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2410处理器支持将启动代码存储在NAND Flash中。为了实现这一功能,2410配备了一个名为“Steppingstone”的内部SRAM。在启动时,NAND Flash中第一个4K字节的内容将被加载到Steppingstone中并执行。这个工作由MCU主动完成,而我们只需将NAND Flash配置为Auto Boot模式即可。
一般来说,启动代码会拷贝存储在NAND Flash中的内容至SDRAM中。在使用ECC校验时,NAND Flash中数据的有效性将被确认。在完成拷贝的工作后,启动代码将跳转到已加载到SDRAM中的主程序中,这时启动代码的使命完成,MCU由主程序来控制。
WinCE操作系统从文件的组成来看一般分为两部分:BOOTLOADER和NK.bin。在WinCE中,BOOTLOADER一般为EBOOT。它的主要功能是初始化硬件设备,主要包括CPU内部的相关控制器、内存、网络、串口甚至USB口和LCD。在初始化完成后,它将通过网络或USB从外部下载NK.bin,或从本地Flash中加载NK.bin并执行,从而启动WinCE操作系统。可以看到Eboot虽然是启动代码,但它得完成相当多的工作,最终的映像文件也将超过4K。所以,我们不能直接将Eboot存放在NAND Flash的第一个4K字节中。我们需要一个更小的启动代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NBOOT(NAND BOOT)。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NBOOT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它负责将EBOOT加载到内存并运行。在EBOOT开始执行后,NBOOT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事实上也不再有上场的机会。
在NBOOT的代码实现中,我们必须完成以下几个部分。
1. 初始化CPU内部相关控制器,如设置GPIO,关闭Watch Dog,关闭中断,设置系统时钟。
2. 初始化内存。
3. 初始化串口,主要用来输出调试信息。
4. 初始化NAND Flash,因为在MCU启动时默认是Auto Boot模式,为了从NAND Flash中读取EBOOT,需要将其配置成 NAND Flash Mode。
5. 读取NAND Flash中的EBOOT映像文件,并放在内存指定的位置,这个地址是跟EBOOT有关,介绍EBOOT时再详细说明。
6. 完成读取之后,跳转到EBOOT的起始位置,执行EBOOT代码。
一般来说,前面两个功能在startup.s中实现,WinCE6.0下可以参考文件C:"WINCE600"PLATFORM"DEVICEEMULATOR"SRC"BOOTLOADER"EBOOT"startup.s的相关代码。后面四个功能可在main.c中实现。总之,在实现必备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代码量,以将最后的NBOOT映像文件控制在4K以内。
NBOOT的编译环境一般有两种,ADS1.2(或RVDS)、Platform Builder。用ADS1.2编译NBOOT是比较方便的,需要注意的就是RO Base和RW Base的设置,RO Base必须设置为0x0。否则,系统启动时NBOOT将不被运行。在Post-Linker中选择ARM from ELF,在Linker——ARM fromELF——Output Format中选择Plain Binary,这样,编译完成后最终生成NBoot.bin。该文件就可以固化在NAND Flash的第0个BLOCK中。Platform Builder 6.0是作为VS2005的插件来用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可以用VS2005来编译NBOOT,这样就免得再安装ADS或RVDS等软件。用VS2005来编译NBOOT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跟编译EBOOT映像文件类似,第二种是自己写makefile文件,然后用命令行的方式调用ARM编译器来编译。两种方法各有优点,第一种方法在编译OS时,会自动编译生成映像,而第二种方法可由ADS下的程序直接移植过来,不过,要写好makefile文件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一般还是少用为好。
下面就介绍如何用VS2005来编译NBOOT。
首先修改BSP的目录2410"SRC"Bootloader"的dir文件,添加NBOOT,dir文件的内容:
DIRS= \
Nboot \
eboot \
bootpart
在bootloader下创建NBOOT目录,并创建makefile、makefile.inc、sources、nboot.bib文件,也可从EBOOT的目录下拷贝对应文件过来进行修改。
Makefile.inc文件的内容:
nboot_romimage:
!IF "$(NOLINK)" == ""
romimage $(ROMIMAGE_FLAGS) nboot.bib
!IF "$(WINCEREL)"=="1"
copy $(_PLATFORMROOT)"$(_TGTPLAT)"target"$(_TGTCPU)"$(WINCEDEBUG)"nboot.* $(_FLATRELEASEDIR)
!ENDIF
!ENDIF
Nboot.bib文件的内容:
MEMORY
; Name Start Size Type
; ------- -------- -------- ----
NBOOT 00000000 00003000 RAMIMAGE
STACK 31400000 00001000 RESERVED
RAM 31500000 00010000 RAM
CONFIG
COMPRESSION=ON
PROFILE=OFF
KERNELFIXUPS=ON
ROMSTART=00000000
ROMWIDTH=32
ROMSIZE=00001000
MODULES
; Name Path Memory Type
; ---------- -------------------------------------------------------------- -----------
nk.exe $(_TARGETPLATROOT)"target"$(_TGTCPU)"$(WINCEDEBUG)"nboot.exe NBOOT
sources文件的内容:
TARGETNAME=nboot
TARGETTYPE=PROGRAM
RELEASETYPE=PLATFORM
EXEENTRY=StartUp
NOMIPS16CODE=1
LDEFINES=-subsystem:native /DEBUG /DEBUGTYPE:CV /FIXED:NO
TARGETLIBS=$(_COMMONOAKROOT)\lib\$(_CPUINDPATH)\fulllibc.lib
SOURCES= \
startup.s \
main.c \
nand.s
WINCETARGETFILES=nboot_romimage
再将对应的代码文件拷贝到NBOOT的目录下,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在main.c中需要添加一个全局变量的定义,这在ADS1.2的工程代码中是没有的,也是不须的。
// Globals variables.
//
ROMHDR * volatile const pTOC = (ROMHDR *)-1;
否则,最终生成的Nboot.bin就只有一个文件头。做完相关代码的修改之后,就可以编译NBOOT了。
可以看到,最终编译生成了Nboot.bin、NBOOT.nb0、NBOOT.nb1、NBOOT.nb2。上面我们提到用ADS1.2编译最后可用的NBOOT映像为NBOOT.bin,但这里我们却得用NBOOT.nb1。对比一下ADS下生成的Nboot.bin和Nboot.nb1文件。
最后,再看一下反汇编nboot.exe的样子,将其跟startup.s对比一下,一样!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用VS2005编译得到NBOOT的映像文件,NBOOT.nb1,应该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这中间还有些小的问题需要考虑,下次再整理。
当然,S3C2410&&WinCE6.0也可以用Nor Flash存储启动代码,这种情况下,就不必用NBOOT,直接用Eboot.nb0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