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RIP协议,首先就必须知道这么几个知识点。

  管理距离、距离矢量 有类别

  先介绍下这几个名词 管理距离:又称AD距离。主要起到不同协议的优先使用中。

比如说,

ebgp 20

eigrp(内部) 90

eigrp(外部)170

is-is 115

ospf 110

rip 120

距离矢量个人理解是以跳数为路径依据的。与链路状态协议有很大的区别。

 有类别:不支持子网划分。与无类别为区别的。如RIPV1属于有类别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而RIPV2、ospf属于无类别路由矢量协议。

路由协议的作用无非就是根据一定的算法来实现数据合理的传输而尽量对所处设备产生较大的性能损耗。RIP是,IGRP、EIGRP、OSPF、BGP、EBGP、is-is等等他们也是。不过是应用的范围、收敛的速度等反面有不同。

   要了解RIP就得知道,就得知道他有几个版本,使用的范围是什么,如何实现路由表的更新,路由环路怎么进行控制以及在CISCO中基本的配置有哪些。

   RIP有两个版本RIPV1 RIPV2。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2版本支持了VLSM且使用组播进行更新增加了验证机制且支持手动汇总。相同点:都是以跳数作为路径的度量。16被认为不可达。一般30秒进行一次路由更新。RIP一般使用在小型局域网中。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RIP有几种特殊的计时器。

    更新计时器:默然30秒的时间发送一次自己路由更新,让周边路由知道现在路径状态。

    

无效计时器。如果 180 秒(默认值)后还未收到可刷新现有路由的更新,则将该路由的度量设置为 16,从而将其标记为无效路由。在清除计时器超时以前,该路由仍将保留在路由表中。

 

 

清除计时器。默认情况下,清除计时器设置为 240 秒,比无效计时器长 60 秒。当清除计时器超时后,该路由将从路由表中删除。

 

 

 

抑制计时器。该计时器用于稳定路由信息,并有助于在拓扑结构根据新信息收敛的过程中防止路由环路。在某条路由被标记为不可达后,它处于抑制状态的时间必须足够长,以便拓扑结构中所有路由器能在此期间获知该不可达网络。默认情况下,抑制计时器设置为 180 秒。

 

在更新过程中容易出现路由环路的现象,于是引入了消除环路的几种机制

 

 

定义最大度量以防止计数至无穷大 :跳数做度量,15

抑制计时器:当路由标志为不可达时,默认等待180秒,才会删除

水平分割:路由器从某个接口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不允许再从这个接口发回去

基本配置很简单这里截个图放上

 

这里要注意下 passive-interface distance 和redistribute的使用

passive-interface配置接口只发送跟新而不接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限制因私自添加路由而打乱原本规划好的网络,作用显著。

 

distance:修改管理距离

redistribute:适用于异厂设备新增升级原路由协议时使用。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学习协议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实验,同一个网络环境,用上不同的协议去配置,然后开启debug命令看路由实施过程,那样能很快学好几种协议。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