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的管理者的特征——缺乏导向性思考

     无论是人或者是事,做管理的都希望把一切变好。从而管理者就必须要有所作为,做出调整,敲定决策,发生改变,坚持奋进等等。说的直白一些,管理要做出一系列的决定,制定一些管理制度,拿出一些激励机制,提出一些要求,做一些培训,规划一些流程,等等很多事情。甚至是找一些员工谈话。思考每一个事情的时候也许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些事情组合起来后,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一片混乱,内耗很大,效果就更不是非常的理想了。

     举个例子。前一天在说,我们一定要是一个创新的公司,因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鼓励员工有自己的想法。第二天立马一个制度出现,为了体现企业形象,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必须着正装,夏天,男士,衬衫,蓝色西裤。。。。。这两件事情看似并不冲突,但是问题就在于第一个要求大家放开思路,第二天马上又给上了个紧箍咒。这种就是典型的管理手段没有思考导向性的问题。这样类似的制度实施下去,公司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因为手段太过强硬,完全的禁锢思想,强迫记忆。给员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所以希望员工有创新性,就必须让他们有创新的积极性。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把体现企业形象的制度放给员工去讨论。好吧,如果有人试了放权员工讨论发现员工根本没有积极性,那么说明你的紧箍咒念的太多了,就不是放权给员工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解决的问题了。

     例如,我们都希望团队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加强团队建设,没事一起吃饭,一块玩啊,拓展啊。这些活动也都做了,怎么就没有达到团队互相帮助和齐心协力的的效果呢?其实有些小事就会断送你很大的花费和努力。比如,早会。早会的作用有很多,激发斗志,落实当天的工作任务。很多早会的问题就是在落实当天的工作任务上,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管理者自己说的多,员工缺乏责任承担意识,管理者早晚会抱怨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如果员工自己说,如果说不好,全部以自己的事情做完为限,日久员工的自我意识就非常凸显,团伙特性暴露无遗。所以饭白吃了,钱白花了。

     导向性在我的简单看法上来看就是这么几点。第一,你希望员工成为 什么样的人。第二,你希望员工有什么样的意识。第三,你希望员工以什么为目标去考虑事情。

     如果我希望我的员工是诚实的人,那么公司就不能在任何制度或者事情上放水,作假。我希望我的团队是以团队目标为目标工作的人,那么在开会的时候就决不允许个人辩护,及个人责任逃避的行为,等等。在一切的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其实就是,仅仅针对与事情的思考,而忽略了导向性问题。事情做好了一件,但成员并没有成为我们希望的那种人,那么麻烦就是接踵而至,层出不穷。并且很多管理者还自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还认为自己做了很多事,还认为自己很有功劳。切不知很多麻烦都是自己惹出来的。

     我们一切的管理措施、手段、方法都存在导向性的问题。如果在做事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是不合格的管理者,如果作为中层,没有体会高层的导向性思路,那么工作就非常不好做了。如果高层没有导向性的思路,那么中层的工作也就非常不好做了,而且很难得到自己期望的助手。

     最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齐桓公奖励管仲三份大礼的故事,送礼送出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招募、推荐的体系。仔细体会,真的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