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格式化

CentOS6 版本 使用 ext4 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而 CentOS7 使用 xfs 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

查看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

cat /etc/filesystem


命令: mke2fs

其他命令:mkfs.ext2、mkfs.ext3 、 mkfs.ext4、mkfs.xfs

mkfs.ext4=mke2fs -t ext4..以此类推

 mkfs.xfs 只有一个用法:

mkfs.xfs  [分区]  如  mkfs.xfs /dev/sdb1   ,如果 /dev/sdb磁盘上已存在格式化好的分区,但现在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格式化,这时候就需要加上-f 才能继续对其格式化,如:

mkfs.xfs -f /dev/sdb 


mke2fs 常用的选项有:

-t   用来指定什么类型的文件系统,可以是 ext2、ext3 、ext4,如果分区的时候不指定类型,默认”ext2” 

-m 格式化时,指定预留给管理员的磁盘比例,是一个百分比,系统默认预留5%

-b   设定每个数据区块占用空间大小,目前支持 1024、2048 、 4096 、8192bytes

mke2fs -b 8192 /dev/sdb1   ##采用大块分区适用与存放非结构化数据(视频,图片、多媒体)

-i    指定多少字节对应一个 inode,一般在格式化的时候很少加,除非 inode 需求量大,磁盘又小。

系统默认4个块(1个块4k)对应一个 inode,如果嫌inode少,我们可以设置2个块(即 8k)对应1个 inode。如:mke2fs -i 8192 -t ext4 /dev/sdb1

特殊情况:一个磁盘可以在不分区的情况下直接格式化,这将导致这个磁盘只有一个分区

综合运用示例:

mke2fs -t ext4 -b 2048 -m 1  /dev/sdb1;

也可以写成

mkfs.ext4 -b 2048 -m 1 /dev/sdb1

命令解读:用 mke2fs对/dev/sdb1进行格式化,文件系统 ext4,块2k,预留1%的空间

拓展选项

-c   在格式化前先检测一下磁盘是否有问题,加上这个选项后会非常慢

-L   预设该分区的标签 label

-j    建立 ext3 格式的分区,如果使用 mkfs.ext3 就不用加这个选项了


报错:

mke2fs: inode_size (128) * inodes_count (0) too big for a

        filesystem with 0 blocks, specify higher inode_ratio (-i)

        or lower inode count (-N).

这个是告诉你该分区为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请从逻辑分区开始格式化


二、磁盘挂载

格式化好的分区实际上是一个块设备,需要进行挂载,才能使用。

1.挂载 mount

命令:mount         remount 重新挂载              

作用:挂载块设备

语法:mount [选项 ][设备路径/UUID] [挂载点]    ##设备和挂载点都是绝对路径

如果不加设备和挂载点,则可以查看当前系统中已挂载的块设备信息


选项:

默认: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示例1:普通挂载

mount /dev/sdb5 /mnt/   ## 将/dev/sdb5挂载到mnt下 

(同一挂载点只能挂载一个存储设备,之前的将被覆盖不显示,并不是被删除)


 示例2:以设备 UUID 号进行挂载(运行 blkid 即可查看设备 UUID)

 UUID 方式挂载能保证设备和挂载点的关系一直不变。这是因为磁盘设备可能会由于插入的位置不一样产生变化,导致挂载失败或者对应关系出错,但是 UUID 是设备的唯一编号,不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如:mount UUID="c61117ca-9176-4d0b-be4d-1b0f434359a7" /newdir 

参考查看系统自动挂载配置文件

[root@centos701 mnt]# cat /etc/fstab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Tue Oct 17 21:56:38 2017

#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以下格式从左到右分为6列

1设备 ID 号 2 挂载点  3 文件系统  4 挂载选项  5是否备份 0不 1要  6是否开机检测  0不检测 1为/专用,其他为2

UUID=7ad8ce6b-fd69-4109-9e5e-a309d512d0f9       /                       xfs     defaults        0 0

UUID=275b1562-1ab3-441d-9edf-187a05217c55     /boot                   xfs     defaults        0 0

UUID=6dda4d9b-5d7e-4be0-8845-4f4beac51a4d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开机加载方式:

将加载命令写入/etc/rc.local 中

或者

编辑/etc/fstab 文件


2.卸载 umount

命令:umount                   

作用:卸载块设备

用法:umount [设备路径/UUID] 或者 [挂载点]    ##不可以跟 UUID 和LABEL

如卸载掉之前挂载的 /dev/sdb5 可以输入:umount /dev/sdb5  或者 umount /mnt

假如当前已进入挂载点中,是无法卸载的,需要加-l 参数,如:umount -l /mnt 即可


三、手动增加 swap 空间

某些应用在运行的时候,必须使用大的 swap,但系统又不能满足,这时候就需要增加 swap 容量

1.创建一个模拟磁盘

dd if=/dev/zero of=/tmp/newdisk bs=1M count=100 (此命令也可以检测磁盘写性能)

du -sh /tmp/newdisk      验证创建的文件大小

2.格式化文件,修改权限

mkswap -f /tmp/newdisk

chmod 0600 /tmp/newdisk

3.将处理好的文件加载到交换文件中

swapon /tmp/newdisk  

加载前后都运行一下 free 命令,查看 swap 大小变化

4.使用完后,如不需要可以卸载

swapoff /tmp/newdisk

5.长期不用也可以删除此文件

rm -f /tmp/new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