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Codeforces Round #507 (based on Olympiad of Metropolises) T2(模拟)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T2模拟题的方法,通过枚举第一个元素的位置并采用贪心策略进行后续元素的放置来求解最短路径。使用C++实现,通过不断更新最优解及其对应的路径来达到题目要求。

T2还是模拟

枚举一下第一个放哪里

然后贪心的反转即可

虽然我也不会证,但是这题肯定有解qwq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k,ans=0x3f3f3f3f,path[1200],midpath[1200],midans;
int main(){
  scanf("%d %d",&n,&k);
  for(int i=1;i<=k+1;i++){
  int l=i,r=k+i;
  midans=1;
  midpath[1]=i;
  while(r<n){
    midans++;
    l=r+1;
    r=l+2*k;
  //  printf("%d %d\n",l,r);
    midpath[midans]=k+l;
    }
  if(midans<ans){
    ans=midans;
    memcpy(path,midpath,sizeof(midpath) );
    }
  }
  printf("%d\n",ans);
  for(int i=1;i<=ans;i++)
    printf("%d ",path[i]);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reagonm/p/9596067.html

【ACDC微电网的能源管理策略】微电网仿真模型包括光伏发电机、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器和直流侧的电池,包括电压源变换器(VSC),用于将微电网的直流侧与交流侧相连接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ACDC微电网能源管理策略研究的Simulink仿真模型,该模型集成了光伏发电机、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器和直流侧电池等多种分布式能源与储能装置,并通过电压源变换器(VSC)实现微电网直流侧与交流侧的连接。文档重点在于构建包含多能源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系统,可用于研究微电网在并网与孤岛模式下的稳定运行、能量优化分配及动态响应特性,体现了对复杂电力电子接口与多源协同控制的建模能力。; 适合人群: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MATLAB/Simulink仿真基础和电力电子知识背景;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亦可参考学习。;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开展微电网多能源系统建模与仿真验证;②研究VSC在交直流互联中的控制策略;③设计与优化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EMS);④支持科研项目、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中的系统仿真环节。;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MATLAB/Simulink环境实际操作,逐步搭建模型并调试各组件参数,重点关注VSC控制逻辑与储能协调机制的设计,同时可拓展加入更多智能优化算法(如PSO、MPC)实现高级能量管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