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该压缩包包含了一系列VC++源代码文件,用于创建和管理图表控件。覆盖了图表控件的多个核心组件,如日期时间轴、XY系列、柱状图、线图、图例、散点图、曲面图及金融图表等。通过这些源码,开发者能够自定义图表的呈现效果,适用于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开发,特别适用于时间序列和金融数据处理。
1. VC++图表控件开发概述
1.1 开发背景与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表控件在数据可视化领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展示手段,还增强了用户对数据的理解与操作体验。对于VC++开发者而言,掌握图表控件的开发,意味着能够在应用中灵活运用丰富的视觉表达元素,以达到更好的用户交互效果和数据分析能力。
1.2 VC++图表控件的分类
VC++图表控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线形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面积图等。不同的图表控件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展示场景。例如,时间序列数据适合用线形图或折线图展示,而分类数据则多用柱状图或饼图表现。掌握这些图表控件的使用和开发,对开发者来说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软件质量的关键。
1.3 开发工具和环境
在VC++环境下开发图表控件,开发者通常会使用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框架或第三方图形库,如EasyX、AGG等。这些工具和库提供了丰富的API,用于绘制各种图表和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开发工具,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强大的图表应用。
1.4 开发流程与技术挑战
图表控件开发的流程通常从需求分析开始,接着是设计图表控件的数据结构、绘制算法以及用户交互方式。在实现阶段,开发者需要考虑如何高效地渲染图表,如何处理大数据量下的性能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用户自定义的特性。解决这些技术挑战,需要深厚的编程基础和对图形学的理解。
以上是第一章的内容概要,为读者呈现了VC++图表控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分类、所需工具及技术挑战,并为接下来各章节的深入探讨设定了基调。
2. 日期时间轴的实现与应用
2.1 日期时间轴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1.1 日期时间轴的定义
在软件应用中,日期时间轴是一个常用的功能组件,它允许用户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操作和分析。常见的日期时间轴有多种形式,比如在财务分析软件中查看股票价格变化的历史趋势,或者在项目管理软件中追踪项目进度。日期时间轴通常显示一系列有序的时间点或时间段,用户可以通过拖动、缩放等操作来观察特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变化。
日期时间轴的实现需要结合前端UI框架和后端数据处理技术,涉及数据绑定、事件处理、动画渲染等多个方面。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查看时间序列数据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与用户交互,例如选择特定时间范围以过滤或突出显示相关数据。
2.1.2 日期时间轴在图表中的作用
在图表中,日期时间轴是时间序列数据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图表提供了时间维度的参考,帮助用户理解数据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例如,在股票交易图表中,日期时间轴允许用户通过调整时间范围来查看不同时间段内的股价变动。
日期时间轴的功能不仅仅是显示时间点或时间段。它还提供了与数据绑定的动态交互,如点击某个日期点来显示该点的详细信息,或通过拖拽来动态选择时间范围。此外,日期时间轴还可以通过缩放级别来呈现不同粒度的时间数据,比如年、月、日、小时甚至分钟级别,从而使得数据分析更加灵活和精细。
2.2 日期时间轴的技术实现
2.2.1 关键技术与算法解析
日期时间轴的实现涉及多种关键技术,包括时间格式化、时间范围选择、用户交互处理等。其中,时间格式化是基础,需要根据用户的文化和习惯来显示时间,比如显示“MM/DD/YYYY”或“YYYY-MM-DD HH:MM”。时间范围选择需要支持从图表中选择特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点,而用户交互处理则需要响应用户的拖拽、缩放等动作。
在算法方面,实现日期时间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地渲染大量时间点而不影响性能。通常,这需要一个时间算法,它能够根据当前的缩放级别和视图窗口动态计算并渲染可见的时间点。为了优化性能,许多实现会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即预先计算和缓存一部分时间点的位置信息。
2.2.2 代码实现与调试技巧
下面的代码块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日期时间轴的实现,使用了HTML、CSS和JavaScript。首先,创建一个日期对象来表示当前时间,然后通过JavaScript中的 Date 对象方法来获取年、月、日等信息。接下来,使用CSS来定义时间轴的样式,并利用JavaScript来处理时间轴上的交互。
// 获取当前日期并格式化输出
function formatDate(date) {
const year = date.getFullYear();
const month = (1 + date.getMonth()).toString().padStart(2, '0'); // 月份是从0开始的,因此加1
const day = date.getDate().toString().padStart(2, '0');
return `${year}-${month}-${day}`;
}
const today = new Date();
console.log(formatDate(today)); // 输出格式化的日期,例如:2023-04-01
// 设置时间轴样式
const timelin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line');
timeline.style.width = '100%'; // 假设时间轴容器是一个ID为timeline的div元素
timeline.style.height = '50px';
// 通过JavaScript处理用户交互等逻辑
// ...
