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一章 导论

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1)   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件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这些硬件组件协同工作,向计算机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其完成任务;保存数据以备现在或将来使用;将处理得到的结果或信息提供给用户。

(2)   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持软件;营业用分析程序。

(3)   地理空间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位置、条件、变化趋势、模式和模型。

GIS功能:

1.  数据采集与输入。

2.  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编辑主要包括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在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栅格模型、矢量模型或栅格/矢量混合模型是常用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

4.  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

5.  数据与图形的交互显示。GIS不仅可以输出全要素地图,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输出各种专题图、统计图等。

6.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灾害预测、土地调查与环境管理、国防、宏观决策等方面、

 

 

GIS发展趋势:

1.            网络GISWeb-GIS浏览器(browser)、Web-GIS服务器、Web-GIS编辑器(Editor)、Web-GIS信息代理(information agent)。

2.            组件式GISCom-GIS:把GIS的各种功能模块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控件,每个控件完成各自相应功能;各个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满足用户特定功能需求的GIS应用系统。

3.            虚拟现实GIS(1)对现实的地理区域非常真实的表达;(2)用户在所选择的地理带(地理范围)内外自由移动;(3)三维(立体)数据库的标准GIS功能(查询、选择、空间分析等);(4)可视化功能必须是用户接口的自然整体部分。

4.            时态GIS。将时间概念引入GIS中。

5.            互操作GIS。在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或其应用系统之间的互相通信和协作。

6.            3S集成。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遥感)用于实时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信息、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及时对GIS数据进行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和动态存取,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

 

对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的理解的不同角度和层次。

1.      按空间数据结构类型

栅格数据分析、矢量数据分析。

2.      按分析对象的维数

二维分析、DTM三维分析及多维分析。

3.      按分析的复杂性程度

空间问题查询分析、空间信息提取、空间综合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模型构建。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andy/archive/2011/04/08/2009921.html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主要介绍了ArcGIS的使用基础、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地学分析实例。内容包括:ArcGIS简介、ArcMAP基础操作、数据的创建编辑、数据变换、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水文分析以及空间分析建模等。此外,本书还配有具典型性意义的实例分析及大量的随书练习材料,并在光盘中辅以相应数据,以便于学生课后练习和复习。     本书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易读性的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测绘学等相关学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规划管理等部门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地理信息系统   1.1.1 基本概念   1.1.2 GIS系统构成   1.1.3 GIS功能应用   1.1.4 GIS技术发展  1.2 GIS空间分析   1.2.1 空间分析   1.2.2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   1.2.3 常用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比较  1.3 ArcGIS 9概述   1.3.1 ArcGIS 9体系结构   1.3.2 ArcGIS 9软件特色   1.3.3 ArcGIS 9空间分析 第二章 ArcGIS应用基础  2.1 ArcMap基础   2.1.1 ArcMap的窗口组成   2.1.2 新地图文档创建   2.1.3 数据层的加载   2.1.4 数据层的基本操作   2.1.5 数据层的保存  2.2 ArcCatalog应用基础   2.2.1 ArcCatalog基础操作   2.2.2 目录内容浏览   2.2.3 数据搜索   2.2.4 地图图层操作   2.2.5 地理数据输出  2.3 Geoprocessing空间处理框架   2.3.1 空间处理框架的基本介绍   2.3.2 ArcToolbox应用基础   2.3.3 ArcToolBox内容简介 第三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组织  3.1 Shapefile文件创建   3.1.1 创建Shapefile和dBASE表   3.1.2 添加和删除属性项  3.2 Coverage文件创建   3.2.1 创建新的Coverage和INFO表   3.2.2 建立拓扑   3.2.3 定义Coverage的坐标系统   3.2.4 Coverage维护操作  3.3 Geodatabase数据库创建   3.3.1 Geodatabase概述   3.3.2 Geodatabase建立的一般过程   3.3.3 创建一个新的Geodatabase   3.3.4 建立数据库中的基本组成项   3.3.5 向Geodatabase加载数据   3.3.6 进一步定义数据库  3.4 数据编辑   3.4.1 图形编辑   3.4.2 属性编辑  3.5 实例练习   3.5.1 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建立   3.5.2 某市区几何网络的建立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转换处理  4.1 投影变换   4.1.1 定义投影   4.1.2 投影变换   4.1.3 数据变换  4.2 数据格式转换   4.2.1 数据结构转换   4.2.2 数据格式转换  4.3 数据处理   4.3.1 数据裁切   4.3.2 数据拼接   4.3.3 数据提取  4.4 练习:数据更新变换 第五章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5.1 数据符号化   5.1.1 矢量数据符号化   5.1.2 栅格数据符号化  5.2 专题地图编制   5.2.1 版面设计   5.2.2 制图数据操作   5.2.3 地图标注 …… 第六章 GIS空间分析导论 第七章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 第八章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第九章 三维分析 第十章 地统计分析 第十一章 水文分析 第十二章 空间分析建模 参考文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