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防治,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对比分析

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病毒的异同点的分析,借鉴相互的防治经验,以探索防治这两类病毒的新方法,为防治这两类病毒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生物、病毒、防治、相似、差异

在我们生活的历程中,一定不止一次地被生物病毒所感染,当我们进入到这个信息化时代,当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学会使用电脑这种高科技的事物时,我们发现,其实它和我们人类一样,会被一种同样叫做病毒的东西给感染,事实上生物上的病毒和计算机病毒有着精妙的相似之处,然而它们却又是不同的,因此,今天我就来谈谈它们的异同,以及它们防治的方法的异同。

狭义的生物病毒是一种独特的传染物质,它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病毒自身的DNA 或者RNA 以及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而广义的病毒复杂得多,它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病毒粒子,其中拟病毒和类病毒仅仅是一条简单的ssRN A链,却没有蛋白质,,而盶病毒则更为神奇,它是种类似酶的蛋白分子,却没有DNA或者RNA。因此生物病毒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明确的定义。同样的,下一个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也较困难。狭义的定义只是指一些能够精确地复制自身, 或者发生变异后产生下一代的一些程序片段。而广义的计算机病毒是指一切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资源和干扰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程序代码,包括蠕虫。

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其物质基础也完全不同,但它们的一些性质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寄生性:生物病毒是寄生在生物个体的活细胞内的特殊生物,在该细胞内整合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利用宿主的酶和营养物质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并在适当时机破坏该宿主细胞,将自身释放出来。而计算机病毒也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并会寄生在适合计算机病毒的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它们也都只能寄生在宿主体内才可存活繁殖。

二、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生物病毒也可由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

三、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都可以潜伏,一般不会轻易发现。生物病毒可以把自己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DNA上,使自身最重要的遗传物质逃过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得以保存。计算机病毒也可以把自己的程序片段整合到系统程序上,使得自身最重要的代码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而得以保存

四、破坏性:两者都会引起危害。生物病毒可以造成被寄生的生物细胞、器官甚至这个个体的病变,产生一系列临床变化,甚至危害宿主的生命。而计算机病毒也会对被寄生的程序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害整个操作系统的稳定。

五、变异性和多样性: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得它们的种类日趋多样。生物病毒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遗传物质复制的出错,会导致病毒性状的改变,同样的,计算机病毒在自身程序的复制过程中,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