// CSS样式定义
#timeline {
border: 1px solid #000;
position: relative;
}
#timeline .date {
position: absolute;
cursor: pointer;
}
调试日期时间轴时,可以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来检查元素位置、大小和样式是否正确,确保时间点正确渲染。此外,可以使用控制台输出关键变量和对象来跟踪代码的执行流程和状态。对于复杂的交互,可能需要设置断点以逐步执行和检查函数调用情况。
2.3 日期时间轴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3.1 应用场景分析
在实际项目中,日期时间轴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金融领域,股票交易软件使用日期时间轴来追踪价格变动和交易量;在健康医疗领域,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日期时间轴来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在交通物流领域,运输管理系统利用日期时间轴来展示货物的运输路径和预计到达时间。
除了这些行业特定的应用,几乎所有需要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领域都能找到日期时间轴的使用案例。它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可视化方式,帮助用户直观地理解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3.2 案例演示与效果展示
下面是一个案例演示,展示如何在网页上使用日期时间轴。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一个开源的图表库来实现一个简单的日期时间轴。
假设我们使用Chart.js,首先需要引入相关的库文件,并定义一个HTML元素作为图表的容器:
<!-- 在HTML中定义一个图表容器 -->
<div>
<canvas id="datetimeAxisChart"></canvas>
</div>
接着,在JavaScript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基本的图表配置,使用Chart.js的日期时间轴特性来展示数据:
// JavaScript代码,初始化一个包含日期时间轴的图表
const ct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atetimeAxisChart').getContext('2d');
const datetimeAxisChart = new Chart(ctx, {
type: 'line', // 使用线性图表类型
data: {
labels: ['2023-01-01', '2023-01-02', '2023-01-03'], // 日期标签
datasets: [{
label: 'Example Data',
data: [10, 5, 15], // 数据集
borderColor: 'rgb(75, 192, 192)',
tension: 0.1
}]
},
options: {
scales: {
x: {
type: 'time',
time: {
unit: 'day' // 时间轴的粒度
}
},
y: {
beginAtZero: true
}
}
}
});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日期时间轴图表,其中时间轴展示了三个连续的日子,对应的数值数据以线性的方式展示。用户可以通过图表来观察这三个日子内的数值变化。这样的图表不仅有助于快速了解数据变化的趋势,也可以与用户交互,例如通过鼠标悬停来显示更多细节信息。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现代Web技术来实现一个基础的日期时间轴图表,这在很多实际的项目中都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起点和参考示例。
3. XY系列图表的深入解析
XY系列图表是数据可视化领域中用于展示变量间关系的图表类型,它在技术分析、科学计算以及工程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深入探讨XY图表的基本原理、技术实现细节以及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XY图表开发指南。
3.1 XY图表的基本原理与类型
3.1.1 XY图表的定义与分类
XY图表,又称散点图,主要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通过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点的集合来揭示变量间的关系模式,如趋势、周期性或者异常值。常见的XY图表分类包括基本散点图、气泡图、折线散点图以及高密度散点图等。
基本散点图是最简单的XY图表类型,仅用于显示数据点的位置,它通常用于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气泡图通过在散点图的基础上增加第三个维度——点的大小,用于表示额外的数据量级。折线散点图则是在散点图的基础上,将相同类别的数据点通过折线连接起来,以显示数据的趋势。高密度散点图通过特定算法处理来避免在大量数据点重叠时的视觉混乱,便于观察局部数据点的分布情况。
3.1.2 核心构成元素介绍
XY图表的核心构成元素包括坐标轴、数据点、图例以及标题等。坐标轴分为X轴和Y轴,分别代表不同的数据维度。数据点是图表中最基本的元素,它的位置由X轴和Y轴的值共同决定。图例提供图表信息,帮助用户理解不同数据系列的含义。标题则为图表提供简明的描述。
在XY图表中,坐标轴的设置十分关键。需要合理选择刻度间隔和范围,以清晰展现数据特点。数据点通常会通过不同的颜色、形状或大小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系列。此外,坐标轴的标签和图表的标题也是提升图表可读性的关键因素。
3.2 XY图表的技术实现细节
