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存数据库的分布 式数据库架构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内存数据库层,建立两层多分区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此方案用于 解决海量高并发系统的数据存储和访问问题,尤其适用于电子商务等数据模型复杂且业务复杂的互联网站。

 

这些年互联网站发展迅猛,为应对海量数据下的高并发访问,产生了各种分布式架构设计思想,例如Key-Value引擎,数据分区等。而对 于电子商务类网站,海量数据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据结构化及数据之间的关联,淘宝如此,阿里巴巴也是如此,这是与社区、 视频、 博客等互联网站的显著差异。

 

1.  NoSQL 是灵丹妙药吗?

NoSQLKey-Value 引擎如BigTableCassendra等在很多大型网站被采用,很好的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和访问问题。 而对于电子商务类网站,Key-ValueNoSQL并不是解决此问题的灵丹妙药。最多它们仅能用于一些数据模型较为简单的应用。

原因有两个方面:

1)数据模型复杂

淘宝和阿里巴巴的会员、宝贝、供求、订单等核心实体数据模型复杂,属性个数几十到上百个。例如:会 员(Member)就 包含基本信息、联系、工商、账户等多个域的信息;另外,核心实体之间,外围实体与核心实体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关联。

2)业务复杂:

模型的复杂源于业务和逻辑的复杂。电子商务网站大量查询场景是结构化查询,例如:

在淘宝上查询“卖家在江浙沪,价格在50-200元 的男士T恤”,

在阿里巴巴上“列出某个会员所有待发货的订单”

这类查询(当然,阿里巴)主要针对多个非主键字段, 即便对于BigTableCassandra 这样的基于ColumnKey-Value数据库,其简单的Query API还无法胜任此类需求。 因此在阿里巴巴和淘宝,OracleMySQL 等关系数据库将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2. MySQL 集群

引入K-V引擎等非关系数据库无非是要解决海量数据在高并发环境下的高效读写问题,最大程度在可靠的持久化(Durable)与高访问性能 (Performance) 之间选择一 个平衡点。在高度结构化系统中,同样的考虑驱使我们需要考虑另外的解决方案。

目前一种通行的做法是 MySQL 读写分离式集群,1个或少数Master写,多数Slave读,MasterSlave进行变更数据的同步。首先,这种方案经过大量的实践,可靠且可行。

然而,直接向DB执行写操作,仍然比较耗时(参见表1,表2),数据复制,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延时的情形。是否还有更快的方案?

3. 内存型关系数据库

可靠的持久化指数据存储到磁盘等设备上。图1展示了传统磁盘数据库的基本访问模式。

1

抛开持久化的可靠性,即数据可以先不存储到磁盘上(Disk),内存存储的性能远高于磁盘存储。 下表展示了针对OracleAltibase所做的性能对比,后者在插入和查询上性能是Oracle5-7倍。

 

数 据库

测 试结果

TPS

Oracle

203

246/

Altibase

28.32

1785/

1. OracleAltibase性能对比 -插入5万条 7

 

数 据库

测试结果

TPS

Oracle

885

112/

Altibase

170

588/

2 OracleAltibase性能对比 关联查询10万条7

 

由此可见:Pm  >>>  Pd 

Pm - 内存数据库读写性能, Pd - 磁盘数据库读写性能)

 

结合前面分析的模型复杂性和业务复杂性原因,关系数据库(RDBMS)必须采用。因此,这两点考虑可 以推导出另一个解决思路:内存型关系数据库。

 

 

磁盘型 关系数据库

Key-Value引擎

内存型 关系数据库

功能 -结构化操作和查询等

Y

N

Y

性能

3. DB选型对比分析

 

这个方案里,我们可以将内存先看做一种“磁盘”,读写操作都针对内存数据库进行,不再直接与磁盘数 据库交互,这较好的避免了单纯MySQL 读写分离架构存在的时间延迟和一致性问题。如下图所示:

2

4. 内存数据库的持久化

数据最终还是要存储到磁盘(Disk)上,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变化需要复制到与磁盘数据库上。这时,从内存向磁盘复制数据的过程可以看作 原始写操作的异步操作,显然,异步操作使得前端的写操作显得更快。如下图所示:

