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器角色
1. Leader
1)事务请求的唯一调度者和处理者。保证事务处理的顺序性
事务请求:导致数据一致性的请求(数据发生改变)。如删除一个节点、创建一个节点、设置节点数据,设置节点权限就是一个事物请求,全局的事物id(zxid)只能由leader来分配
2)集群内部个服务器之间的调度者
2. Follower
1)处理客户端的非事务请求。事务请求必须转发给Leader服务器。
非事物请求:读取数据
2)参与事务请求Proposal(议案)的投票
3)参与Leader选举
3. Observer
在实际运行中,它只是负责读,Leader不会将事务的投票发送给Observer。
在zk的配置server.1=master:2888:3888后面加:observer以后就是一个Observer
server.1=master:2888:3888:observer
二、序列化与通信协议
1. zookeeper序列化
常见序列化协议:
ProtoBuf
Thrift
Hessian
Kryo
Avro
JDK Serializable
Jsoniter/Jackson
Jute是zookeeper序列化、反序列化协议。
2. zookeeper通信协议
基于TCP/IP协议,所以是一个长连接。zookeeper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zookeeper请求包:请求头+请求体
0-3 | 4-11 | 12-n | |||
len | 4-7 | 8-11 | 12-15 | 16-(n-1) | n |
xid | type | len | path | watch |
zookeeper响应包:响应头+响应体
0-3 | 4-19 | 20 - n | |||||
len | 4-7 | 8-15 | 16-19 | 20-23 | len位 | 48位 | 8位 |
xid | zxid | err | len | data | ...... | pzxid |
0-3位:version+dbid+magic(魔数)
三、数据存储
1. 内存数据
Zk有个内存数据库:ZkDataBase、DataTree、DataNode
2. 日志数据FileTxnLog
运行时,不停地有数据写入。
当日志的剩余空间不足4K(4096),日志就做扩充,扩充64M,后面以“0”填充。
log都是使用zxid作为文件名的后缀。
查看日志方式:
cd /software/zookeeper-3.4.6
java -cp ./zookeeper-3.4.6.jar::./lib/log4j-1.2.16.jar:./lib/slf4j-api-1.6.1.jar:./lib/slf4j-log4j12-1.6.1.jar org.apache.zookeeper.server.LogFormatter /zookeeper/zk1/version-2/log.100000001
说明:
1)必须在zookeeper的安装目录下执行
2)/zookeeper/zk1/是zookeeper配置文件里面配置的数据目录(dataDir)
3. 快照数据
快照数据:在某一时刻内存所有全量数据的一个磁盘文件。举例:快照阈值100000,触发快照数据。
快照数据都是使用Zxid作为文件名的后缀。这样的话,获取快照数据的时候就不用遍历了,直接根据Zxid去获取就行了
查看快照命令:
cd /software/zookeeper-3.4.6
java -cp ./zookeeper-3.4.6.jar::./lib/log4j-1.2.16.jar:./lib/slf4j-api-1.6.1.jar:./lib/slf4j-log4j12-1.6.1.jar org.apache.zookeeper.server.SnapshotFormatter /zookeeper/zk1/version-2/snapshot.100000050
说明:
1)必须在zookeeper的安装目录下执行
2)/zookeeper/zk1/是zookeeper配置文件里面配置的数据目录(dataDir)
快照触发机制,非“半数机制”,过半随机策略。
logcount > (snapcount/2 + randroll)
logcount: 代表当前记录日志数量
snapcount: 多少次事务日志记录后触发一次数据快照
randroll: 1~snapcount/2 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四、zookeeper总结
ZK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本质其实就是对节点的创建,删除,数据更新等事件做监听,监听到以后做对应的操作
ZK是观察者设计模式
都是为了解决高可用,解决单点故障问题,数据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