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资料”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相对规范的企业,每年的运营起点是经营计划与预算编制,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次年1月,也有的公司安排在财年的“第四季度”,比如1—3月。
之所以叫经营计划与预算,是因为这项工作实际包括两部分内容:明年公司打算做什么事情?这叫经营计划,更多是阐述思路的文字性描述;明年公司打算花费多少费用?这叫预算,更多是数据预测。但预算数据,实际上不仅包括费用,还有收入、利润、回款等。
人力资源计划与预算是子项目,通常叫三项计划预算,即:人头、薪资、培训。
作为人力资源总监,与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制定。参与经营,能够提前知道公司全局的经营信息。信息占有得多,尤其是重要信息,且能提前掌握,就会有更多话语权,也能够比一般人更理解老板及其他高层的意图,并能知道哪些事情是公司经营的重点。如果说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三项人力资源计划预算的编制,则人力资源总监就需要从公司的高度,了解经营计划与预算编制,更好地指导、推动三项人力资源计划预算的编制与实施。

本文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制度组成、预算工作安排、某公司预算管理实施分析报告。
了解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的角度
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给出的定义是:全面预算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包括运营计划、预算两大方面。
定义中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运营计划,包括公司级、部门级;预算包括收入、费用、资本性支出、利润、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等子预算。
之所以称为“全面”,是因为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及主要人员,包括公司所有的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因为在很早以前,预算主要是财务部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