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编程


title: 并发编程 tags: 并发 categories: 并发 date: 2019-04-23 17:11:23

前言:并发编程存在的问题

1. 上下文切换的问题

​ 即使是单核CPU也支持多线程执行。是通过给每个线程分配CPU时间片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机制,给人的感官就像是多个线程同时执行。每个时间片都是一般默认是几十毫秒。

​ CPU通过时间片分配算法循环执行任务,当前任务执行完一个时间片后会切换到另一个任务。在切换之前,CPU会保存当前任务的执行状态,以便于切换回来时加载到当前状态。这一个过程就是一次上下文切换。

​ 而上下文切换会引起效率变慢。就比如看一本梵语书籍,你发现一个单词不认识,就要记住这个单词以及所在页码和行数,然后切换到另一本梵语字典进行查询,查询完成后,继续阅读。这个切换过程就回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同样的上下文的切换也会影响到多线程的执行速度。

多线程一定更快吗?

public class ContextSwitchProblem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count = 100000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ncurrent();
        serialize();
    }
    /**
     * 并发执行
     *
     */
    private static void concurren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functionOne());
        thread.start();
        long b = functionOne();
        long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thread.join();
        System.out.println("[concurrent] time = " + time + " ms; b = " + b);
    }
    /**
     * 串行执行
     */
    private static void serialize()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unctionOne();
        long b = functionOne();
        long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System.out.println("[serialize] time = " + time + " ms; b = " + b);
    }
    private static long functionOne() {
        long a = 0;
        for (long i = 0; i < count; i++) {
            a++;
        }
        return a;
    }
}
复制代码

由以上程序展示,随着count数据的变化,并发执行和串行执行在性能上会发生变化。即多线程不一定会使得性能提升。

循环次数并发执行时间串行执行时间并发比串行快多少
10万201ms1ms约慢200倍
1千万237ms22ms约慢10倍
1亿255ms83ms约慢3倍
10亿796ms1003ms快一点
1百亿4857ms6792ms快一点
1千亿38675ms66053ms约快1倍

当循环次数小于10亿时,并发执行慢因为县城创建和上下文切换导致的。

合理的使用多线程

2. 死锁的问题

死锁的产生

所谓死锁就是互相等带对方释放锁,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从而互相循环等待,直到系统崩溃或者超时报错。

经典的死锁场景就是并发场景下:A占有锁1,B占有锁2,A等待B释放锁2,B等待A释放锁1,从而互相等待,互不释放对方需要的锁。

如何避免死锁?

  • 从根源上避免死锁
    • 避免一个业务中持有多个锁,只占有一个锁就不会出现死锁了。
  • 从代码上避免死锁
    • 占有锁的顺序保持一致
    • 使用定时锁,一段时间后自动释放锁(这个得看具体业务场景了)

3. 受限于硬件软件的资源限制问题

什么是资源限制?

资源限制指的是进行并发编程时,程序的性能受限于计算机硬件或者软件资源。硬件限制如:带网络带宽限制、CPU处理速度、内存资源、磁盘读写速度。软件限制如:socket连接数限制、数据库连接数限制等。

资源限制引发的问题

受限于资源,并发编程因为上下文切换引发的问题反而会更慢。比如单线程处理数据cpu达到90%,如果此时并发执行两个线程,那么CPU就会爆满,增加了上下文切换的问题,会更慢。

如何解决资源限制引发的问题?

针对硬件资源限制

针对硬件资源限制,一般使用集群来解决。单个机器解决不了的,就多个机器进行处理。

不同的机器根据一定的算法处理不同的数据。比如按照"数据ID%机器数"得到一个机器码,并按照这个机器码选择不同的机器处理对应的数据。

针对软件资源限制

针对软件资源限制,一般使用资源复用。比如一个socket连接复用

一、Java并发机制底层实现原理

volatile

volatile主要解决多线程下的共享变量的可见性问题。比如:某个全局变量被volatile修饰,那么所有的线程访问该字段都是最新的数据。

volatile做了什么

volatile转换成汇编语言,则会存在一个lock指令,这个lock指令会将处理器缓存行中的数据回写到系统内存中。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为了提高处理性能,处理器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信,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取到内部缓存(L1、L2或其他)然后进行处理,因此,当数据处理完成之后不知道何时会存放到系统内存中。因此会存在可见性问题。

而被volatile修饰的变量在写操作之后,会立马回写到系统内存中。这时候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我把数据回写到系统内存中了,但其他处理器在之前就已经保存了旧的数据到缓存行中,进行处理的时候仍然会出问题。

所以,在多处理器系统中,为了保证多个处理器中的缓存是一致的,会实现一个缓存一致性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处理器会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检查自己缓存的内存数据是否发生变化,一旦发现发生变化,就会将缓存的数据设置为无效,当前处理器操作该数据时,会重新从系统内存中读取到缓存,然后进行操作。

什么是共享变量?

