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习题答案,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doc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① 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 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 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

答:1.CPU在内部结构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算术逻辑部件(ALU);

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

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

时序和控制部件。

2.CPU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可保存少量数据;

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

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

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

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累加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相比,有何不同?

答:许多指令的执行过程以累加器为中心;输入/输出指令一般也以累加器来完成。

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有哪两类?

答:一类是通过对指令的译码,由CPU内部产生的。这些信号由CPU送到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其他部件。另一类是微型机系统的其他部件送到CPU的。通常用来向CPU发出请求。如中断请求、总线请求等。

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

答:首先是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为各个部件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其次是一个部件只要符合总线标准,就可以连接到采用这种总线标准的系统中,使系统功能得到扩充。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或数据?

答:1.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地址总线是单向输出三态。

2.数据和地址复用时,必须有一个地址选通信号来区分该总线上输出的是地址还是数据。

控制总线传输的信号大致有哪几种?

答:包括CPU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如读信号、写信号、中断响应信号、存储器和I/O接口区分信号等。还包括其他部件送到CPU的信号,如时钟信号、中断请求信号、准备就绪信号等。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总线接口部件有哪些功能?请逐一进行说明。

答:1.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2.具体讲:① 总线接口部件要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

② CPU执行指令时,总线接口部件要配合执行部件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者外设端口中取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执行部件,或者把执行部件的操作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外设端口中。

8086的总线接口部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4个段地址寄存器CS、DS、ES、SS;16位的指令指针寄存器IP;20位的地址加法器;6字节的指令队列。

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答:1.该指令的物理地址=CS×10H+IP=21F00H。

2.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

8086的执行部件有什么功能?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1.8086的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

2.4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4个专用寄存器BP、SP、SI、DI;标志寄存器FLAGS和算术逻辑单元ALU。

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有何不同?程序中是怎样利用这两类标志的?8086的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分别有哪些?

答:1.不同之处在于:状态标志由前面指令执行操作的结果对状态标志产生影响,即前面指令执行操作的结果决定状态标志的值。控制标志是人为设置的。

2.利用状态标志可进行计算和判断等操作。利用控制标志可对某一种特定功能(如单步操作、可屏蔽中断、串操作指令运行的方向)起控制作用。

3.8086的状态标志有:SF、ZF、PF、CF、AF和OF计6个。

8086的控制标志有:DF、IF、TF计3个。

8086/8088和传统的计算机相比在执行指令方面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设计思想有什么优点?

答:1.传统的计算机在执行指令时,指令的提取和执行是串行进行的。8086/8088 CPU的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在提取和执行指令时是并行同时工作的。

2.8086/8088 CPU的设计思想有力地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这也正是8086/8088成功的原因之一。

总线周期的含义是什么?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几个时钟组成?如一个CPU的时钟频率为24MHz,那么,它的一个时钟周期为多少?一个基本总线周期为多少?如主频为15MHz呢?

答:1.总线周期的含义是总线接口部件完成一个取指令或传送数据的完整操作所需的最少时钟周期数。

2.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

3.当主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中文名: 微机原理及应用 作者: 徐晨图书分类: 软件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号: 9787040145649发行间: 2004年08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微机原理及应用》共13章,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概论,8086/8088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86的总线操作和序,半导体存储器,基本输人输出接口,中断,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串行通信,模数、数模转换,高性能微处理器,总线标准与微型计算机。 《微机原理及应用》内容全面、实用性强,讲述有特点和新意,同,配以较多的程序设计实例和接口电路实例。《微机原理及应用》适用于工科各专业本专科生“微机原理”课程,同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截图: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符号数的表示及运算 1.3 定点数和浮点数 1.4 字符编码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 2.1 计算机概论 2.2 微型计算机 2.3 8086微处理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8086/8088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 3.1 概述 3.2 数据寻址方式 3.3 指令格式及指令执行间 3.4 8086/8088指令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语法 4.2 汇编语言程序实现 4.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 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8086的总线操作和序 5.1 概述 5.2 8086的两种模式 5.3 最小模式下的8086序分析 5.4 最大模式下的8086序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半导体存储器 6.1 内存和外存 6.2 半导体存储器 6.3 随机存储器RAM 6.4 只读存储器 6.5 存储器与系统的连接 思考题与习题 …… 第7章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8章 中断 第9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第10章 串行通信 第11章 模数、数模转换 第12章 高性能微处理器 第13章 总线标准与微型计算机 附录1 ASCII码表 附录2 8088/80896指令系统 附录3 IBMPC/AT中断功能表 附录4 常用DOS功能调用(INT21H) 附录5 BIOS功能调用 附录6 DEBUG命令 附录7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 附录8 键盘扫描码 索引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