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ntfs 下创建的目录 windows 下看不见,Linux下Windows磁盘分区(NTFS,FAT32)加载全攻略...

.html

修改/etc目录下的fstab和mtab即可启动Linux后自动加载FAT32分区.

例如:假设要加载Windows下的D盘(FAT32分区,一般为hda5 )可如下修改:

在fstab中添加:

/dev/hd5 /mnt/WinD vfat codepage=936,iocharset=utf8 1 1

在mtab中添加:

/dev/hda9 /mnt/WinD vfat rw,codepage=936,iocharset=utf8 0 0

然后在/mnt目录下建立文件夹WinD,重启即可.

(iocharset后面的语言集如为国外发行版则用utf8,如RHEL;如为国内发行版则为cp936)

如果要加载NTFS分区,可到http://www.linux-ntfs.org/content/view/128/64/查询合适版本的RPM安装包

然后修改/etc目录下的fstab和mtab文件.

例如:假设要加载Windows下的E盘(NTFS分区,hda6 )可如下修改:

在fstab中添加:

/dev/hd6 /mnt/WinE ntfs iocharset=utf8 0 0

在mtab中添加:

/dev/hda6 /mnt/WinE ntfs rw,iocharset=utf8 0 0

然后在/mnt目录下建立文件夹WinE,重启即可.

fstab中条目的介绍

本地的固定系统分区

您看到,‘/etc/fstab’中已有几个系统分区(如‘/’)的条目。 就拿这个为例:

/dev/hda3 / ext2 defaults 1

1

语法为:

/dev/hda3 / ext2 defaults 1 1

device_name mount_point file_system options 'dumpe2fs'

'fsck'

这儿有介质(硬盘的分区)的设备名、载入点(/)、文件系统(ext2)。

defaults

包括若干‘mount’的可选项:rw 可读写、

suid

允许设置用户标识符(set-user-identifier)、exec 允许运行程序、auto 开机时自动挂载、nouser 只有‘root’有权卸载、async 允许磁盘延迟存取(caching) 。

最后两个可选项是文件系统工具‘dumpe2fs’、‘fsck’用到的标志。

‘dump’域可设成‘1’(启用)和‘0’(禁用)。由于备份 ext2/ext3 文件系统的程序要用到‘dump’,因此文件系统为

ext2/ext3 的条目要设成‘1’,所有其他条目都为‘0’。

‘fsck’域可设成‘0’(不检查文件系统)、‘1’(先检查)、‘2’(检查)。所有非 Linux

文件系统、可移动的和网络介质、虚拟文件系统都要设成‘0’;由于根分区要先被挂载(接着检查),‘/’条目要设成‘1’;而所有其他不可移动的及 Linux

文件系统的本地介质都要设成‘2’。

可移动介质

可移动的数据存储体,比如光盘,需要不同的可选项(如果您没有用‘supermount’):

/dev/cdrom /mnt/cdrom auto

user,noauto,exec,ro 0 0

user

允许用户进行挂载、卸载,否则只有‘root’有此权利。请注意,这个可选项会关闭 exec ,您得在 user 可选项后指定 exec

,以使在用户可在挂载的介质中运行程序,这些和上例是一致的。noauto 指开机时不挂载该介质,一些可移动介质就需要这个可选项。

ro 挂载的介质“只读”(read-only) 。‘dump’、‘fsck’都被关闭了。

虽然光盘没有设成自动挂载,但由于‘/etc/fstab’中的这一条目,使得接下来的挂载变得很简单:放入光盘,然后输入:

mount /mnt/cdrom

‘mount’将在‘/etc/fstab’查找和这个载入点联系的那个条目,并采用列出的可选项,因此,这样您就可以省些输入。在

KDE 中,放入光盘后,您只要用鼠标点击那个光盘图标,就能自动运行‘mount’命令。

挂载后的光盘将锁住光驱,要弹出光盘的话,您得先卸载:umount

/mnt/cdrom 。

本地的固定非系统分区

MS-Windows 分区的条目看起来是什么样呢?假设是在第一块 IDE 硬盘的第二个分区,而且您想要自动挂载:

/dev/hda2 /mnt/win_d vfat umask=0,quiet 0

0

如果是 Windows NT 的 NTFS 分区,就要把‘vfat’换成‘ntfs’。请注意,目前在 Linux 下,只能对

NTFS 的文件系统读,而不能写。

‘umask’可选项将关闭权限监查,没有这项的话,就只有‘root’能存取该设备上的文件。当向这个介质移动文件时,由于无法设置权限,会显示恼人的出错信息,用‘quiet’就可以不显示这些无关紧要的信息。

如果 Windows

分区中的文件名看起来很奇怪,那您就得再添两个可选项:‘iocharset’和‘codepage’。默认下,‘mount’用‘iso8859-1’字符集和

codepage 437 。修改后,可以实现字符转换。man

charsets 列出了可用的字符集,将 codepage 设成 850

(codepage=850)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注:要显示简体中文的话,得添上 charsets=gb2312,codepage=936)

网络共享

通过‘fstab’也可以配置 NFS 和 SMB

的共享目录。由于涉及到的可选项很重要,并且需要了解一些协议的工作情况,您得先阅读 Samba

和 NFS

基本语法和本地介质相差不是很多。条目中的‘device file’换成了远程服务器(remote server)和共享目录(share):

remote_server:share local_mount_point

file_system options dump fsck

服务器‘domain.com’上的‘/share/nfs’目录如果是自动挂载到本地的‘/mnt/nfs’目录,并且是可读写的方式,那个条目基本上就类似于:

domain.com:/share/nfs /mnt/nfs nfs rw 0

0

对于 SMB 共享,您基本上只要用‘smbfs’替换‘nfs’。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NTFS文件系统中,每一个文件或目录都拥有一个MFT记录,MFT记录中记录了文件或目录的基本信息,对于普通文件来说,一般拥有文件序号,文件名,创建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属性,文件数据地址索引等基本文件信息,而一个目录除了拥有基本文件信息,还拥有其目录下的文件索引项信息,文件与其父目录之间通过该文件的MFT记录中的父目录信息和目录中的索引项来建立隶属关系,这两种信息唯一地确定了文件与父目录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可知,要在一个指定目录下生成一个文件,除了要创建目标文件本身的MFT记录,还需在其父目录的MFT记录或者其索引分配中建立目标文件的索引。在NTFS系统中,文件索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文件的索引采用了树型结构,这给NTFS系统带来了查找文件速度快的优点,但却给当索引结点增加或减少时,如何维护树的平衡带来了难题。在NTFS系统中,小目录的索引直接存放在目录本身MFT记录的90H属性中,而大目录的索引则需另外开辟新的索引分配区来存放相关的索引。原程序中只考虑了小目录的情况,即将文件的索引直接存放在90H属性中,并不考虑大目录的索引情况。除此之外,NTFS系统对于每一个文件操作都会写入日志文件中,以便一致性检查,但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尚未研究清楚,本程序中也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