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否将取代纸质书籍,平板电脑代替纸质教科书 利弊各几分?

近年来,平板电脑代替纸质教科书的工作在诸多城市都有推进,北京小学甚至划拨了300万元的资金,准备在今年完成纸质教材电子化。平板电脑代替纸质教科书的利弊如何呢?电子产品代替纸质教材,真的是与时俱进吗?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相关推荐:平板电脑代替教科书,您怎么看?

2ade19bbe1ddd89fc28f0678f698c6fb.png

争议一:平板电脑的使用,可有效减负

有人认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用,是为学生有效减负的一种方式。是的,平板电脑的确是可以代替孩子越来越重的书包,代替孩子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但是,减负最核心的不在于书包的重量,不在于课本的数量,在于作业量和考试标准,教学方式和方法。

只有作业量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区域内的升学考试的标准有效的回归课堂,并且老师的课堂教学高效高质量,这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肩负。用一个平板电脑就实现肩负的观念,实在是不敢苟同。

争议二:平板电脑的使用,可有效发散思维

有人认为,平板电脑的使用,可以对孩子的思维进行有效飞发散。因为电脑强大的索引,可以为孩子提供到更多相关联的产物和内容,让孩子由浅入深,发散到更多内容。

不错,强大的检索是平板电脑的一大优点,但是,谁说这不是缺点呢?这个检索会让孩子分散有效的注意力,忽略到根本的重点,并且,一点就有的相关结果,更是会让孩子忽略到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长此以往,强大的依赖性会让大脑越来越失去记忆的本能和思考的能动性。

争议三:平板电脑的使用,可与时俱进

不错的,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进入到电子时代,电子产品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时代的特征。更新速度快、内容全等是其非常显著的优点,但是,使用电子产品就可以与时俱进吗?就可以解决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吗?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本质上的“魂”的问题,是思维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历史遗留问题。单靠一个媒介,一个工具,这是很难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的过渡,实现与国外同步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的。

思考:丢了传统的进步,我们要不要

当下,提笔忘字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一代的普遍性问题。文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传承,针对这样的问题,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改革获得了非常多的拥护。

是啊,读书理应要学会写字。正如,读书需要书包,读书需要纸质教科书一样。平板电脑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我们的教育环境注定了只能将其视为一个学习工具,不能成为唯一的依托。

我们的教学,需要学生用眼睛去发现,脑筋去想,手去写,嘴巴去说。我们需要纸质的教科书来开发想象力,表达交流能力。丢了传统的教育,我们要不起。拾不起未来的教育,我们更是伤不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