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 映射_中俄文旅交流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中国文化映射

本文探讨了中俄文旅交流中的视觉设计,强调了设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传达文化认同和增强文化自信上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如“中俄文化大集”和2007俄罗斯“中国年”活动标志,展示了如何通过图形、符号和色彩等设计元素映射中国文化。文章指出,设计应强化国际化意识,兼顾品牌价值和文化融通,以实现更有效的文化交流。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视点

本文刊于2019年第8期《艺术评论》(总第189期)

523f34b5e1358644ddb4531bcecf9f04.png

设计与中国文化

策划:于溟跃

设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借助设计这一载体不露声色地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润物无声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设计理念与文化自信有什么样的关系?当代中式设计美学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以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讲好中国故事?围绕这些问题,本刊邀请相关研究者,对设计与中国文化进行探索,以期引发设计从业者更多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从梳理中俄文旅交流溯源开篇,通过挖掘我国对俄文旅活动视觉设计分析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中国优秀文化元素,讨论在新时期新形式下中俄文化旅游活动中设计传播的对象,探索设计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媒体时期有效的传播方法,以期为国内同类设计主题提供参考性文本。

[关 键 词]中俄文旅交流;视觉设计;文化自信

一、中俄文旅设计的溯源与文化交流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当我国文化产业从初期发展走向繁荣,我国与海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中俄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有了间接的交流,后期发展为直接的交流。17世纪初,两国开始正式的外事接触,那时主要表现在互派使臣、通商、开展文化交流;到了18世纪,俄国甚至出现了“中国热”现象,对中国的文化兴趣达到了一个峰值。俄国的贵族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曾袭用东方的生活方式,例如饮茶与服饰,还有大批的中国设计物品运往俄国进行交易。康熙年间俄国派使臣出使中国,开启了国家间的正式访问,而民间的交流则体现在以贸易为主的旅游商贸交流。

黑龙江沿线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被割占之前,当地生活的主要有满族、汉族、赫哲族等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历史交叉与沉淀使得中俄两国有着小部分共同的文化溯源。进入当代,国家和民间、文化与商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增多,从各个维度形成了意义更为广泛的旅游综合属性。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交流中较为活性的因子,逐步成长为国家支柱产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繁荣可以提高旅游的质量,为旅游提供活力与内涵。旅游逐渐变成文化展示的舞台和载体,旅游内涵涵盖的范围和设计触点也越来越宽泛,并且逐步形成旅游品牌,设计意识通过产业的发展定位而产生。在设计中,文化转化为视觉符号,在更为轻松的情境下即旅游活动中达到传播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