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外劳市场现状


 
承包商会  2005-11-23  阅读次数:1942
 
马来西亚由马来半岛(习惯称西马)、纳闽岛、砂劳越州和沙巴州(习惯称东马)组成。面积32.9万平方公里。

2002年全国人口2453万。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实行君主立宪制,2003年人均GDP为4074美元。

  

   

一、         马来西亚引进外籍劳动力的目的  

马来西亚引进外功主要是为其经济政策服务,终于目的是使马来西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马来西亚引进外籍劳动力主要是两个方向:  

(一)、引进非技术性的,以体力工作为主的以及熟练和半熟练的普通外国劳工(外劳);  

(二)、引进马来西亚急需的具备商新技术的专业人才。使马来西亚国家经济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变为IT、高科技和生物科技模式。其目的是:  

1、引进外劳减缓外资流失的速度  

随着本地工人收入的不断添加和对工作的挑剔,其劳动力成本已不再具备合优势。为减缓外资的流失。同一时候为与周边低劳工成本的国家竞争、马来西亚须要引进外劳,保持其经济竞争力。  

2、引进专业人才全力推动高增值经济活动的发展,促使马来西亚经济向高科技经济转型。

  

马来西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要想成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必须引进具备高新技术的人才,使自己的产品达到高增值。同一时候使经济模式产生根本性变化。

马来西亚希望通过这样的外籍劳动力政策,双管齐下以期达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由此開始了马来西亚引进外籍劳动力有历史。

  

   

二、         马来西亚劳工市场历史沿革  

马来西亚引进外劳始于80年代。開始于70年代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使得国内的劳动力供给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须要。

而且。随着收入的不断添加和生活的不断改善。本地工人已不愿从事繁重体力和危急的行业。

为了保持某些传统行业的竞争力,马来西亚迫切须要引进外劳。  

80年代中后期马种植业领先引进外籍劳工,当时的邻国如泰国和印尼已開始大面积种植油棕、橡胶和胡椒,它们的劳动力便宜且丰富。反之,马来西亚的人工成本已相当高昂。且不愿从事这样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于是种植业领先引进外劳,以利种植业的竞争。进入9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突飞猛进,外资不断涌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制造业,须要大量劳工来弥补本国劳动力的短缺。同一时候政府又開始规划大批基地设施项目,如双峰塔、国际机场、道路、桥梁、港口、多媒体超级走廊等等,迫切须要引进外劳来弥补本国劳动力的短缺。随着马来西亚经济上的成功,其服务业也得到长足进步。旅游、教育、展览、金融服务等都须要引进外劳。因此,保持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以及本国劳动力的不足,促使马来西亚将引进外劳的领域从种植业逐步放宽到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四大领域。

  

   

三、马来西亚外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  

眼下马来西亚大约有280万外劳从事着四大行业的工作,这些外劳来自于12个国家,详细情况见下表。  

劳务来源国  
 可从事的行业  
   
泰国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柬埔寨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尼泊尔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缅甸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老挝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越南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菲律宾(男性)  
 制造业、服务业、种植业和建筑业  
   
土库曼  
 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乌兹别克  
 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哈萨克  
 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印度  
 可在下述城市的餐厅担任厨师:怡保、芙蓉、巴生谷、槟城(不含北海)、新山、马六甲。高压电缆工作、理发师及种植业  
   
印尼  
 种植业及家佣,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列为最后的选择。

  
   


2003年马政府决定招收很多其它的外籍劳工。媒体报道及内政部的披露,计划约有10万来自斯里兰卡、10万来自巴基斯坦、5万来自孟加拉、2万技术劳工来自中国,很多其它的则来自越南和尼泊尔。  

(二)马引进外劳的发展趋势  

从趋势上看,不同的行业其引进外籍劳工将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如建筑业。随着大型基建项目的陆续完工。以及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已基本趋于完好,再加上自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政府推行赤字財政,以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已逾七年,財力上后继乏力,继续推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可能要等待下一轮经济发展周期。同一时候。有些大型项目的推出。须要配合政治的要求,这更添加了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因此,现有的建筑业外劳可能会过剩。并呈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制造业相同也会出现需求萎缩的状况,随着中国及周边国家吸收外资的力度加大。进入马来西亚的外资逐年降低,关闭和搬迁到上述国家的工厂在马来西亚也呈现一定的数量,因此对外劳需求会呈下降趋势。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外资流入  

