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在编程中除了要有编程规范,还要注意性能,在 Java 编程中有什么提高性能的好办法呢?
本文转自国内 ITOM 行业领军企业 OneAPM Cloud Insight(一款能够优雅监控多种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主机的解决方案)美女工程师陈永梅简书。
开发者在编程中除了要有编程规范,还要注意性能哦,今天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个简单总结,希望攻城狮来批评指正。
作为一个QA,从质量管理方面得到的认识:
一行代码能解决的问题 尽量不要使用多行,代码行数越多 维护成本越高,出现缺陷的概率也就越多;
一行代码编写可能只需要 30s,发现并优化一行代码产生的性能问题需要 72h,甚至更多。
不说了,下面就简单说下实际编程过程中性能相关的问题吧:
1、循环逻辑中减少创建对象次数
例如:
for(int i = 0;i < list.size; i ++) {
…
}
应替换为:
for(int i = 0,int len = list.size();i < len; i ++) {
…
}
2、关注循环结构是否存在多次访问网络、数据库等操作
原则:能够一次性查询完成的 尽量避免多次查询。
优化前:
优化后:
3、对象容错性差
原则:参数传递过程中不要直接转换使用 JSONObject 这种对象,如果取值不存在该方法会报异常导致程序中止,尽量转为 JavaBean 或 Map;否则应先判断取的值是否存在。最好以 JavaBean 封装接收参数,并对参数进行初步较验,不能将数据完整性交给前端处理。
如果使用 JSONObject 对象,应先进行存在判断if(json.contains(“xxx”))
4、对需要缓存的信息进行合理设计
原则:登录功能要分析哪些是跟用户密切相关的,如 session 信息,哪些是跟业务系统属性相关的,如系统配置资源信息。后者则应当进行缓存处理,避免每次登录都构建获取信息。
5、业务逻辑的执行顺序问题
原则:在进行逻辑判断的过程中,尽量使复杂操作延迟执行,不要提前执行;如登录操作,只有登录成功后才做相关资源加载、查询操作;
如示例:静态资源应尽量后置,建议大家在业务逻辑梳理时先否定再肯定,也就是先列不满足业务的条件。
优化前:
优化后:
6、Try…catch 相对消耗性能比较严重,尽量减少使用频率,使用中尽量扩大作用范围,禁止出现在循环等操作中。
7、创建类似数组等可以设定大小的对象,应尽可能指定大小,最大限度减少内存空间的浪费。
8、HashMap 的读取遍历使用 entry,而不是先取 key 集合,再取值。
9、在方法中创建的对象最好在使用完毕后将引用指向 null,利于 GC 垃圾回收。
10、数组复制使用 system.arraycopy(),减少使用创建新数组赋值的方法。
11、方法大小不要超过80行,方法栈太深容易导致内存溢出;尽量不要出现功能太少的类,类的维护也需要性能开销。
12、创建复杂对象应使用clone方法,减少构造方法调用的开销。
13、待续...
Cloud Insight 集监控、管理、计算、协作、可视化于一身的数据管理平台,帮助所有 IT 公司,减少在系统监控上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投入,让运维工作更加高效、简单。
本文转自 OneAPM 官方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