3.2.1 数据绑定与绘制流程
在VC++中,实现XY图表的绘制首先要进行数据绑定。数据绑定是将数据源与图表控件进行关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需要定义数据结构,使得图表控件能够从数据源中读取数据并正确显示。
绘制流程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初始化图表控件,并设置基本属性。 2. 定义数据源,包括数据点的X、Y值以及可能的系列名称或标识。 3. 将数据源与图表控件进行绑定。 4. 根据需要配置坐标轴属性,如范围、刻度、单位等。 5. 设置图表标题、图例以及坐标轴标签等额外元素。
下面是VC++实现XY图表的数据绑定和绘制的一个简单示例代码:
// 假设已经有一个CChart类用于处理图表控件
CChart chart;
// 初始化图表数据
vector<double> xValues = {1.0, 2.0, 3.0, 4.0};
vector<double> yValues = {1.2, 3.4, 2.2, 3.9};
// 绑定数据到图表控件
chart.bindData(xValues, yValues);
// 配置图表控件属性
chart.setTitle("XY Chart Example");
chart.setAxisLabels("X Axis", "Y Axis");
// 显示图表
chart.display();
在上面的示例中, bindData 方法负责将X和Y值绑定到图表控件,而 setTitle 和 setAxisLabels 方法用于设置图表的标题和坐标轴标签。
3.2.2 交互式特性与动画效果
现代图表控件不仅仅满足于静态的数据展示,还提供了丰富的交互式特性和动画效果以增强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悬停在数据点上来查看具体的数据值,或者点击不同的数据系列来显示或隐藏它们。
为了在VC++中实现这些特性,开发者需要对接口进行编程以响应用户的交互动作。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为图表控件添加数据点的悬停提示:
// 为图表添加悬停提示功能
chart.enableHoverTips(true);
// 定义悬停提示的回调函数
chart.setHoverTipsCallback([](const CChartPoint& point) {
// 格式化提示信息
std::string tips = "X: " + std::to_string(point.x) + ", Y: " + std::to_string(point.y);
return tips;
});
此外,动画效果可以增加图表的吸引力,例如在数据显示时加入渐变进入的动画,使得图表的呈现更加流畅和吸引眼球。在VC++中,可以使用定时器或者消息循环机制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3.3 XY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3.3.1 数据展示与趋势分析
XY图表在数据展示和趋势分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XY图表,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和模式。例如,在股市分析中,XY图表常被用来显示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的关系,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的买卖时机。在科学实验数据分析中,XY图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3.3.2 案例分析与实际效果
例如,假设我们需要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量与广告投入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收集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入到XY图表中,观察散点的分布情况。如果数据点沿着一条直线分布,则表明销售量与广告投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如果数据点呈现某种曲线分布,则可能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非线性关系。
下表是一个简化的销售量与广告投入数据示例:
| 月份 | 广告投入(万元) | 销售量(件) | |------|------------------|--------------| | 1 | 2 | 100 | | 2 | 3 | 150 | | 3 | 4 | 200 | | ... | ... | ... |
使用VC++实现的XY图表可能会如下图所示:
graph LR
A[ ] -->|销售量| B[ ]
A[ ] -->|广告投入| C[ ]
B -->|100| 1
B -->|150| 2
B -->|200| 3
C -->|2| 1
C -->|3| 2
C -->|4| 3
通过图表,可以直观看出随着广告投入的增加,销售量也随之增加,且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例如回归分析,可以定量地分析这种相关性,并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以上展示了XY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XY图表在数据可视化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对数据的直观展示和分析,XY图表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 柱状图与线图系列的实现与优化
柱状图与线图是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图表类型,它们在呈现数据对比和趋势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本章将详细介绍柱状图系列与线图系列的技术要点、核心实现策略以及优化与定制化的方法。
