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开篇博文
记得在很多年以前,我负责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当把书架里面所有的计算机网络图书翻阅了一个晚上之后,得出了一个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结论:我还是不清楚要干什么?怎么干?即便我已经有了一些理论知识,但仍然无法对工程进行实施。
于是乎,我在因特网上搜索了很多论坛上的帖子,把需要的内容都保存下来,并按照这个汇总的文档整理了我的思路,奇迹发生了!按照这个文档我竟然可以实施并部署所有的网络设备。后来,我在个人主页上更新了这篇实施案例,并按照工程实录方式,将这些内容发布到了那些赐予我知识的论坛上,从此摆脱了“BBS潜水员 ”的角色。
论坛之后,博客盛行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口味相似的人会选择风格接近的博客。我和本书的几位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blog.51cto.com这个IT技术博客。在记录下日常工程和学习笔记的同时,我们也开始了本书的编写,由于本书篇幅的限制,我们不能把工程实施中更多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都编写进来,幸亏有了每位作者的博客,为我们在技术之外提供了一个宣泄和分享情感的空间。
因此,在完成本书之后,我们首先要感谢51CTO这个网络平台。原因很简单,它使我们这些写技术博客的人聚到了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其次,感谢51CTO技术博客和其他各个网络社区。正是你们将真实案例和网络知识通过最大众化的语言授业解惑,使很多刚刚入门的网络从业人员受益颇多,即使到了今天,我在遇到网络问题的时候,常常也能在技术博客和论坛中找到解决方法。
最后要感谢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的编辑和本书的策划人员:张春雨、杨文飞和张曦。在本书的策划阶段和写作过程中,他们与我在线上讨论和邮件沟通多达几百次,在最痛苦的阶段给我以灵感和动力,在此我也对讨论过程中一些过激的言语表示道歉。不过,看来我们之间的“矛盾”是不会停止了,因为《名博讲堂》系列后续的书籍正在紧张筹备着。让博客出书变为一种时尚吧!我相信,在网络将我们分开,又将我们聚齐的今天,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张琦博客 zhangqi.blog.51cto.com
 
关于本书
本书一改传统的写作风格,包含两个方面特色:博客+案例。内容还采用了征文、投票等方式进行收集。但本书的书写规范并不是完全照搬“博客文章”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重新整理了所有文档,并将案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补充进来,形成了以案例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特色,这与其他同类图书有很大区别。
本书包含了网络组建与管理方面的内容。从构建企业运营级网络的角度出发,按照规划、设计、评估、实施、运营、维护等流程,对各阶段的技术进行阐述和案例汇总,并提供了各个工程案例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从网络基础知识开始到最后的网络监控和优化,适合不同知识层次的网管人员和网络工程师阅读和参考。本书各个章节中的案例保持了相对独立性,能够在网络改造和方案撰写时得到借鉴,可作为网络工程师现场手册使用。
本书内容采用纵横交替的结构。从整体内容上分析,本书的首章是网络基础知识博文精选,由多位博主共同完成,所有内容都来自于实际工作中的记录和见闻。读者可以将首章内容作为导线,将纵向划分的各个原理应用到横向划分的各个案例之中。从纵向原理上分析,本书可以从技术阐述、工作原理、专题技术、案例分析、故障排除等内容进行划分,向读者提供一种纵向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从横向上分析,则可以划分为IP地址规划、综合布线及工程管理、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管理、广域网接入与互连、虚拟专用网(×××)技术、无线局域网络(WLAN)技术、网络规划及方案设计、网络安全技术,以及网络监控与优化等。
本书由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和51CTO共同策划并组织编写,写作人员中既包括我国国内的网络技术专家、资深网络运维人员,又包括一线的网络技术高级讲师,这使得本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方法与技巧并存。6 位主创人员在业界均有不俗的影响力:张琦和崔新军最近当选微软2008年十大IT英雄,白璐和黄琨均曾任知名企业技术总监,陈楠和卓维乾则是资深的 CCIE。他们的共同之处是“51CTO专家博客”,正是这个共同点吸引着大家互相结识并共同来撰写这本与众不同的书。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精益求精,但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读者使用本书时如果遇到相关技术问题,不但可以在作者博客上留言交流,同时还可以免费参加由本书合作单位(荣新IT培训中心, [url]www.vfast.com.cn[/url])推出的网络实战集训营。
编著者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8134545    88254160
电子邮件: [email]support@fecit.com.cn[/email]
服务网址: [url]http://www.fecit.com.cn[/url]    [url]http://www.fecit.net[/url]
通用网址:计算机图书、飞思、飞思教育、飞思科技、FEC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