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数据报由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报头部分包含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数据的类型等信息。IP报头格式如图1.2所示。

 

图1.2 IP报头格式
下面解释各字段的含义:
(1) 版本字段:记录数据报文符合协议的哪一个版本协议。版本号表示发送者、接收者和路由器对该数据的处理都要按所示的版本进行。现在的版本号是4。
(2) 首部长度:指明报头的长度。
(3) 服务类型:一共8个比特,前3个比特表示优先级,第4个比特表示要求有更低的时延,第5个比特表示要求有更高的吞吐量,第6个比特表示要求更高的可靠性,第7个比特表示选择价格更低廉的路由,最后一个比特未用。
(4) 总长度包括报头长度和数据长度,最大长度=216 = 65536字节。
(5) 标识符:用于数据分段,一个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分成若干段,标识符可以区分某分段属于某报文,一个数据报的所有分段具有相同的标识符。
(6) DF:该位置1时表示不分段,置0时允许分段。
(7) MF:表示后面还有一分段,除了最后一个分段,所有分段的MF置为1。
(8) 段偏移:指明此分段在当前数据报中的位置。
(9) 生存周期:限定分段生存期的计数器,当它为0时该分段被抛弃,时间单位为秒。
(10) 协议:指明此数据报属于哪一种传送过程,如TCP、UDP等。
(11) 报头校验和:只校验报头。
(12) 源端地址和目的端地址:指明源和目的方的网络编号与主机号,即IP地址。
(13) 可选字段:用于协商设定服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