(亿美元)  
 52.23  
 49.75  
 30.47  
 41.15  
   


反之,服务业和种植业的劳工需求会呈上升趋势。

马来西亚非常重视发展船运与再保险业、旅游业、教育与保健服务业、码头设施与航空业。

这些行业都需外籍劳工来补充。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及出口国,占全球生产总量的一半及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0%。

除棕油外。木材、橡胶、胡椒及可可也为马来西亚带来大量外汇收入。

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也产生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马是世界最大的油脂化学品生产与输出国,及第二大热带硬木三合板输出国。97年金融风暴后,正是棕油和木材的稳定出口支持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同一时候,中国将于2006年开放棕油市场,这一马最大客户的承诺,更坚定了马大力发展油棕业的决心。此外制造业面临着周边国家竞争的压力,也促使马来西亚大力发展种植业,发展多元经济。因此。本地人不愿从事的种植业将须要很多其它的外劳。  

(三)引进外籍劳工存在的问题。  

2003年马来西亚移民局报告称。共计45000名外籍劳工被捕并被判坐牢,9000多人被鞭刑,引进外籍劳工产生的社会问题一直是马各界关注的话题。

究其原因,一是周边马来西亚存在大量的骗子中介,以骗取劳务中介费为主、二是周边穷国涌入的大量非法劳工、三是马有关劳工政策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外籍劳工的法律陷阱和漏洞,这些不利的政策因素促使劳资两方easy产生矛盾或纠纷(表现为不付工资、随意克扣、随意解雇、工伤纠纷及其它纠纷),在矛盾或纠纷存在时,外籍劳工则始终处于被动的、易受伤害的地位。

  

马移民法规定。外劳的雇主名称必须打印在其工作准证上,外籍劳工仅仅能为该雇主工作,不能为其它人工作。假设为其它雇主工作,一经发现将视为非法打工,遭逮捕、判监、甚至鞭刑。最后遣送回国。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粗暴对待他们,外劳也仅仅能在其雇主的工厂工作。当外劳不堪忍受。逃跑或寻求帮助时。雇主仅仅要报警,同一时候取消其工作准证,外劳工就成为无合法身份的人士。他们会被当作非法移民来对待。当外劳逃跑并将其雇主告上法庭时,雇主所要做的就是取消其工作准证,外劳就必须向移民局申请特别准证以便合法居留马来西亚同雇主打官司。

申请特别准证,移民局规定一月一更新,每次收费100马币,但最长的居留时间为3个月。在此期间外劳不能工作,雇主也不再提供住宿,外劳仅仅能流浪街头,等待出庭。但实际情况是劳工法庭积压的案子非常多。三个月内根本不可能解决。同理雇主知道外劳不可能长期居马,因此拒绝协调,运用各种手段延缓案子的进展。终于迫使工人回国,案件不了了之。

 

这样的法律制度使得雇主和外劳处于权利及不正确称的状况,雇主有权取消其工作准证。但工人即使遭到剥削和不公正待遇也无权不为其雇主工作。此外。马来西亚不同意外劳參加工会,因此没有组织为其利益辩护。这样的政策上对外劳的实际鄙视引发了一系列外劳罢工、抗议、及犯罪活动。对此马有关部门也反思。  

   

四、         中国对马来西亚输出劳务现状  

眼下,马来西亚对中国并未开放其普通劳工市场。因为中国属于马来西亚的非传统劳务输出国。因此仅仅同意专业技术人员申请来马工作,但因为马内部运作情况和其它问题的考虑。申请“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准证”并不easy。

  

(一),眼下来马合法人员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组成  

1、中方承包project项下带出的project师、技术人员和普通施工人员。(可是普通施工人员在申请工作准证时要以技术人员身份申请。否则拿不到工作准证,马来西亚移民法规定。来自非传统劳务输出国的劳务。仅仅能由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士来申请)。

  

这些人员所有由商务部归口管理的外经贸企业派出。在马来西亚有施工项目,每人有明白的工作岗位,同一时候派出单位有经理部在当地负责人员管理,一般不会出现故障。且经济效益较好。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到2003年末。在马人员达5582人。  

眼下在马来西亚的中资企业中。施工人员较多的企业有: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运行古晋二期电厂建设项目)、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运行巴贡水电站项目)、河北太行水泥集团(运行古晋水泥熟料厂生产项目)、南昌一建(建设便宜屋项目)、北京国际公司(道路及房屋建设项目)、中国路桥总公司等(建设道路项目)。  

