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测试关注的内容,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实践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实践》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书    名

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实践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17日

定    价

65 元装    帧

平装

ISBN

9787302384892

印    次

1-1

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实践图书简介

编辑

语音

本书将软件测试技术、方法与实际工程样例系统及主流测试工具相结合,提出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理论,详细阐述了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的实施过程及工程解决方案,可作为软件测试实践指导用书。[1]

全书共计16章,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和第2章组成,提出全新的软件代码可靠性理论,从软件代码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软件代码可靠性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软件代码可靠性设计原则和规范,从而提出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的概念。第二部分由第3章至第13章组成,重点介绍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技术和方法,创新性地提出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Z模型,并结合第4章的实际样例系统、详细地介绍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的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各阶段所采用的专业化测试工具的使用。第三部分由第14章至第16章组成,从软件缺陷管理、测试准备及测试过程管理、软件测试文档编写等几方面详细介绍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的过程控制和管理。[1]

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实践目录

编辑

语音

第1章软件代码可靠性基础 1

1.1软件代码可靠性基础 1

1.2软件代码可靠性设计与编程 3

1.2.1软件代码可靠性设计 3

1.2.2软件代码可靠性编程 6

1.3软件代码可靠性保障因素 9

1.3.1需求分析保障 9

1.3.2配置管理保障 10

1.3.3跟踪控制保障 10

1.4软件代码可靠性分析与测试 11

1.4.1软件代码可靠性分析 11

1.4.2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综述 13

第2章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需求 15

2.1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的概念 15

2.1.1代码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 15

2.1.2代码可靠性测试的意义 16

2.2软件需求、设计及分析实现 18

2.2.1软件需求分析 18

2.2.2软件需求实现 18

2.2.3软件设计实现 21

2.3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需求分析 24

第3章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的方法与技术 27

3.1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方法 27

3.1.1静态测试 27

3.1.2动态测试 28

3.2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过程 28

3.2.1软件测试过程 29

3.2.2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过程 32

3.3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技术 35

3.3.1黑盒测试技术 35

3.3.2白盒测试技术 35

3.3.3单元测试技术 36

3.3.4集成测试技术 36

3.3.5系统测试技术 36

第4章被测样例系统 39

4.1被测样例系统的需求说明 39

4.1.1引言 39

4.1.2系统概述 40

4.1.3功能性需求 41

4.1.4非功能性需求 43

4.1.5外部接口说明 44

4.2被测样例系统设计说明 44

4.2.1引言 44

4.2.2全局数据说明 44

4.2.3功能设计说明 49

4.2.4需求可追溯性 79

第5章软件质量度量 81

5.1软件质量 81

5.1.1软件质量定义 82

5.1.2软件质量特性 83

5.1.3软件质量模型 85

5.2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 92

5.2.1产品质量度量的分类 92

5.2.2软件质量评价策略 93

5.2.3软件质量评价过程 95

5.3软件质量度量方法 97

5.3.1行数度量 97[2]

5.3.2扇入/扇出数度量 98

5.3.3McCabe度量 99

5.4软件质量度量实践 103

5.4.1软件质量度量工具 103

5.4.2被测样例系统质量度量实践 108

第6章软件代码静态分析 131

6.1软件代码静态分析的概念 131

6.2C语言编码规范 132

6.2.1编码规范 132

6.2.2MISRA-C2004编码规范 133

6.3MISRA-C2004典型编码规范介绍 135

6.3.1数据类型及数据类型转换规范 135

6.3.2初始化规范 139

6.3.3指针的规范 140

6.3.4表达式规范 143

6.3.5程序流的控制规范 147

6.3.6函数相关规范 152

6.4软件代码静态分析实践 156

6.4.1代码静态分析工具 156

6.4.2被测样例系统静态分析实践 161

第7章软件代码动态分析 169

7.1软件代码动态分析的概念 169

7.2软件代码动态分析的原理 170

7.2.1数据流分析 170

7.2.2控制流分析 172

7.2.3接口分析 173

7.2.4表达式分析 173

7.3典型错误分析 173

7.3.1缓冲区溢出 173

7.3.2内存泄漏 176

7.3.3引用未初始化变量 179

7.3.4指针与数组错误 180

7.4软件代码动态分析的实践 184

7.4.1代码动态分析工具 184

7.4.2被测样例系统代码动态分析 194

第8章软件黑盒测试 205

8.1软件黑盒测试概述 205

8.1.1黑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205

8.1.2黑盒测试的优点和缺点 206

8.1.3黑盒测试的意义 206

8.2软件黑盒测试环境构建 206

8.2.1黑盒测试环境的重要性 207

8.2.2黑盒测试环境构建要素 207

8.2.3黑盒测试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207

8.3软件黑盒测试方法和技术 207

8.3.1功能分解法 208

8.3.2等价类划分法 209

8.3.3边界值分析法 211

8.3.4因果图分析法 214

8.3.5场景测试法 217

8.3.6随机测试法 223

8.3.7猜错法 223

8.3.8测试方法的评价 223

8.4软件黑盒测试原则和策略 224

8.4.1黑盒测试的原则 225

8.4.2黑盒测试的策略 225

8.4.3黑盒测试的类型 225

8.5软件黑盒测试实践 227

第9章软件白盒测试 241

9.1软件白盒测试概述 241

9.1.1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241

9.1.2白盒测试的原则 242

9.1.3白盒测试的意义 242

9.2软件白盒测试方法和技术 243

9.2.1静态白盒测试 243

9.2.2对判定的测试 243

9.2.3对路径的测试 244

9.2.4对循环的测试 251

9.2.5对变量的测试 254

9.2.6白盒测试策略 255

9.3系统级动态白盒测试实践 255

9.3.1系统级动态白盒测试工具介绍 255

9.3.2被测样例系统动态白盒测试 266

第10章软件单元测试 275

10.1单元测试概述 275

10.1.1单元测试基本概念 276

10.1.2单元测试的重要性 276

10.1.3单元测试的主要任务 277[2]

