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arts 入门心得

公司项目中负责的主要部分是图表展示,初次大规模使用echarts,边写边摸索,以下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当然ECharts中还有一些好玩的实用的(例如自定义图表)还没涉及到,以后慢慢补充。这篇是总结常见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多Y轴图,气泡图,地图,日历图,折线标注图······

1.引入echarts


ECharts 3 开始不再强制使用 AMD 的方式按需引入,代码里也不再内置 AMD 加载器。因此引入方式简单了很多,只需要像普通的 JavaScript 库一样用 script 标签引入。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引入 ECharts 文件 -->## 标题文字 ##
    <script src="echarts.min.js"></script>
</head>
</html>

众所周知,echarts的实现方式为canvas,因此要求初始化时容器宽高必须有,否则会直接导致错误。
在绘图前我们需要为 ECharts 准备一个具备高宽的 DOM 容器。

<body>
    <!-- 为 ECharts 准备一个具备大小(宽高)的 DOM -->
    <div id="main" style="width: 600px;height:400px;"></div>
</body>

2.常用配置项


图片描述

上面标出来的是echarts的配置项里使用最频繁的,其他配置在业务需要时才加入,大多可以现学现用。下面分享使用过程中遇见的需要“费点心思”的配置项———— 提示框

提示框组件可以设置在多种地方:
可以设置在全局,即 tooltip
可以设置在坐标系中,即 grid.tooltip、polar.tooltip、single.tooltip
可以设置在系列中,即 series.tooltip
可以设置在系列的每个数据项中,即 series.data.tooltip

当然tooltip下面还有很多的配置,这里只讲formatter(其余配置都很简单,看看就会了),默认的图例内容格式是formatter: '{b0}: {c0}<br />{b1}: {c1}',在数据结构简单的时候是够用的,但到了地图和二维图表中,这种格式的数据可读性就比较差了,例如:

数据结构这样的:

图片描述

效果图是这样:

图片描述

是不是一!头!雾!水!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数据结构改变提示框中的内容结构了。这里需要用到formatter的另一种格式,回调函数:
(params: Object|Array, ticket: string, callback: (ticket: string, html: string)) => string,第一个参数 params 是 formatter 需要的数据集。

在我没有细究这个formatter的参数之前,代码是这样的:

formatter: (redata) => {
    let tip = '';
    const key = data.keys[0];
    const bucket = data.buckets.find(x => String(x[key]) === String(redata[0].name));
    if (bucket) {
      bucket.buckets.forEach(x => {
        tip += `<br />${x[data.keys[1]]}<br />` + Object.entries(x.values)
              .filter(([key, value]) => value !== 0)
              .map(([key, value]) => `${key}: ${value}`)
              .join('<br />');
      });
    }
    return `${redata[0].name}${tip}`;
}

效果图是这样的:

图片描述

现在数据的结构清晰了,但是看起来就是个“毛坯”,柱形图对应的彩色小圆圈不见了,还有一个缺陷是点击图例切换开关时,提示框中的文本不能响应式的改变,永远展示所有的数据。没办法只能继续研究api。 最终,在充分利用formatter的第一个参数(params)后,画风是这样的:

formatter: (params) => {
  return `${params[0].name}<br />`
        + params.map(item =>
          `<span class="eTooltipCircle" style="backgroundcolor:${item.color}"</span>${item.seriesName}: ${item.value}`
        ).join('<br />');
}

图片描述

可爱的小圆点出现了!而且根据需要选择性展示。
以下,知识点,敲黑板了啊。formatter的第一个参数(params):

{
    // 当前点击的图形元素所属的组件名称,
    // 其值如 'series'、'markLine'、'markPoint'、'timeLine' 等。
    componentType: string,
    // 系列类型。值可能为:'line'、'bar'、'pie' 等。当 componentType 为 'series' 时有意义。
    seriesType: string,
    // 系列在传入的 option.series 中的 index。当 componentType 为 'series' 时有意义。
    seriesIndex: number,
    // 系列名称。当 componentType 为 'series' 时有意义。
    seriesName: string,
    // 数据名,类目名
    name: string,
    // 数据在传入的 data 数组中的 index
    dataIndex: number,
    // 传入的原始数据项
    data: Object,
    // sankey、graph 等图表同时含有 nodeData 和 edgeData 两种 data,
    // dataType 的值会是 'node' 或者 'edge',表示当前点击在 node 还是 edge 上。
    // 其他大部分图表中只有一种 data,dataType 无意义。
    dataType: string,
    // 传入的数据值
    value: number|Array
    // 数据图形的颜色。当 componentType 为 'series' 时有意义。
    color: string
}

其实这些参数大都是我们在配置option.series时“塞”进去的,在数据结构为一维时,可以直接拿到字段名和值。在二维图表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参数长这样

图片描述

有value值,没有对应的字段名,但有seriesIndex=0,dataIndex=0,这个时候找到option.series,seriesIndex为0的值找到对应序号的series,中的第dataIndex个数据,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图片描述

3.事件


在 ECharts 中主要通过 on 方法添加事件处理函数。ECharts 中的事件分为两种,一种是鼠标事件,在鼠标点击某个图形上会触发,还有一种是 调用 dispatchAction 后触发的事件。
示例:

myChart.on('click', function (params) {
    console.log(params);
});

myChart.on('legendselectchanged', function (params) {
    console.log(params);
});

params各有不同,以legendselectchanged(切换图例开关,也是我使用的echarts的第一个事件)为例:

{
    type: 'legendselectchanged',
    // 切换的图例名称
    name: string
    // 所有图例的选中状态表
    selected: Object
}

如何区分鼠标点击到了哪里:

myChart.on('click', function (params) {
    if (params.componentType === 'markPoint') {
        // 点击到了 markPoint 上
        if (params.seriesIndex === 5) {
            // 点击到了 index 为 5 的 series 的 markPoint 上。
        }
    }
    else if (params.componentType === 'series') {
        if (params.seriesType === 'graph') {
            if (params.dataType === 'edge') {
                // 点击到了 graph 的 edge(边)上。
            }
            else {
                // 点击到了 graph 的 node(节点)上。
            }
        }
    }

});

4.自定义主题


在echarts的官网上,工具中选择主题构建工具,根据需要可以修改配色方案

echarts.registerTheme('macarons', {
    "color": [
        ....
    ],....
});

修改完毕之后下载主题的js文件,放到自定义的文件中,在echarts.init时引入即可。

5.总结


基本上跟着用例写,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如果想要做一些改动或者创新,就需要细细研读API了,另外现在社区里大家写得例子很多也都很有意思,可以看看。

echarts中的3d、自定义图表、动画······还没应用,用到之后会继续更新的,待续······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