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计算机课业压力,关于学习负担、学业负担及课业负担的一段解释

课业负担及减负

课业负担的界定:减负作为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热点的关键词,在许多文献中都会涉及到。然而如果仔细审阅,便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同研究中,减负的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迄今为止,在各类有关减负的研究文献中,经常会看到“学习负担”、“学业负担”、“课业负担”等相关概念,使人们对减负的具体含义范围的理解产生困惑;另外,在不同的或讨论学习负担或讨论课业负担的研究中,不论是调查现状,还是提出解决策略,都存在一些观点、见解重复的现象;也存在同一篇文章中时而对学业负担下定义,时而对学习负担分类,时而又讨论课业负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而且这种混搭现象不在少数,因此,对“课业负担”进行一个具体的界定,并将其与“学习负担”和“学业负担”辨析开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学习负担

肖建彬认为减负即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他首先阐释了“学习”和“负担”的本质,并将“学习负担”定义为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在对人类经验的吸纳、加工以认识、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其认定的目标、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体验,以及为此消耗的生命;体验是主观的,而消耗(生理、心理、时间)则是客观的。

(2)

学业负担

目前,也有许多研究都是以学业负担来界定的。刘合荣认为学业负担是指当代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承担的学习任务、履行的学生职责和由于学业、生存及发展竞争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同时也包括其所付出的身心发展代价。

此外,施铁如认为学业负担是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所引起的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我个人也认同学业负担与课业负担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但是我认为施铁如先生对于课业负担的概括似乎有些不全面。

(3) 课业负担

“课业负担”这个概念在教育词典、辞源和辞海等大型工具书中没有任何查询结果。课业负担的首次出现是在

1983年

12月

31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其中第五条规定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随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课业负担”的叫法便比较一致了。在界定课业负担时,要结合课业及负担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负担是“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属于一个主观概念;另一方面,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课业是学生进入课程并由课程所赋予他的活动及其连带的各种功课和学业,是一个客观概念。这样看来,课业负担这个词本身就兼具主观感受与客观负荷两方面。

​由此,学生的课业负担既要包括学生在课业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任务,也要包括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课业负担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在课业方面应达成的任务和因此承受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压力。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关于“学习负担”、“学业负担”、“课业负担”在学界相对一致认同的叫法及界定,基本上都是各说各辞。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便不难看出,很大一部分研究在阐释学生的负担时都关照了主观及客观两个方面层次的内容。

摘自《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的回溯与前瞻

——基于 1992-2012

年国内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综述 》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杜立娟​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