3

在事务型(OLTP)系统中, 内存数据库中在启动时需要和磁盘数据库保持一致。 因此,内存数据库需要有相同的库表定义;并且在第一启动时,将所需库表数据加载到内存数据库中。

 

5. 内存数据库集群化

目前,经典的MySQL集群,通过读写分离,水平切分, 实现海量数据存储。为应对海量数据存储,内存数据库同样需要做集群。垂直和水平切分策略,可用性策略与MySQL集群架构设计基本相同。如下图所 示,其中 Ameoba 是分布式数据库代理,它进行数据路由等控制。

唯一的不同是,由于内存数据库的高性能,可以不再进行读写 分离设计。

4

 

6. 混合分区(Hybrid Shard

接第4节的分析,内存数据最终仍需要持久化到磁盘。这里需要一种混合分区(Hybrid Shard)来解决。即原来一个MySQL节点承担的一个水平分区,将由一 个内存数据库节点和一个MySQL节点共同组成。

H-Shard = MDB + MySQL.

 

这种数据库架构将形成由两级数据库(2LDB),混合分区构成的集群。的如下图所示:

5

 

7. 内存数据库选型

常见的内存数据库产品包括商业版和免费版两类。商业版如:AltibaseTimestenBerkley DB等。他们在电信,金 融,证券等高性能计算应用中运用较为广泛。商业版功能强大,然而,价格比较昂贵,不适合目前“廉价PC+免费软件”的架构搭建思想。

笔者曾就职与中国移动系统提供商,其中计费、运营等系统就运用Timesten提供高性能运算,但还主要 用于高频度小数据计算,如计费批价,优惠计算,信控等,采用单节点模式使用。

开源领域产品主要有H2HsqlDBDerby等。在混合分区架构中,内存数据库将承担OLTP的职责,因此除了读写性能外,功能的完备,事务等都需要作为优先评估的因素。

 

8. 新架构的挑战

通过引入内存数据库作为中间持久层,再加入分布式架构以支撑海量数据访问,这种架构设计颇具挑战。 最先而易见的情况就是新架构的复杂度,正如大规模MySQL集群架构诞生初始一样。

我们以 H2 ,一个开源的高性能内存数据库为例说明:

1)  整合 Ameoba H2

Ameoba 是分布式数据库代理,它与 MySQL 整合已经在阿里巴巴核心业务中成功运用。如果仅将数据库节点看作一个 存储,MySQL Node H2 Node 并无本质区别。JDBC驱动,DB切分,路由,皆由Ameoba 统一负责。

 

2)  异步持久化

每个逻辑混合分区= H2 + MySQL,谁来完成H2 中的数据变更异步写入 MySQL

比较好的方案是内存数据库提供实时增量的×××(Replicator) ,例如:基于联机日志复制的双机热备机制。AltiBase 等产品就提供了此功 能。

 

3)高可用性

内存数据库一旦崩溃,数据不复存在。因此首先要做到数据快速异步写入MySQL作持久化存储。同时要有健壮的容 错和Failover机制,保证一个H2节点崩溃,同一逻辑分区中的替补H2节点立即顶替工作。

一种方案是分布式数据库代理如 Ameoba 来解决,例如:每个ShardH2至少设2个节点,采用Primary-Secondary模式, 如图6所示:

6

 

另一种方案是前面提到的内存数据库实时复制功能。

虽然有些内存DBH2自身能支持内存,磁盘两级存储,但其自身提供的磁盘存储和访问方案可靠性不如 MySQL。因此,使用内存式Primary-Secondary 模 式更为可行。

 

4)分布式事务

数据库切分架构带来分布式事务问题,对一些事务要求较高的场景,这颇具挑战。Ameoba 目前还在解决中。Ameoba + H2组合面临同样的挑 战。

目前一种比较一致意见和做法就是冷处理——尽量不用事务。 一致性问题根据业务的特点,采用数据订正来解决;个别业务使用补偿事务。因为目前大部分应用,即便是核心业务,对事务的要求也不高。

 

9. 进一步思考

1) 多种数据切分模式

    在一个大型互联网站,不同的应用和数据需要做不同的处理。在总体垂直切分模式基础上,选择数据量大 的功能进行水平切分,例如:供求、订单、交易记录。

   