共享变量指的是多个线程都能够访问到的变量。不论是静态还是非静态变量。只要是可访问的成员变量就行。

synchronized

利用synchronized实现同步锁的基础:java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主要表现形式是3种:

  • 对于普通同步方法层面的锁是当前这个实例
  • 对于静态同步方法层面的锁是对应的类
  • 对于同步代码块的锁是synchronized括号内部配置的对象

原子操作

二、Java内存模型

1 多处理器架构

1.1 多处理器架构

多处理器体系结构。黄色区域为进程,t1、t2、t3为线程。 一个CPU可以执行一个线程。

1.2 缓存一致性协议

针对多处理器架构。cpu的计算速度远远的高于内存的读写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得不引入了高速缓存(cache)来作为cpu和内存的缓冲,高速缓存是在cpu上的。如果是多核计算机,那么就会导致存在一个主内存,多个高速缓存的情况。这就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缓存一致性问题。一旦在不同的高速缓存中操作同一个数据,不久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了嘛。所以定义了一种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MSI、MESI、MOSI及Dragon Protocol等。

1.3 重排序

cpu为了提高运算单元的使用率,会将程序指令按照一定规则重新排序,并最终对结果进行重组。这样就提高了性能,充分利用了cpu的运算单元。同时不会使结果错误。

// 执行顺序:one -> other
// x = 0; y = 1;

// 执行顺序:other -> one
// x = 1; y = 0;

// 乱序执行:other(b=1) -> one(x=b) -> one(a=1) -> other(y=a)
// x = 1; y = 1;

// 1. 乱序执行导致:one(x=b) -> other(y=a) -> one(a=1) -> other(b=1)
// 2. 缓存一致性问题导致:one(a=1) -> one(x=b=0) -> 此时线程one所在工作内存(cpu本地缓存)已经改了,但是线程other的工作内存中并没有同步到数据,a仍然是0。此时other(b=1) -> other(y=a=0)。在这个时候同步到主内存中。
// x = 0; y = 0;


复制代码

2 JMM(Java 内存模型)

2.1 Java内存模型

是什么
  1. 主内存
    • 所有的全局变量(包含了实例、静态变量和构成数组对象的元素)都保存在主内存中。不包含局部变量和方法参数,因为后者是线程私有的。
  2. 工作内存
    • 线程私有。存有线程所需要的主内存中的数据的备份
  3. 线程
    • 线程对数据的读写操作都是在工作内存中进行,而不能在主内存中直接读写变量。
为什么需要Java内存模型

由于不同的物理机硬件架构使用不同的缓存一致性协议(如MSI、MESI、MOSI及Dragon Protocol等)。为了屏蔽这些差异,JVM提供了一套Java内存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目的

java内存模型的目的是定义程序中各个变量的内存访问规则。

2.2 Java内存模型和JVM运行时数据区的异同

Java内存模型和JVM运行时数据区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JVM运行时数据区描述的是java虚拟机在物理内存当中的管理模型,其对应的是物理机。有存储数据的堆、栈(栈帧中的局部变量表、返回地址、动态链接)、方法区、程序计数器(存储当前线程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有用于计算的栈(栈帧中的操作数栈)、本地方法栈。

因为不同架构下的物理机拥有不一样的内存模型,Java虚拟机就拥有一套自己的内存模型,即Java内存模型(JMM)。JMM的出现屏蔽了各种硬件、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实现平台一致性,使得能够做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目的 而Java内存模型则是为了定义数据读写的规则。