10.2单元测试方法和技术 279

10.2.1单元测试方法 279

10.2.2单元测试技术 280

10.2.3单元测试要求 284

10.3单元测试策略和过程 285

10.3.1单元测试策略 285

10.3.2单元测试过程 286

10.3.3单元测试环境 290

10.4单元测试实践 291

10.4.1单元测试工具 291

10.4.2被测样例系统单元测试实践 296

第11章软件集成测试 331

11.1集成测试概述 331

11.1.1集成测试基本概念 331

11.1.2集成测试的重要性 332

11.1.3集成测试的主要任务 333

11.2集成测试方法和技术 335

11.2.1集成测试方法 335

11.2.2集成测试技术要求 335

11.3集成测试策略和过程 336

11.3.1集成测试策略 336

11.3.2集成测试过程 343

11.3.3集成测试环境 347

11.4集成测试实践 349

11.4.1集成测试工具 349

11.4.2被测样例系统集成测试实践 349

第12章测试策略与测试方法 375

12.1软件系统测试策略 375

12.1.1功能测试策略 377

12.1.2性能测试策略 377

12.1.3接口测试策略 378

12.1.4人机交互界面测试策略 378

12.1.5强度测试策略 379

12.1.6余量测试策略 379

12.1.7安全性测试策略 379

12.1.8恢复性测试策略 380

12.1.9边界测试策略 380

12.1.10数据处理测试策略 380

12.1.11容量测试策略 380

12.1.12互操作性测试策略 380

12.1.13敏感性测试策略 380

12.1.14标准符合性测试策略 381

12.1.15兼容性测试策略 381

12.2软件系统测试方法 381

12.2.1多任务测试 382

12.2.2临界测试 382

12.2.3中断测试 382

12.2.4其他系统测试方法 382

12.3软件系统测试过程 383

12.3.1系统测试需求分析 383

12.3.2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384

12.3.3设计系统测试用例 387

12.3.4系统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 388

12.3.5系统测试实施 388

12.4软件系统测试环境构建 389

12.4.1系统测试环境的要求 389

12.4.2系统测试环境构建要素 390

12.4.3系统测试环境确认 390

12.4.4系统测试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391

12.5系统测试实践 393

第13章基于模型的软件需求验证 417

13.1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 417

13.1.1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概念 418

13.1.2一致性测试 418

13.1.3软件测试模型 418

13.2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过程及支持工具 420

13.2.1分析理解被测软件 420

13.2.2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型 420

13.2.3构造测试模型 421

13.2.4生成和执行测试用例 421

13.2.5收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421

13.2.6支持工具 421

13.3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的优缺点 422

13.3.1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优点 422

13.3.2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缺点 422

13.4有限状态机及其测试理论 423

13.4.1有限状态机 423

13.4.2状态和迁移覆盖 423

13.4.3状态迁移矩阵 424

13.5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实践 424

13.5.1基于模型的软件需求验证工具 424

13.5.2被测样例系统模型化需求验证 426

第14章软件测试数据、测试用例管理 441

14.1软件测试数据的准备与生成 441

14.1.1软件测试数据的定义 442

14.1.2软件测试数据的准备与生成 443

14.1.3软件测试数据的验证 444

14.2软件测试用例管理 444

14.2.1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445

14.2.2测试用例的管理 446

14.2.3测试用例的评审 447

14.2.4测试用例的修改/更新 447

14.3软件测试管理实践 448

14.3.1测试用例管理工具的使用 448

14.3.2被测样例系统测试用例的管理 448

第15章软件缺陷管理与跟踪 453

15.1软件缺陷的定义与分类 453

15.1.1软件缺陷的定义 453

15.1.2软件缺陷的分类 454

15.2软件缺陷管理 455

15.2.1软件缺陷生命周期概述 455

15.2.2软件缺陷管理流程 456

15.3软件缺陷报告和软件缺陷度量 457

15.3.1软件缺陷报告 457

15.3.2软件缺陷度量 458

15.4软件缺陷管理实践 461

第16章软件测试文档的编写与管理 467

16.1软件测试文档类型 467

16.1.1测试计划 468

16.1.2测试报告 469

16.2软件测试文档编写要点 469

16.2.1测试计划编写要点 469

16.2.2测试报告编写要点 472

16.3软件测试文档管理 474

16.3.1测试文档管理的意义 474

16.3.2如何管理测试文档 475

16.3.3测试文档评审 475

16.4软件测试文档编写实践 476

16.4.1被测样例系统测试计划编写 476

16.4.2被测样例系统测试报告编写 487[2]

参考资料

1.

软件代码可靠性测试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2015-05-11]

2.

目录

.清华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2018-03-3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