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校园之星大赛今年已是第五届,我校是首次参加。本来这项比赛都是与微软有合作关系的院校,合办了微软IT学院,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才能参加的。我校并没与微软合作,但因为有一家常年合作的教育机构今年开始与微软建立合作关系,所以顺便给了我们一次机会。


    作为带队老师,我对这次比赛原本是没有底气的,因为微软的网络系统管理的相关课程我们只开设了一个学期,而且内容并不深入,基本只是Windows Server 2003的一些常用服务的配置,凭这些怎么跟人家经过微软IT学院系统学习的学生竞争?后来我之所以改变主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复赛的题目难度并不大。微软校园之星比赛的题目基本都是一些实际的工程项目,复赛这个项目中的一些服务器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但感觉凭努力应该是可以完成的。而且完成这样一个综合项目,无论对个人的技术能力还是以后的实践教学都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包括我和学生,我们都有很足的动力。

    其次是这个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微软和她的一些合作企业选拔人才,如果能进入决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那就可以直接进入微软中国实习,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最后是领导对这个比赛还是比较支持的,因为复赛的项目基本是要在暑假期间完成,而要在假期期间完成一项工作需要涉及到很多资源的调配,这就不是我一个普通的老师所能掌握得了。所以,最后这一条其实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虽然复赛的时间是从6月15日到8月20日,但其实我们真正的备赛时间是从8月6日开始的,之前只是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准备工作。备赛主要分作两部分,前期是根据项目规划,分模块制作相应的技术文档,所有文档共计13个。后期则是录制项目陈述的视频,向专家评委进行汇报。一通忙活下来,才发现除了技术以外,还有很对经验是值得以后借鉴的: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时间应尽量往前赶。因为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所以按我原本的预计,从8月6日到20日,用2个周的时间来修订13个文档,应当绰绰有余。但现实却是我们紧赶慢赶,好不容易才在最后一天交差了事,导致最终还是有很多文档中的不足之处没来得及修改。
    2)对参赛同学的要求,除了技术之外,像文档编辑、PPT制作、言语表达等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次比赛的目的是选拔人才,所以评委会其实是在按企业招聘的标准进行评判。在现实工作中,很多情况下人际交往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其实是比技术能力要更加重要的,而这点也恰恰是在校的学生们所最容易忽视的。
    3)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应该统一思想和标准,否则就容易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像编辑文档,一开始3个参赛同学是各自为政,结果最后做出来的文档是有的粗、有的细,有的侧重于操作步骤,有的则侧重于说明操作思路。结果最终费了好大力气才统一了格式,这也是这2个周时间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地方。
 

    虽然目前只是复赛阶段,我们能否进入决赛尚未可知。但在这次比赛的准备过程中,无论是我还是各位参赛同学都感觉有很大的收获,这也充分证明目前正在各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开展的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如果我们的教改真的能沉下心去,不流于形式,以这样一个具体而完备的综合项目作为参照,那就既可以体会到项目完成过程中技术不断进步的充实,又可以享受到项目完成之后的那份喜悦。

    比赛的一些相关材料将在后面博文中陆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