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预算的四个步骤_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技巧—经营计划与预算编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全面预算管理,包括其财务角度的定义、预期作用,如细化战略目标、落实绩效考核、合理分配资源等。介绍了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缺点,为企业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提供参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资料”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d049bad517909804d97138a17a48baee.png

相对规范的企业,每年的运营起点是经营计划与预算编制,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次年1月,也有的公司安排在财年的“第四季度”,比如1—3月。

之所以叫经营计划与预算,是因为这项工作实际包括两部分内容:明年公司打算做什么事情?这叫经营计划,更多是阐述思路的文字性描述;明年公司打算花费多少费用?这叫预算,更多是数据预测。但预算数据,实际上不仅包括费用,还有收入、利润、回款等。

人力资源计划与预算是子项目,通常叫三项计划预算,即:人头、薪资、培训。

作为人力资源总监,与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制定。参与经营,能够提前知道公司全局的经营信息。信息占有得多,尤其是重要信息,且能提前掌握,就会有更多话语权,也能够比一般人更理解老板及其他高层的意图,并能知道哪些事情是公司经营的重点。如果说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三项人力资源计划预算的编制,则人力资源总监就需要从公司的高度,了解经营计划与预算编制,更好地指导、推动三项人力资源计划预算的编制与实施。

afe8729e7d30babf2e6578b12b81d897.png

本文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制度组成、预算工作安排、某公司预算管理实施分析报告。

了解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的角度

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给出的定义是:全面预算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包括运营计划、预算两大方面。

定义中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运营计划,包括公司级、部门级;预算包括收入、费用、资本性支出、利润、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等子预算。

之所以称为“全面”,是因为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及主要人员,包括公司所有的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因为在很早以前,预算主要是财务部的事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