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得到圣诞树,圣诞树、标签系统和计算思维

陈凯

古老的圣诞树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的图像显示功能相当弱,为了显示一幅图画,就有可能占用掉计算机的大部分内存,于是人们想到了用ASCII字符来画画,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主意,打字机发明之后,很快有人想到可以将打字机打印出的符号进行组合来构成图画。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这种画图方式“发扬光大”了,因为计算机的文本编辑系统可以轻松地增加、删除、搬运符号,还可以利用程序来自动生成字符图画,图1所示的构图就是用程序生成的。

这些有趣的转换程序被称为“ASCII Art generator”。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在讲程序设计的时候,用循环结构来生成简单的字符图画,比如打印一棵圣诞树,除了顶部和底部,其他部分是用双重循环生成的,如图2。然而用单纯的循环语句生成的圣诞树,看上去没有手工打印出来的显得自然,如图3。

计算机循环语句生成的圣诞树实在太规则了,而手工绘制的圣诞树,则是宏观规律(顶部小底部大)和局部随机的综合体,所以看上去更自然一些。

为了让圣诞树看上去更自然一些,常规的方法是用程序语言中的随机函数,每一行字符串都会有微小的动态变化。然而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使得新生成的字符串虽然乍一看和先前的字符串有所不同,但仔细观察却又能发现与先前字符串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如图4所示的圣诞树,除了底部的树根和顶部的圆球,其主体部分既不是手工绘制,也不是用循环语句加随机函数制作出来的,而是用到了标签系统。

标签系统

标签系统(Tag system)是一种计算模型,它的运算语法很简单,比如说要生成圣诞树新一行的字符串,语法如图5所示。这段语法就是全部运行程序了。

“1-tag”的意思是,每生成一行新字符串,就扔掉该字符串的首部1个字符。上面例子里是“2-tag”,当然就是扔掉字符串首部2个字符,以此类推,“n-tag”就是扔掉n个字符。

“Alphabet: {/,\,^,o,.}”的意思是,整个字符串可以用的符号只能是“{/”“\”“^”“o”“.”这五种。当然,这是人为规定的,不同的任務所使用的字符集合可以不同。

“/ --> /\”的意思是,如果先前的字符串首位是“/”,则将“/”符号和“\”符号补充到新生成字符串末尾。其他补充规则也是类似的。

下面就拿画圣诞树来做例子。假设初始字符串是“../\”,因为首位是“.”,根据预定规则新补充“../”,同时扔掉首位的“..”,于是新生成的字符串就是“/\../”。然后继续,因为首位是“/”,则根据预定规则补充“/\”,并扔掉首位的“/\”,于是新生成的字符串就是“..//\”。

实际运行起来会发现,因为字符串首部字符不停地被擦除,而末尾又不停地增添新的字符,所以看上去字符串仿佛是在以跑马灯的形式转圈,只是每次转圈后,新生成的字符串比以前更长,而且字符出现顺序和先前也有所不同。为便于观察,可以人为规定“.”符号为读取标志,当看到“.”符号到达字符串的开头,就表示一轮擦除—补充过程结束,可以读取信息了。

若谁有足够多的耐心,坚持将这个转圈工作进行10轮,那么就能新生成10行字符串,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就是那棵圣诞树了。不过与其手工计算,不如利用计算机来简化工作,无论是用简单的程序代码,还是利用电子表格中的函数,都可以快速实现标签系统的功能。暂时先不要看文章后面的内容,想想应该如何实现这个需求。

用标签系统当然不是仅仅用来画画的,实际上,可以用2-tag的标签系统模拟任何计算模型,理论上说,只要设定特定的规则,就可以用标签系统的规则来模拟出任何程序设计语言。所以说,一方面,可以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代码来实现一个标签系统(这很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标签系统来实现一个程序设计语言(这很难)。之所以两者能够相互模拟,这个问题的证明非常长,网络上可以找到相关论文,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如果大家看过上一期文章并真正弄明白了,那么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一个标签系统(Tag system),可以和一个L-System相互转换。换句话说,一棵真正生物学意义上的树,其生长过程与标签系统多少是有联系的。

计算思维挑战

计算思维究竟是什么?这不是一个依靠文字就能简单回答的问题。笔者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所谓计算思维,就是要用某个特定的机器(或者对应于数学上的某个特定的函数)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但关键是,那个机器(或函数)的功能是受到限制的。为了使得功能受限的系统实现人们的特定需求,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就要用到机器(或函数)的思维方式,要学会怎样将问题抽象成数学及逻辑语言,要用递归或者迭代的办法将计算过程自动化,还要善于将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比如在圣诞树的例子中,虽然可以用Python中的if和elif语句,提取字符串的首字符进行判断,并按规则将新字符补充到字符串末尾,但这样就更多是训练程序设计,重点就不在于培养计算思维了。不过只要稍微改一下问题要求:如何不用判断语句来实现标签系统的功能?这样就能将培养重点落在计算思维上。

考虑有一个小机器,它的功能十分有限,仅仅是把某个字符替换成另一个字符,那么就能用它来代替Python里的if和elif语句了。第15页图6所示的Python代码通过反复替换,来代替判断语句的使用,其中就用到了迭代的思想。当循环45次之后,就得到了全部10行新生成的圣诞树字符串。注意代码中因为要对特定符号转义,里面的“\\”其实代表的是一个斜杠。部分运行结果如第15页图7所示。因为只有“.”开头才表示读取,所以真正的结果正对应着圣诞树的每一行,如第15页图8。

这个例子其实说明,程序语言中的条件判断,本质上可以对应于某种替换规则,这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将不同的替换规则综合起来使用,就能组成条件判断的程序结构了。实际上,上面代码中的循环只是为了调试方便,并不是必须的,只要不停地把字符串替换程序所生成的结果当成初始数据,反复调用程序(递归)就能实现迭代过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用递归来实现重复运算,相对于用循环结构实现重复运算,处于更为基础的层次上。

观察认真的朋友大概会发现,本文例子中用替换过程实现标签系统的代码,并不是纯粹的字符串替换,比如“tmpstr=tmpstr[2:]+

tmpstr2”这行代码就不是替换操作。若要用纯粹的字符串替换来实现标签系统,当然是可以的,并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比如说,可以先用字符串替换的方法来模拟出一个图灵机系统,然后再用图灵机系统模拟出标签系统,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现过程中处处都是计算思维的训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