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字体是脸面,其实标点符号同样是。
小升初考试,阅卷老师拿到学生的作文,都会看标点符号使用是否规范、正确。错误的使用会让你的作文在阅卷老师心中的层次变低。
虽然标点符号扣分范围在2-3分,但是较坏的卷面印象,可能会造成8-10分的差距。
标点符号,关乎整篇文章的脉络、逻辑、文气。一个使用不好,就会使文章气脉不通,甚至造成歧义,文风大变。
曾经看过的两个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著名的无标点句子,有数种拆解方式,两种意味,而意思却是完全相反。
七种拆解方式,见于刘玉琛《标点符号用法》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7、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8、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9、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扇子
清朝末年的一天,有个书法家奉命给慈禧太后题扇面,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书法家一时疏忽,竟然漏写了一个“间”字。
慈禧大怒,认为这个书法家欺她没有学问,便把书法家问成死罪,喝令推出去斩首。
书法家急中生智,忙道:“老佛爷息怒,我这是借用王之涣的诗意填写的词啊!”
于是,书法家当场给慈禧太后断句标点:“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太后听了,转怒为喜,立刻赐酒夸赞。
×××
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不可取,错误理解更要注意。
有一年中考,有个学生竟把“阅读选文,回答1~4题”,误解为只做“1和4题”,结果漏答了两题,影响了成绩,教训十分深刻。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不少名家名篇,他们的标点符号,也有不少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很强表现力的。例如《青纱帐——甘蔗林》这篇文章中,标题里的破折号。
有人认为是“和”的意思,因为臧克家的这首诗写的是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关系。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却认为是“至”的意思,说表示时间的推移,内容的推进,指的是从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年代。
其实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它说明今天“甘蔗林”的甜美事业,是以昨天“青纱帐”的艰苦奋斗换来的。为了保卫今天“甘蔗林”的幸福生活,必须发扬当年“青纱帐”的艰苦奋斗精神,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无论读书对话、作文表达、书信交往,都必须重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虽然小,但有着大作用。
这首标点符号歌送给大家,希望有帮助。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结束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用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声明:本文转载自少年作家班,仅为分享,如有侵权,联系管理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