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内核 区别,linux 2.4 和2.6 内核区别

随着Linux2.6的发布,由于2.6内核做了教的改动,各个设备的驱动程序在不同程度上要

进行改写。为了方便各位Linux爱好者我把自己整

理的这分文档share出来。该文当列举

了2.6内核同以前版本的绝大多数变化,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详细列出各个

函数的用

法。

特别声明:该文档中的内容来自http://lwn.net,该网也上也有各个函数的较为详细的

说明可供各位参考。如果需要该文档的

word版的朋友,请mail到weiriver@sohu.com索

取。

1、 使用新的入口

必须包含

module_init(your_init_func);

module_exit(your_exit_func);

版本:int init_module(void);

void cleanup_module(voi);

2.4中两种都可以用,对如后

面的入口函数不必要显示包含任何头文件。

2、 GPL

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

老版

本:MODULE_LICENSE("GPL");

3、 模块参数

必须显式包含

module_param(name,

type, perm);

module_param_named(name, value, type, perm);

参数定义

module_param_string(name,

string, len, perm);

module_param_array(name, type, num, perm);

老版

本:MODULE_PARM(variable,type);

MODULE_PARM_DESC(variable,type);

4、

模块别名

MODULE_ALIAS("alias-name");

这是新增的,在老版本中需在/etc/modules.conf配置,

现在在代码中就可以实现。

5、 模块计数

int try_module_get(&module);

module_put();

版本:MOD_INC_USE_COUNT 和 MOD_DEC_USE_COUNT

6、 符号导出

只有显示的导出符号才能被其他模块使

用,默认不导出所有的符号,不必使用EXPORT_NO

_SYMBOLS

老板本:默认导出所有的符号,除非使用

EXPORT_NO_SYMBOLS

7、 内核版本检查

需要在多个文件中包含时,不必定义

__NO_VERSION__

老版本:在多个文件中包含时,除在主文件外的其他文件中必须定义_

_NO_VERSION__,

防止版本重复定义。

8、 设备号

kdev_t被废除不可用,新的dev_t拓展到了32位,12位主设备号,20位次设备号。

unsigned

int iminor(struct inode *inode);

unsigned int imajor(struct inode

*inode);

老版本:8位主设备号,8位次设备号

int MAJOR(kdev_t dev);

int

MINOR(kdev_t dev);

9、 内存分配头文件变更

所有的内存分配函数包含在头文

件&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共计8个压缩包 本压缩包是:part01.rar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6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15187118/9787115187116 ·条形码:978711518711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附带品描述:附光盘一张 ·市场价格:49元 内容简介 Linux内核Linux操作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用于实现对硬件部件的编程控制和接口操作。《Linux2.6内核标准教程》深入、系统地讲解了 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对Linux内核的核心组件逐一进行深入讲解。 全书共8章,首先讲解Linux系统的引导过程;然后对Linux内核的3大核心模块——内存管理、进程管理、中断和异常处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时间度量、系统调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讲解了Linux内核中常见的同步机制,使读者掌握每处理器变量和RCU这两种新的 同步机制。 《Linux2.6内核标准教程》适合Linux内核爱好者、Linux驱动开发人员、Linux系统工程师参考使用,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深入学 习操作系统的参考书。 引用: 目录 第1章 Linux内核学习基础 1 1.1 为什么研究Linux内核 2 1.1.1 Linux的历史来源 2 1.1.2 Linux的发展现状 3 1.1.3 Linux的前景展望 3 1.2 选择什么版本进行研究 3 1.3 内核基本结构 4 1.3.1 内核在操作系统中的地位 4 1.3.2 Linux 2.6内核源代码目录树简介 5 1.3.3 Linux 2.6内核的新特性 8 1.4 如何阅读本书 9 1.4.1 内核探索工具 10 1.4.2 推荐阅读方法 12 第2章 引导过程分析 14 2.1 内核镜像的构建过程 15 2.1.1 编译内核的步骤及分析 15 2.1.2 内核镜像构建过程分析 16 2.2 系统引导过程分析 18 2.2.1 傀儡引导扇区 18 2.2.2 探测系统资源 21 2.2.3 解压内核镜像 35 2.2.4 进入保护模式 40 2.2.5 系统最终初始化 47 2.3 系统引导过程总结 47 第3章 内存管理 50 3.1 基础知识 51 3.1.1 存储器地址 51 3.1.2 分段机制 52 3.1.3 分页机制 59 3.2 内核页表的初始化过程 65 3.2.1 启用分页机制 65 3.2.2 构建内核页表 68 3.3 物理内存的描述方法 76 3.3.1 内存节点 77 3.3.2 内存区域 81 3.3.3 物理页框 85 3.4 物理内存的初始化过程 86 3.4.1 探测系统物理内存 87 3.4.2 初始化内存分配器 89 3.5 物理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101 3.5.1 伙伴分配算法 101 3.5.2 对象缓冲技术 103 3.6 内核地址空间 105 3.6.1 常规映射地址空间 105 3.6.2 固定映射地址空间 107 3.6.3 长久内核映射空间 109 3.6.4 临时内核映射空间 116 3.6.5 非连续映射地址空间 119 第4章 进程管理 128 4.1 进程与线程的概念 129 4.1.1 程序与进程 129 4.1.2 进程与线程 129 4.2 进程描述符 131 4.2.1 进程标识符 132 4.2.2 进程的状态 132 4.2.3 进程上下文 134 4.2.4 当前进程 139 4.3 进程的组织形式 143 4.3.1 进程标识符构成的哈希表 143 4.3.2 所有进程构成的双向链表 148 4.3.3 执行态进程组成的运行队列 149 4.3.4 阻塞态进程组成的等待队列 152 4.4 进程的创建过程 155 4.4.1 进程创建的接口函数 156 4.4.2 进程创建的处理过程 162 4.5 进程调度算法 177 4.5.1 进程的分类 178 4.5.2 进程优先级 178 4.5.3 时间片分配 181 4.5.4 进程调度时机 182 4.6 进程切换过程分析 183 4.6.1 选取合适进程 183 4.6.2 完成上下文切换 184 4.7 空闲进程的初始化 187 4.7.1 空闲进程的内核态栈 187 4.7.2 空闲进程的内存描述符 188 4.7.3 空闲进程的硬件上下文 190 4.7.4 空闲进程的任务状态段 190 第5章 中断和异常 192 5.1 基础知识 193 5.1.1 中断和异常的定义 193 5.1.2 中断和异常的分类 193 5.1.3 中断和异常的对比 194 5.2 处理机制 195 5.2.1 IA32架构下的处理机制 195 5.2.2 Linu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