3 线程的安全性问题

安全性问题主要是三大问题: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问题。

3.1 原子性问题

多个线程对同一个数据的操作导致的错误

3.2 可见性问题

从多cpu处理器架构的角度思考:保存在CPU本地的高速缓存中的数据对于其他CPU上运行的线程是不可见的。

从Java内存模型的角度思考:工作内存的数据是主内存的备份,多个线程对同一个数据的备份,并进行运算,则会导致不同线程中的数据不一致,这就是可见性问题。

可见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内存屏障(内存栅栏)。CPU或者编译器提供的一套特殊的指令,用于同步共享线程中的工作内存数据。

3.3 有序性问题

有序性问题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1. 编译器中编译后得到的指令顺序和源代码的顺序是可以不同的。
  2. cpu的指令执行重排序优化。

JMM有一个happens-before规则用来解决了有序性问题。happens-before规则规定了程序中A操作在B操作之前,那么编译后的指令操作,也必须是先执行A再执行B,而不能进行重排序。

3.4 java是如何解决这些线程安全性问题的呢?

Java提供了volatile、synchrolized、final、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的类来专门解决这些安全性问题。

  1. 原子性问题
    • synchrolized。JVM通过synchrolized解决原子性问题。JVM底层是提供了monitorentermonitorexit两个指令进行原子操作。
  2. 可见性问题:通过volatile解决可见性问题
    • volatile
  3. 有序性问题
    • 指令重排导致的有序性问题由JMM规定的happens-before规则去控制
    • 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有序性问题由synchrolized同步解决
volatile

volatile是一个轻量级的锁。用于解决可见性问题,防止指令重排(即解决了有序性问题)。

volatile变量仍然有工作内存的拷贝,但是由于它特殊的操作顺序性规定,所以看起来如同直接在主内存中读写访问一般。

volatile规定多个线程并发操作volatile数据的时候,保证写操作必须在读操作之前进行。

3.5 优化屏障和内存屏障

三、并发编程基础

1 线程的6大状态

  1. NEW(初始)
  2. RUNNABLE(运行)
  3. BLOCKED(阻塞)
  4. WAITING(等待)
  5. TIMED_WAITING(定时等待)
  6. TERMINATED(终止)

通过命令jpsjstack可以查看内存中线程的运行状态。jps显示所有java线程。jstack进行堆栈信息跟踪。

[root@localhost ~]# jps
18484 jar
14295 Bootstrap
32168 Bootstrap
30812 Jps
15918 Bootstrap
[root@localhost ~]# jstack 18484
2019-02-27 14:35:25
Full thread dump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25.191-b12 mixed mode):
"Attach Listener" #289 daemon prio=9 os_prio=0 tid=0x00007fb064003000 nid=0x7883 waiting on condition [0x0000000000000000]
   java.lang.Thread.State: RUNNABLE
"lettuce-eventExecutorLoop-1-4" #250 daemon prio=5 os_prio=0 tid=0x00007fb0549ac800 nid=0x167c waiting on condition [0x00007fb005092000]
   java.lang.Thread.State: WAITING (parking)
        at sun.misc.Unsafe.park(Native Method)
        - parking to wait for  <0x0000000086a05998> (a 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
        a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Support.park(LockSupport.java:175)
        a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await(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java:2039)
        at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take(LinkedBlockingQueue.java:442)
        at io.netty.util.concurrent.SingleThreadEventExecutor.takeTask(SingleThreadEventExecutor.java:238)
        at io.netty.util.concurrent.DefaultEventExecutor.run(DefaultEventExecutor.java:64)
        at io.netty.util.concurrent.SingleThreadEventExecutor$5.run(SingleThreadEventExecutor.java:884)
        at io.netty.util.concurrent.FastThreadLocalRunnable.run(FastThreadLocalRunnable.java:30)
        at java.lang.Thread.run(Thread.java:748)
"lettuce-epollEventLoop-4-4" #249 daemon prio=5 os_prio=0 tid=0x00007fb070008000 nid=0x167b runnable [0x00007fb006194000]
   java.lang.Thread.State: RUNNABLE
        at io.netty.channel.epoll.Native.epollWait0(Native Method)
        at io.netty.channel.epoll.Native.epollWait(Native.java:114)
        at io.netty.channel.epoll.EpollEventLoop.epollWait(EpollEventLoop.java:241)
        at io.netty.channel.epoll.EpollEventLoop.run(EpollEventLoop.java:258)
        at io.netty.util.concurrent.SingleThreadEventExecutor$5.run(SingleThreadEventExecutor.java:884)
        at io.netty.util.concurrent.FastThreadLocalRunnable.run(FastThreadLocalRunnable.java:30)
        at java.lang.Thread.run(Thread.java:748)
复制代码