4.1 柱状图系列的技术要点
柱状图通过条形的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适合比较分类数据。本节将探讨柱状图的类型、特点以及数据对比与展示技巧。
4.1.1 柱状图的类型与特点
柱状图可以细分为普通柱状图、堆叠柱状图、百分比柱状图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 普通柱状图 :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大小比较。
- 堆叠柱状图 :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占比关系。
- 百分比柱状图 :强调各部分数据相对于总量的比例。
代码实现
以下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VC++进行柱状图的绘制:
// VC++ 柱状图绘制示例
// 使用 GDI+ 绘制基本柱状图
void DrawSimpleBarChart(HDC hdc, const RECT& rc, const double* data, int dataCount)
{
Graphics graphics(hdc);
SolidBrush blackBrush(Color(255, 0, 0, 0));
for (int i = 0; i < dataCount; ++i)
{
// 计算条形位置和高度
int x = rc.left + i * (rc.right - rc.left) / dataCount;
int y = rc.bottom - static_cast<int>(data[i] * (rc.bottom - rc.top));
int width = (rc.right - rc.left) / dataCount;
int height = rc.bottom - y;
// 绘制条形
graphics.FillRectangle(&blackBrush, x, y, width, height);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Graphics 对象,它是GDI+中的主要绘图对象。然后定义了一个 SolidBrush 对象用于绘制。通过遍历数据数组来确定每个柱体的位置和大小,最后调用 FillRectangle 函数绘制每个条形。
4.1.2 数据对比与展示技巧
为了有效地进行数据对比,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 合理选择柱体间距 :柱体间距太小会影响阅读,太大则浪费空间。
- 数据排序 :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可以帮助观众快速识别趋势和异常值。
- 突出显示重要数据 :通过颜色或样式区分来突出关键数据,增加可视效果。
代码逻辑分析
在实际开发中,数据的排序和高亮显示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逻辑处理。可以在绘制前对数据进行排序,并在绘制时应用不同的颜色或透明度。
4.2 线图系列的核心实现策略
线图常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或变量之间的连续变化,是趋势分析的重要工具。
4.2.1 线图的设计理念与功能
线图由点和线段组成,能够很好地展现数据序列的连续性和趋势变化。
代码实现
以下是使用VC++实现简单线图绘制的示例代码:
// VC++ 线图绘制示例
void DrawSimpleLineChart(HDC hdc, const RECT& rc, const double* data, int dataCount)
{
Graphics graphics(hdc);
Pen linePen(Color(255, 0, 0, 255), 2); // 红色,宽度2像素
REAL* xPoints = new REAL[dataCount];
REAL* yPoints = new REAL[dataCount];
for (int i = 0; i < dataCount; ++i)
{
xPoints[i] = rc.left + i * (rc.right - rc.left) / dataCount;
yPoints[i] = rc.bottom - static_cast<int>(data[i] * (rc.bottom - rc.top));
}
// 绘制线条
graphics.DrawLines(&linePen, xPoints, yPoints, dataCount);
delete[] xPoints;
delete[] yPoints;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 Pen 对象设置线条的颜色和宽度。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在设备坐标中的位置,并使用 DrawLines 方法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4.2.2 动态数据更新与线性插值
在实时数据监控系统中,线图需要实时更新数据点,并通过线性插值平滑地连接这些点。
实现逻辑
动态数据更新可通过定时器和事件驱动实现。当新数据到达时,更新图表中的数据点。线性插值则通过线性方程计算两个数据点间的中间点位置。
// VC++ 动态更新线图数据点和插值示例
void UpdateLineChartData(HDC hdc, const RECT& rc, double newData)
{
// 假设已有一个数据数组和对应的时间序列数组
double* data = nullptr;
double* times = nullptr;
int dataCount = 0;
// 添加新数据点到数组末尾
// ...
// 根据时间序列计算新数据点的绘制位置
int x = CalculateXPosition(times[dataCount - 1], rc);
int y = CalculateYPosition(newData, rc);
// 绘制新数据点
// ...
// 更新整个图表
// ...
