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多中心架构的观点--摘录

分布式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中心化

两个角色:“领导”和“干活的”。

去中心化

通常没有“领导”和“干活的”这两种角色的区分,大家的角色都是一样的,地位是平等的。

企业内的集成架构

存量系统

已经建好的系统希望尽可能的稳定不进行大的架构和技术改变,并且希望这些系统能够尽可能的发挥作用。

新建系统

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架构,以适应未来的发展不会很快落后过时。

结果

企业内部系统都是异构的,长期关注异构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架构,从短期看更关注当期的新建系统的统一应用和开发架构。

去中心架构不适合应用集成

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架构的需求是将现存的所有异构服务系统通过非侵入的适配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并对服务的消费者按需的提供接口。应用集成架构的这种需求决定了去中心架构不能适用。

去中心架构在集成架构中并无实际的意义,因为传统的应用在没有集成之前就已经是去中心架构的点对点网状连接,正是这种异构系统之间杂乱的点对点网状连接才催生了集成架构的出现。如果强行的将集成适配器分散到每一个应用形成应用前置的话,相当于为每一个应用独立的部署了一套ESB,这样做除了增加开销之外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实际的价值。

即便我们不考虑实际的价值,去中心的集成架构还是需要一个物理上的调度中心用以实现可能需要的服务组合。因为在任何一个应用的适配前置上都不具备实现组合的合理性(虽然应用架构师可以强行的选择在某个或某几个前置上实现)。

系统安全对去中心架构的限制

我说看着细细的蓝线条觉得不够优雅,这里我们来看看传统企业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引用

我对分布式多中心架构的几点看法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421984/blog/300738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