2 开启和中断线程

2.1 开启线程

start();

2.2 中断线程

  1. 通过try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中断方式来终止线程
  2. 通过Thread的interrupt中断标识来终止线程
  3. 自定义一个中断标识来终止线程

四、Java中的锁

And

五、Java中的原子操作类

And

六、Java中的并发容器

asd

七、Java中的并发工具类

asd

八、Java并发库Executor

是什么

Executor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提交任务的操作是生产者。执行任务的线程就是消费者。

线程池

一句话概括实现原理:当用户提交任务的时候,线程池首先会判断线程数是否达到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没有超过,就会新建线程执行任务,而一旦超过就会将任务存入工作队列中(阻塞队列),等待空闲线程执行。当工作队列中的个数满了之后,线程池就会新建线程来执行任务,一旦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达到maxmiumPoolSize,线程池就会拒绝处理新的任务。

源码中使用了32位的int值来保存线程的状态和线程的个数。前三位表示状态,后29位表示个数。

graph LR
任务提交-->比较coorPoolSize
比较coorPoolSize--小于-->创建工作线程执行任务
比较coorPoolSize--大于等于-->存入工作队列
存入工作队列--成功-->等待空闲线程执行
存入工作队列--失败-->比较maximumPoolSize
比较maximumPoolSize--达到max-->拒绝任务执行和提交
比较maximumPoolSize--未达到max-->创建新工作线程执行任务
复制代码

几个重要的参数

  1. 工作队列(workQueue):是个阻塞队列。保存了需要执行的任务,提供线程处理
  2. 工作线程(worker):
  3. 任务
  4. 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定义线程池中线程的核心大小。在工作队列没满之前,只允许小于等于核心线程数的线程进行工作。
  5. 最大线程数(maximumPoolSize):定义线程池中线程最大的线程数目,一旦超过这个数据,线程池就会拒绝新的任务。
  6. 存活时间(keepAliveTime):空闲线程的存活时间。

“在线程池中执行任务”比“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线程”优势更多。好处:

  1. 通过重用现有的线程而不是创建新的线程,可以在处理多个请求时分摊在线程创建和销毁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开销
  2. 当请求到达时,工作线程通常已经存在,因此不会犹豫等待创建线程而延迟任务的执行,提高了响应性。
  3. 通过适当调整线程池的大小,可以创建足够多的线程以便使处理器保持忙碌状态,同时还可以防止过多线程相互竞争资源而使应用程序耗尽内存或失败。

类库提供了一些有用的默认配置。可以通过调用Executors中的静态工厂方法之一创建线程池:

public class Executors {
    // 创建固定线程池,没提交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线程,直到达到线程池的最大数量。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
    // 单线程Executor,创建单个工作者线程执行任务。任务在队列中是串行执行。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如果线程池的当前规模超过了处理需求,就会回收空闲线程,当需求增加时,就添加新的线程,线程池的规模不存在任何限制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 创建固定线程池,以延迟或者定时的方式执行任务。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 其他方法
}
复制代码

Executor生命周期

为了解决执行服务的生命周期的问题,Executor扩展了ExecutorService接口,添加了一些用于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同时还有一些用于任务提交的便利方法)。

public interface ExecutorService extends Executor {
    // 用于执行平缓的关闭过程:不再接受新的任务,同时等待已经提交的任务执行完成——包括还未开始执行的任务
    void shutdown();
    // 执行粗暴的关闭过程:它将尝试取消所有正在运行中的任务,并且不再启动队列中尚未开始执行的任务。
    List<Runnable> shutdownNow();
    boolean isShutdown();
    boolean isTerminated();
    boolean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其他用于任务提交的便利方法
}
复制代码

Callable和Future接口

Runnable、Callable、Future的区别

Runnable无返回结果。Callable和Runnable描述的都是抽象的计算任务。任务有四个生命周期阶段:创建、提交、开始、完成。

Future表示一个任务的生命周期。get方法的可以获得任务的执行结果(会出现阻塞的情况,如果之前的Callable任务还在执行中)。

Callable和Future有助于任务之间的协作。

九、参考资料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

转载于:https://juejin.im/post/5cdcfdc6f265da034e7eb2a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