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确定主题是否正确,但我会尝试在下面解释我的问题。我正在寻找的是某种“学术答案”,因为我想我的两个解决方案在运行时都会给出类似的结果。网络I/O和C++的缓冲区的动态与静态内存分配
我在Linux上有一个C++程序,它执行大量的网络I/O操作,我想知道是否更好地将内置缓冲区放入客户端类或动态分配它。第一个解决方案使用内置的缓存:
template class Buffer
{
// ...
char buffer [buffer_size];
}
class TcpClient
{
// ...
Buffer<1024> input_buffer;
Buffer<1024> output_buffer;
}
其次使用动态分配的缓冲区:
class Buffer
{
Buffer (size_t buffer_size) :
buffer (malloc (buffer_size))
{
// ...
}
// ...
char* buffer;
}
class TcpClient
{
// ...
Buffer input_buffer (1024);
Buffer output_buffer (1024);
}
现在,比较两个方案我看到的第一需要较少的内存分配操作,那么第二个,接下来的事情 - 感谢模板编译器在编译时知道类的大小。第一个解决方案应该提供更好的参考局部性(?),并且编译器也可以将类的大小与其想要的任何对齐。我们也可以直接访问缓冲区,因为我们不需要执行额外的指针取消引用操作。
我开始思考第一个解决方案中的TcpClient对象如何在处理器缓存中运行。每次我们在代码中访问这样的对象时,它都会被加载到处理器缓存中,并且它的缓冲区也会被复制,即使我们不需要它们。它会使缓存效率低下,因为我们在那里存储了大量数据,增加了内存查找错误的概率,对吗?
是不是浪费处理器的时间来复制缓冲区来缓存所有的时间? 从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解决方案的其他效果是什么? 将班级规模缩小或尽可能多地增加班级规模会更好吗?
2011-02-07
Goofy
+0
您可以在堆栈中分配缓冲区,并使用成员加入班级。顺便说一句,你编写C++,使用新的,而不是malloc! –
2011-02-07 12: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