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路径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先决条件对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重点探究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

1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1.1适应互联网经济网络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20世纪中期的飞速发展,促使互联网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正是因此,世界各国对于精英人才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仅要求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这也使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人才的知识储备库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甚至肩负了建设经济以及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数字化时代不再是过去“术业有专攻”的个人特长能力要求至上的社会模式,而是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的社会。数字化时代要求社会的各个成员都可以将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战略能力、决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技能全方位地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模式的多方面、全能综合性人才[1]。因此高等教育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能为时代所用的高技能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这是推进现代化进步的重要举措。

1.2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

过去的传统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社会人才需要。全球化的社会信息改革浪潮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与教育体制发起了挑战,要求教育事业必须改变原来的战略,向新的方向迈进,同时要求建立起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才。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世界各国必须认清当今形势,改变教育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因此,要加强非计算专业的大学生相关计算机能力,这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由于互联网经济对于时代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人才培育模式在社会改革的浪潮面前显得有些无力。近年来,国家体制改革逐渐深化,增强了复合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教学必须遵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基本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对于计算机要求提高,因此必须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大学生,以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需要。

2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途径

2.1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本科虽然将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但是计算机学科实际上是融合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建立,同时也决定了大学生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兴趣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最基础的一点:编写教材,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以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作为选择标准,建立起科学、实用的教学课程体系,除此之外,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不能仅仅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基本掌握逻辑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面对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理性地逻辑分析,使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的程序设计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对学生进行多阶段地引导,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普遍进行思考,另外,教师要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总结法、实例法、分析法等。

2.2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极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实践过程。在实验教学方法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演示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教导学生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学习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2]。教学应选用多个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这些内容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长与兴趣,同时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综合性以及代表性,这有效克服了传统实验影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弊端,客观反映出学生真实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一支科学化、高水平、热爱教学并且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运用新理论、新信息、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奋斗的榜样,只有拥有高能力,高水平,高道德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与爱戴,才能听从老师的教诲。师资力量的提高可以通过自我培养与引进两种方式来进行资源调配,调整教学资源结构。在引进优秀资源的同时不能忘记督促现有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2.4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计算机能力考核方式是以笔试为主,这种方式侧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从而忽略了应用能力的考查。教育部门和学校务必改革计算机的考核方式,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无论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力考核还是操作应用考试都可以通过上机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应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点编制而成,通过学生的解答情况可以基本判断出学生知识掌握的大体情况。

参考文献:

[1]潘鸿.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6).

[2]蔡勇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提升路径[J].黑龙江教育,2014,(9).

作者:王奇 曹艳龙 王妍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非常好的问题!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计算机类大学四年路径规划: 第一年: 1. 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等 2. 编程语言:C++或Python等 3. 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第二年: 1. 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网络编程等 2. 数据库:数据库理论、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等 3. 离散数学:图论、组合数学等 第三年: 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2. 计算机安全: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 3. 软件工程: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 第四年: 1. 大数据技术:Hadoop、Spark、NoSQL等 2.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 3. 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 以上仅是一个大致的规划,每个学校和专业都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建议您在选择课程时咨询您的导师或相关专业教授。另外,您还可以自主学习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例如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等,以丰富您的技能和经验。 ### 回答2: 计算机类大学四年路径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考虑到计算机领域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学生需要在四年时间内获得广泛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第一年,学生应该重点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这包括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同时,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实习或项目,加强对计算机科学的实践理解。 第二年,学生可以选择深入学习特定领域的课程。这可以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据分析、软件工程等等。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此外,学生也可以参加一些学术研究项目,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三年,学生可以继续深化对特定领域的学习,并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可以包括参加实习,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或者通过参加竞赛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此外,学生也应该关注最新的技术和趋势,保持对计算机领域的更新。 第四年,学生可以选择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和深造。这可以是硕士课程、独立研究项目或者参与创业项目。此外,学生还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拓宽自己的职业网络。 路径规划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时调整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重要的是,学生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计算机行业。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