2、以专业技术人员身份被马来西亚各大公司、社会团体等聘请。

如运动教练、公司经理、特别助理等等,这些人士都属因私出国工作。他们的工作准证由雇主代为办理,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也不会出现故障。

  

(二),向马输出劳务有存在的问题  

2004年2月马移民厅经初步调查,预计约有18万5千中国人逾期滞马。马内政部副部长曹志雄表示,马来西亚为鼓舞本国旅游业而放宽旅游签证。可是来自中国的部分游客却利用签证。非法逾期逗留,在外打工及从事其它非法行业。他表示。假设此种状况继续恶化,内政部将考虑制定更严格的签证申请条例。 

为何有这么多的中国人以各种方式逾期滞马,就其原因主要有:  

1、受骗上当  

受骗的情况大致下面几种:  

(1)有些国内公司不进行可行性论证、不来马考察、不征求驻外使馆意见就轻信马方骗子中介谣言,其以捏造的项目骗取中介费后失踪,工人到马后发现上当。甚至常常发生马方骗子伪造马“短期受雇工作准证”,欺骗中方的现象;  

(2)中马两方骗子共同设局欺骗中国劳工,骗取大笔佣金。

如河北唐山国际在马来西来沙巴州外派100多劳务人员,在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以及台湾骗子的共同欺骗下损失二百多万人民币。

  

    中国存在非法中介,马来西亚也有大量非法骗子。语言相通,一拍即合,骗术层出不穷,有的让中国工人以旅游签证出境、打黑工;有的伪造马来西亚的“短期受雇工作准证”。有的花小钱办到真的工作谁证。但工人无劳可务,或者期限仅仅有三个月(短期),让工人打其它工,三个月后工人就无合法身份,成为黑工,处境悲慘。  

2、国内外派劳务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1)、多头对外,难以统一管理  

眼下外派劳务的国内企业大致为下面几种:  

由劳动部门归口管理的企业。  

由地方外办友协归口管理的企业。  

由地方工商归口的企业,通过其它公司的牌子也可输出劳务;  

由商务部归口的企业  

各类企业各行其是同。都有渠道派出劳务。  

(2)、没有统一的全行业都有效的针对外派劳务的法律法规。以及出现外派劳务在国外发生重大问题怎样处理的办法。  

眼下仅仅有商务部出台了对外派劳务的详细规定。以及关于处理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的规定(但仅限于商务部归口管理的企业)。其它尚无明白的办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致使外派劳务市场一片混乱。

  

3、对中马两方非法中介和骗子打击不力,在暴利的驱使下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三),建议  

1、建议由一家部委统一归口管理,其它相关部委协助管理,拟定一套全国统一的行之有效的外派劳务人员法律法规以及惩治非法中介和骗子的法律法规,国内加紧外派劳务立法,全国统一运行,打击非法中介和骗子。  

2、在媒体上广泛宣传,骗子能得手主要是信息不公开。仅仅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能看得到,听得见,此类事件就能逐步降低;  

3、中方所有派出劳务人员的项目,必须事先征得当地驻外使领馆的同意,国内也必须有对应的控制手段。对于那些以种种手段有意规避此规定的(如以旅游签证出国,实际是派出务工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严厉打击。  

4、与劳务进口国签订打击利用劳务输出犯罪的双边协定,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对骗子要追究究竟;]  

5、在与马方雇主签订合同一时候。要切实考虑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6、派驻公司代表管理输出的工人,同一时候在签约前对雇主多方了解。杜绝与那些打着招工的幌子,实际是行骗的假雇主和代理公司做业务;  

7、发挥马方律师的作用;  

8、密切联系驻外使领馆,如雇主有欺骗行为,则採取一定的措施处理。  

(四),我与马来西亚正磋商输出劳务问题  

眼下为进一步规范和管理马来西亚劳务市场。我方正与马方磋商关于进口中国普通劳务的事项,进口中国劳务主要集中在四个行业:  

1、陶瓷业  

2、家具业  

3、仿古董产品制作  

4、木工艺品制作  

商务部圈定了19家国内公司代理中国劳务出口事项。商务部代表中国政府已与马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谅解备忘录已于2004年3月1日正式生效。

同一时候对会谈纪要,即怎样运行展开了二轮会谈。此事正在进展之中。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