2)数据缓存(Data Cache

虽然内存数据库层(MDB)能更高效支撑交易型数据库,特别是应对结构化应用及复杂查询服务,但对高频度的查询(Query)和实体查找(Find)Key-Value缓存仍然是一项必要 的设计。Cache能 提供更高的查询速度,并减少对MDB的访问压力,特别是读写密集的高并发场景。因为这个架构中,内 存数据库仍然作为一种存储Store,而不是Cache

7

上图展示了,MDB层之上还需要DCL层来提供高性能缓存服务。

 

10. 总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内存数据库层,并建立两层,多分区的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此方案用于解决海量 高并发系统的高性能数据存储和访问问题,尤其是电子商务类等业务复杂的互联网站。其核心思想是:

1)高性能:是通过内存数据库提供高性能关系数据库存取服务,这是此架构的最主要目标;

2)持久化:通过两级数据库及异步写完成持久化;

3)海量数据支撑:通过垂直和水平分区实现海量数据的支撑;

4)高可用性:在Ameoba基础上,通过主备节点进一步实现MDB的高可用性;二级磁盘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

 -------------------------------------------------------------------------------------------

内存数据库比oracle数据库等传统数据库性能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即使在oracle数据库把数据也全部cache在内存中,这时oracle的性能也比内存数据库差,这主要是如下原因:
    1. oracle
数据库是支持复杂SQL的,因此它对SQL语句要做更复杂的解析,找到更优的执行计划,而这种复杂的设置,对于一些复杂的SQLoracle的执行速度比较快,而对于简单的SQL,因为做了复杂的分析,反而导致执行速度不高。例如MySQLSQL执行计划的分析就没有oracle这么复杂,所以MySQL在简单SQL上执行上要快于oracle,而对于复杂SQLMySQL的执行效率就不高了。
    2.
对于接收到一条SQL后,传统数据库都有复杂的权限控制机器,要对SQL中访问的对象做复杂的权限检查,这也降低了性能。而象memcached这类东西,其实并不做太多的权限检查工作,所以性能也比传统数据库高很多。
    3.
对于内存数据库和memcached来说,一般对网络的处理都做了特别的优化。而传统数据库一般认为主要的瓶颈是IO,所以主要都是在对IO做优化,而没有过多的对网络处理部分做优化。而对于内存数据库和memcached来说,由于数据都是在内存中处理的,所以瓶颈很有可能在网络上出现,为此memcached在网络处理部分是使用了libevent,而libevent是对网络处理做了特别的优化的。
    
总之,内存数据库也好,memcached,还是noSQL中的BigTableCassandra也好,其本质都是对传统数据库的功能进行裁减,对其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特殊的优化,以达到在特殊的场景中获得更高的性能或更好的数据拆分能力。例如CassendraKV系统,为了达到更好的数据扩展性和性能,那么就不能支持复杂数据访问模式,只能支持简单的key-value访问模式,对于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把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退化为只有两个列(一个为key列,一个为value)的表,同时弱化事务的处理,把传统数据库的强一致性退化为弱一致性。

另对你的测试数据的一点说明:
数据库    测试结果    TPS 
Oracle      203
    246/
Altibase    28.32
  1785/
在此表中oracle的第秒事务数只有246/秒的原因,我估计主要是磁盘IO的原因,因为oraclecommit一次的时候,为了保证数据的不丢失,是需要等日志完全写到磁盘中后才返回,所以降低了速度,当然如果oracle也象Altibase允许丢失少量数据,可以把commit设置为异步,那么以上述的测试方法看,两者就差别不大。

另对于“OracleAltibase性能对比 C 关联查询10万条”查询的结果看相差了5倍,我不知道这个具体的测试场景是什么,如果数据都放在内存中,性能不会相差这么大。原因如果数据都放在内存中,内存的访问速度都是很快的,性能瓶颈很可能先出现在网络上。如果大家都是在网络上出现了性能瓶颈,那么结果就不会相差这么多。
--------------------------------------------------------------

我也补充2点内存数据库的缺陷:

1、内存数据库的重启是非常耗时的;

2、数据的放大效应,5G的数据文件,在内存中会远远超过5G的内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