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适合用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前向纠错(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方案在经历了采用硬判决方案的阶段以及应用级联码技术的阶段之后,由于对通信质量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发展为软迭代可译码方案,如turbo-product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13]。同时,为应对由于快速增长的数据与多媒体应用和宽带接入网络部署的高带宽需求,网络运营商将10Gb/s每波长信道的密集波分复用(DWDN,den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系统升级到更加高效的40/100Gb/s的系统[4],因此如何在高速光网络系统中保证通信质量成为了研究热点[5]。Yoon等[6]提出实用于100Gb/s光通信的平行级联*E-mail:yuanjg@cqupt.edu.cnBCH码的超强FEC方案;同样,Djordjevic等[4,7]提出了适用于高速光通信的LDPC码和BCH码级联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除了巧妙的级联方式,LDPC码优越的性能,BCH码的软输出直接影响外码的译码以及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在编码增益要求特别高的光通信系统中,内码的可靠性对级联码以及迭代译码的联合性能至关重要。二进制BCH码由于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成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内码。并且BCH码的生成矩阵具有面向网格形式(TOF,trellisorientedform)的特质,十分适用于由Bahl等人[8]提出的BCJR算法。基于BCJR算法的译码器在高速光网络中已有硬件实现方案[9]。为了在高速光通信中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基于BCJR算法的均衡模块可以有效地对非线性效应、色度色散以及偏振模色散进行补偿[10]。不同码率和不同纠错能力下BCJR算法的编码增益研究为进一步增强高速光通信中FEC的纠错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软、硬判决译码算法的性能,对BCH码的网格结构和基于网格的BCJR算法给出详细的分析推导。通过实验比较了在光信道环境中,对于不同码率和不同码长的BCH码,BCJR算法和梅西伯利坎普(MB,massey-berlekamp)算法的硬判决所带来的不同编码增益。2软硬判决性能的理论分析译码算法大致可分为硬判决和软判决两种。如果译码器的输入量化为多于两个电平,通过处理这些多级量化的额外信息来恢复传输的码字,即为软判决。由于软判决译码算法利用多级量化的数据来提取可靠性信息,因此软判决可以获得额外编码增益,这样做的代价则是译码复杂度的增加。对于AWGN信道,在高信噪比下,非编码BPSK采用相干检测时,输入信号等概的条件下的误比特率,采用软判决最大似然译码(MLD,mostlikelihooddecode)时的误比特率,以及采用硬判决算法译码时的误比特率分别为[11](Pb)uncoded1/2e-(Eb/N0)uncoded(1)(Pb)soft-decodedKe-dminR(Eb/N0)coded(2)(Pb)hard-decodede-1/2dminR(Eb/N0)coded(3)其中:R代表码率,K是一个仅与码有关的常数,且数值较小。令式(1)等于式(2),再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K-dminR(Eb/N0)coded=ln(1/2)-(Eb/N0)uncoded(4)当Eb/N0较大时,可以忽略lnK和ln(1/2),式(4)中只剩下等式两边的被减数项,即dminR(Eb/N0)coded=(Eb/N0)uncoded(5)将其转为成dB形式,可得到软判决MLD时相对于非编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