(count);
8     }
9 }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         int count = 0;
4         for(int i=0; i<10; i++){
5             count = ++count;
6         }
7         System.out.println(count);
8     }
9 }

我们看看这两个代码得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如果单纯的从代码的角度来看,第一个执行的结果应该是9,但是我们执行的结果却发现结果为0;很困惑啊,count++应该是先赋值再自增啊,循环了10次应该是9啊,这里我们分析一下程序:

  首先循环第一次,count++为0;那么赋值给count结果也是0,此时的count值应该自增了,但是传回去的值却是0(以上的解释是我自己想的,接下来的解释是作者高小波的解释:

count++ 是一个表达式,是有返回值的,它的返回值就是 count 自加前的值,Java 对自
加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把 count 的值(注意是值,不是引用)拷贝到一个临时变量区,然后
对 count 变量加 1,最后返回临时变量区的值。程序第一次循环时的详细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 1 JVM 把 count 值(其值是 0)拷贝到临时变量区。
步骤 2 count 值加 1,这时候 count 的值是 1。
步骤 3 返回临时变量区的值,注意这个值是 0,没修改过。
步骤 4 返回值赋值给 count,此时 count 值被重置成 0。
“count=count++”这条语句可以按照如下代码来理解:
public static int mockAdd(int count){
// 先保存初始值
int temp =count;
// 做自增操作
count = count+1;
// 返回原始值
return temp;
}

第一个代码中,编者的本意是将count自增的,所以这里只要修改count=count++成count++;即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了。

同理我们来看第二个代码中的执行结果是怎么样的,依据上一代码我们可以得到结果是10;

 

3.避免 instanceof 非预期结果instanceof 是一个简单的二元操作符,它是用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类实例的,其操作符类型与>= ,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代码: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         //String 对象是否是 Object 的实例
 4         boolean b1 = "Sting" instanceof Object;
 5         //String 对象是否是 String 的实例
 6         boolean b2 = new String() instanceof String;
 7         //Object 对象是否是 String 的实例
 8         boolean b3 = new 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9         // 拆箱类型是否是装箱类型的实例
10         boolean b4 = 'A' instanceof Character;
11         // 空对象是否是 String 的实例
12         boolean b5 = null instanceof String;
13         // 类型转换后的空对象是否是 String 的实例
14         boolean b6 = (String)null instanceof String;
15         //Date 对象是否是 String 的实例
16         boolean b7 = new Date() instanceof String;
17     }
18 }

我们将这段代码方到Eclipse中会发现,类编译不过去。这里我们要来分析一下:在java程序中,instanceof关键字的左右两个操作数有继承和实现的关系就可以编译通过,依据这个知识 我们来分析上面的代码:

  首先,String类型的字符串,String类型继承Object,所以完全可以通过编译,并且返回true

  然后,new String()对象当然是String的实例了,所以编译通过,返回true

  接着,new Object()这是一个实例,但是Object类不是String类型的实例,所以返回false,注意的是这句话是可以编译通过的,因为他们具有继承的关系

  再者,'A'是一个char类型的,也就是一个基本类型,不是一个对象(String类型是对象),instanceof只能用于对对象的判断。所以这句话编译不通过

  其次,instanceof有个特殊的规则:若做操作符是null的话,就直接返回null,不再考虑右边的操作符,那么当然还可以编译通过,并且返回false了,即使是强转类型也是一样,(String)null转型之后还是null,规则依旧适用。

  最后,new Date() instanceof String,虽然两者都是对象,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继承和实现的关系,所以编译不通过。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endy-blog/p/3625487.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