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浪潮下的传媒教育——专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
作者:□本报记者 吕莎   日期:2009-9-23 16:1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骨子里是一个学者,我更愿意做学问、带学生,云游世界,但是既然把我放到大学管理者这个位子上,我就要努力把对世界、对传媒、对教育的看法转化成为一种现实。
                                    ——胡正荣

  走“小综合”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和国内许多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高校相比,中国传媒大学显得很“年轻”。“年轻”对大学来说,既意味着富有活力和创新的可能,也意味着在历史积淀上很难与百年老校比肩。中国传媒大学在发展中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胡正荣:今 年刚好是中国传媒大学建校55周年,她的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专业特色鲜明,这就是她的优势所在。一方面,“年轻”、“包袱”少,这个“包袱”不只是学术思 想守旧,还包括大学管理上的痼疾。另一方面,传媒行业是发展异常迅速的朝阳行业,我们的优势恰恰在于本学科的积累优势和所面对行业的崭新的发展趋向。这就 使得在学校建设和学校特点的捕捉上,必须要“求新”。我们现在探索的道路,就是一条“以创新为主导、以积淀为方向”的扬长避短的道路。中国传媒大学的积淀 比百年老校弱,这是我们客观面对的事实,但在传媒领域,我们是全国积累最为深厚的学校之一。抓住自己的学科特色、行业特色,把这两点做足,学校的“长”就 发挥出来了。至于历史积淀上的“短”,则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大研究力度等措施来弥补。

记者: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在培育优势学科及其他学科上下了很大工夫。

胡正荣:是的。我们对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1981年以前,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只有三个系:新闻系、无线电系、外语系,这三个系构成了那时整个广播学院的学科支撑,也 是学校三大优势学科。20世纪6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曾是全国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学科有不同程度的壮大。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看 到,我们的优势集中在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我们对这些优势学科的定位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

但我们也意识到,一所 学校的学科门类不能太单一。目前,中国传媒大学还设有文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理学院等。我们给这些基础学科提了一个口号叫做“先入主流,再创一流”。所 谓“入主流”,就是先让这些学科专业被别人知晓,在此基础上再去“创一流”;而要想“创一流”,就必须以特色取胜。比如法律专业,我们把重点放在传媒法、 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文化产业法律上,紧密依托三大优势学科;再如经济学,我们紧紧围绕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传媒经济去发展学科。

记者:那么,中国传媒大学是否也会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胡正荣:是。但我们的“综合”与北大、清华的“大综合”不同,而是走“小综合”的道路,即成为传媒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

既然我们有55年的积累,那么在中国传媒类高校里一定要做到顶尖,而顶尖则是由研究带动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在研究方面加大力度,不断 加强学科建设,博士点增至14个,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现在本科生不再扩招,研究生数量在增加,已经占到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学院的研究生人数已 经超过本科生。我们不可能做“大综合”,但只要是传媒领域需要的基础学科,我们都会大力发展,像文学、艺术、数理、语言、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

  既能“上天”又得“入地”

  记者:目前,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形势下,是否有相对应的理论创新?

胡正荣:这 是一个全球性难题。2008年,我随团去美国走访了9所大学、3家电视台,这些媒体、高校和我们交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Media Convergence(媒介融合)。的确,这样的浪潮来得太急了,新媒体、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普及速度超乎人的想象。虽然大家都在谈Media Convergence,但是并没有应对的思路和措施。我们走访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等几所知名新闻学院,他们的应对措施也只是多开一些媒介融合、网页设计、 新媒体内容的采制等方面的课程,大多是面向业务层面的内容,不见基础理论的创新。媒体也是这样,做电视的考虑把内容改编成网络版或者手机版,任务就算完成 了。我之前参观了比利时国家广播公司和丹麦国家广播公司,发现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媒介融合,已不再按媒体分广播部、电视部、互联网部和手机部,而是按生产 流程分为内容生产部、内容编辑部、营销部三大部门。媒体和高校基本上都是在懵懂之中做一些经验性的尝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修订了教 学计划,对学校文科类、艺术类学院的课程体系作了适当调整,除了采写编评课程,还加入了生产流程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需要把原先的讲 义和案例推翻,老师们将会面临很大压力。比如,像“开心网”这样的新事物,许多人都在参与,我们要求年轻的教师必须是新媒体时代的人,他们的讲课内容要以 新媒体内容为基础。

记者:有没有设立一些新的学科来适应传媒业的新变化?

胡正荣:有。 在传统优势学科和传统基础学科发展的同时,2007年起,我们把两个学科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一个是新媒体,另一个是文化产业。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两个新 的机构——新媒体研究院和文化产业研究院,当年便开始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两个研究院不是相对封闭独立的系统,所有学院都会参与。从今年起,开始招收这 个领域的本科生。

面对新媒体,我们的教学组织和课程设置有很大难度,原因是它的变化太快了。文史哲往往是越经典越好,传媒领域恰恰是越新越好。

我自己也在反思这个问题,我认为传媒学科的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有两点必须要捕捉——既能“上天”,又得“入地”。所谓“上天”,就 是在课程体系、思维方式训练、价值观念判断的训练方面,要给学生最新的东西。新的媒体、新的样式层出不穷,课程体系也要随时更新,不只是融入业务,还要融 入新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标准。“入地”是指无论媒体形式多么千差万别,基础训练仍然是根本。对于一个受过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学生,社会学、心理 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的基础才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些基础学科能够训练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方面的培养必须加强。中国传媒大学所有文科 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社会科学学分。实际上,不光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所有的大学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仅仅依靠高等学院给予的 专业知识,很容易落伍。教会学生独立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这两样东西,才是大学的职责。

  传媒教育准入门槛太低

  记者:传媒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起码的业务素质,然而目前媒体需求与高校教育往往脱节。在国内有很多高校设有传媒相关专业,但其中优秀学生寥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传媒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胡正荣:就 业和教育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高等学校应当考虑就业市场,又不能太考虑就业市场。如果一个高等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出直接能找到工作的就业人员,那将无异于 技校、培训中心,高校培养出来的应当是全素质的合格的现代人。我个人认为,学生就业难,教育要负责任。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准入 门槛的设置有问题。这就相当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总要有个基本的标准才能办。跟传媒类相关的专业都很热门,收费又高,所以各地院校都积极兴办,全国800多 家院校开设有新闻类专业,这说明这个专业准入门槛非常低,而且缺乏一定的监督。新闻不像物理或者机械一样需要设备,甚至不像中文一样需要积累。在有些院 校,一些电台、电视台淘汰下来的记者去当老师,甚至当教授。第二,由于传媒行业迅速膨胀,现在师资队伍存在很大问题,高水平师资的培养远远不够。第三,现 在传媒的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体系都太陈旧了,绝大多数学校还在讲传统的新闻理论、传统的新闻采编。

记者:那么,您希望从中国传媒大学走出去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胡正荣:首 先,要有社会责任感。现在大学生的素质上不去,实则是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任何走入校门的大学生,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的首要素质应当是具备社会责任 感。但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后都是事业有成的。第二,要业务精,既然是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应该让人在业务上挑出毛病。第三,要有可持续发 展的能力。还要有国际化视野。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希望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精专的专业能力、较好的基础能力储备和 国际化的眼光。我们按照这个方向走了很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媒体行业有很多精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我们为之自豪。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