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微博客,轻博客的根本区别

有很多文章讨论了这个话题. 我认为都没有切到要点!

以功能划分这三种博客系统, 我认为不对.

博客也是一种产品. 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互联网产品, 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软件产品. 任何产品的分类都是根据需求来分的. 比如汽车分旅行车, 轿车, 货车.

需求是捉摸不定的东西.

真的吗?

不一定.

其实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很普遍的东西, 都有着非常深的需求根源.

博客是应专业化写作而生的. 是为发布思想而生的. 其学术性其实很强. 博客里面充满观点. 相反, 如果是一个事实博客, 我认为它应该算作新闻媒体一类的东西, 而不能算作博客. 博客只应该少数有自己思想或研究的人写, 根本不适合大多数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适合精英阶层. 相反, 真正的我们平常所谓的精英, 正不应该去写它. 精英肯定忙得不得了, 哪有时间写博客?

微博是应社会化需求而诞生的. 没有人会想在微博上面发表自己的思想或研究. 一方面篇幅不够, 一方面不够严肃. 微博是个轻浮的东西. 是一个讨论工具. 微博不是为个人设计的, 是为社会设计的. 只有当你要说或写的东西能够跟"社会"这两个字扯上关系的时候, 你才会把东西写在微博上面.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媒体上很多"料"都是大微博上爆出来的原因. 也佐证了前面所说的, 博客不是一个陈述事实的地方. 事实上, 微博也不是一个陈述事实的地方. 在微博上, 能够实现的只有你一言我一语的大众点评. 从这一点出发, 现在很多的点评网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存在. 因为从微博上就可以挖掘出大部分点评相关的言论. 并且, 这些点评的客观性都非常强. 因为大家都是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写下这些点评的.

微博的社会化属性, 是它只能完全公开的重要原因.

轻博客则是应内容发布的需求而诞生的. 它有两个重点: 一是内容,二是发布. 这使得它与微博不同. 因为微博只适合发布, 但并不适合内容. 真正的内容, 很少有在140个字以下的东西. 并且微博因为本身不是以内容发布为方向的, 所以对内容的表现能力也非常有限. 只能做非常简单的内容展现. 这不适合, 比如设计师与摄影师之间的交流. 从某个意义上说, 轻博客更象是一所学校. 公开课学校. 只不过它的理论性不如学校强, 倒是内容的区别性很强. 也就是说, 人们在轻博客上看到的东西, 对它的新颖性要求强过正确性要求. 学校是不管这个的. 比如, 我们今天还在教孔子的言论. 这个放到轻博客上面的话, 就不大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市场.

它们都仍然是博客, 因为来源都是人.

我怀疑的是, 微博因为本身的关系性很强,正好用关系库可以解决它的实现问题. 而博客本身就是文件, 用内容管理系统就解决了它的问题. 我不知道轻博客的技术实现是怎么做的. 会不会很麻烦?

其实也没有关系, 现在的互联网, 再麻烦的事情反正都有人做......

再强调一次, 博客是一种产品. 所以不管是什么博客, 它的产品分类是由需求决定的. 尝试从功能的角度去解释或构建这样的产品, 会犯方向上的错误.

犯错误的很多. 互联网上的产品, 为什么有些做得好有些做得不好, 其主要原因一是你够不够俗? 比如微博比博客俗, 或者说通过把博客给俗化以后,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就是你虽然已经够俗了, 但是你在俗里面的定位对不对? 俗是个很大的东西. 俗代表了人们的基础哲学系统. 这个系统, 构建了整个人类. 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没有这个"俗", 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

俗是一切的根源.

什么是俗? 俗就是大部分人的大脑所处在的状态, 以及在这个状态下会产生的冲动.

我研究PINTEREST的时候发现, 中国有仿制品(像其它所有的东西一样): 美丽说, 知美网. 美丽说我没看. 知美网稍微看了一下. 我没有办法理解这种产品. 可能因为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太长, 早已经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我不收藏. 因为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使用那些收藏. 这个世界上, 只有少数人是收藏家. 极其的少数. 这部分人的大脑构建与其它人不一样. 他们的收藏俗特别强, 是因为他们经常回过头看那些收藏品, 并且越看越开心. 从里面找到了乐趣! 但是不太强的收藏俗却很多人都有. 比如, 看到一个好站点想收藏. 这个本来很正常. 但一旦把你的视野分开, 分成男性与女性两部分. 女性天生拜物. 这使得她们拥有比男性更强的收藏欲. 我也认识不太拜物的女性. 但是这部分人, 根据我的判断, 都是女性中的异类.

只有女人才会使用象pinterest这样的站点. 所以也只有女人才会使用象美丽说, 知美网这样的站点. 这一点可以从这两个网站的名字中得知. 奉劝男性读者, 如果你也是美丽说或知美网的会员, 那么你要好好审视一下你的性向啦. 呵呵...

我只相信冲动.

因为冲动是能够发生的东西或概念. 而收藏不是. 收藏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作为动作的收藏, 一个是作为成果的收藏. 作为动作的收藏属于冲动的范畴, 而作为成果的收藏不属于. 一个作为成果的收藏, 它存在吗?

它存在吗?

比如说, 我的收藏夹. 它真的存在吗?

它不存在. 一定要说它存在, 便要进入它的下一层语义: 物理存在. 物理上, 作为一种状态, 它存在. 它占领了时空, 所以它存在. 但是它的存在并不证明"收藏"的存在.

至少在大脑以外, 它没有存在过. 它只存在于大脑以内.

它不能发生.

我们怎么能把我们的行为建立在不存在东西的基础上呢? 不能. 最好不要这么做. 因为不存在代表在未来它就不可能发生. 它根本不可能发生, 你所期待的又是什么呢?

我只相信能真正存在即发生的东西. 我认为, 与其盯着那些看起来象是很宝贵的东西, 不如回过头看一下我们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像很多理论物理学家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道路一样, 你要坚持同样的做法, 结果只能是一样的: 要么什么都找不到, 要么找到了什么.

这是为什么我更相信工程学. 我更相信人类自己能做的东西与能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相信我们的欲望, 但我不相信欲望本身的标的.

这难道不是自我标榜为"智慧"的生物应该有的一种自醒吗?

还有, 我看不起那种跟风美国人然后借机拉风投整钱的人. 想要钱, 为什么不自己去整呢? 如果说你要一个互联网梦想, 那么,你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 是抄人家的东西吗?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长起自己的骨气.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digerl/blog/65155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