}
在 UpdateLineChartData 函数中,我们添加新数据点到数据数组,并计算新点在图表中的位置。然后使用 CalculateXPosition 和 CalculateYPosition 函数(未给出具体实现)来获取绘制位置,并更新图表显示。
4.3 图表系列优化与定制化
图表的性能优化和定制化开发对于提供用户友好的数据可视化体验至关重要。
4.3.1 性能优化的关键点
优化可以降低内存消耗、提高图表的渲染速度和响应速度。
关键优化策略
- 数据压缩 :对大量数据进行压缩,降低绘图调用次数。
- 异步渲染 :在单独的线程中处理图表的绘制,避免阻塞主线程。
- 缓存机制 :使用缓存技术缓存重复使用的元素,减少绘图操作。
代码实践
异步渲染在C++中可以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例如使用 CreateThread 函数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绘制逻辑。
4.3.2 定制化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定制化可以满足特定用户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数据可视化体验。
定制化思路
- 用户交互扩展 :增加自定义工具如数据选择、标注、放大镜等。
- 图表样式定制 :允许用户选择图表样式、颜色主题、字体等。
- 数据处理定制 :实现特定的数据处理算法,如异常值处理、数据平滑等。
代码实现
实现自定义工具需要在事件处理程序中增加相应逻辑。例如,为鼠标滚轮事件添加缩放功能:
// VC++ 鼠标滚轮事件处理示例
void OnMouseWheel(HDC hdc, const RECT& rc, int wheelDelta, POINT cursorPos)
{
// 计算缩放比例
double scale = 1.0 + (wheelDelta > 0 ? 0.1 : -0.1);
// 应用缩放变换
//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根据鼠标滚轮的转动方向来决定放大或缩小,并应用到图表上。
通过上述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与优化柱状图与线图系列时,细节的处理和技巧的运用将极大地影响最终用户的数据可视化体验。随着技术的深入,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传达信息,提高图表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5. 图例配置与各类图表系列的实现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时,图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用户解读图表中各个元素的含义。图表系列则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满足各类数据展示的需求。本章将详细探讨图例配置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并深入了解散点图、曲面图、甘特图和烛形图等不同图表系列的实现技巧。
5.1 图例配置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图例是图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为图表中的线型、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提供了文字说明。用户通过图例能快速了解图表的含义和各数据系列之间的关系。
5.1.1 图例的作用与配置方法
图例的作用主要是对图表中的数据系列进行标识,以便用户能够区分不同的数据系列。在配置图例时,开发者需要考虑图例的位置、样式、对齐方式以及图例与图表的交互方式。
// 示例代码:在VC++图表控件中配置图例
void CChartCtrl::ConfigureLegend()
{
// 获取图例对象
CChartCtrl::Legend *pLegend = GetLegend();
if (!pLegend)
return;
// 设置图例位置和样式
pLegend->SetPosition(Legend::leftTop);
pLegend->SetStyle(Legend::box);
// 设置图例标题和字体
pLegend->SetName(_T("图例标题"));
pLegend->GetNameLabel()->SetFont(_T("Arial"), 12);
// 配置图例项
CChartCtrl::LegendItemArray &items = pLegend->GetItems();
for (int i = 0; i < items.GetCount(); ++i)
{
items[i].SetEnabled(true); // 启用图例项
items[i].SetText(_T("系列名称")); // 设置图例项文本
}
// 更新图例显示
Update();
}
5.1.2 代码级别实现图例的细节
在代码级别,图例的实现涉及到图表控件的API调用。通过上述示例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在VC++图表控件中配置图例的位置、样式、标题以及图例项的细节。每一项的配置都是为了增强图表的可读性和用户的交互体验。
5.2 散点图系列的实现与交互
散点图主要用于显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用于展示大量数据点的分布模式。
5.2.1 散点图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散点图通过显示数据点来揭示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在科学研究、市场分析等领域,散点图能直观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分析师观察数据间的相关性。
5.2.2 交互式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除了静态的展示功能,散点图的交互式设计让用户体验更加丰富。例如,悬停提示(Tooltip)功能可以让用户在鼠标悬停在数据点上时显示更多的信息。
// 示例代码:在VC++图表控件中实现散点图的悬停提示功能
void CChartCtrl::ConfigureScatterTooltip()
{
// 获取第一个系列对象
CChartCtrl::Series *pSeries = GetSeries(0);
if (!pSeries)
return;
// 配置悬停提示
pSeries->SetTooltipEnabled(true);
pSeries->GetTooltipLabel()->SetTextFormat(_T("%x, %y"));
pSeries->GetTooltipLabel()->SetFont(_T("Arial"), 10);
}
5.3 曲面图与甘特图系列的开发技巧
曲面图和甘特图是两种功能性强、专业性高的图表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项目管理的时间轴表示。
5.3.1 曲面图的3D渲染技术
曲面图通过三维坐标系中网格和颜色的变化展示数据变化趋势。在开发曲面图时,我们通常使用3D图形API进行渲染,以便创建出逼真的三维效果。
5.3.2 甘特图的时间管理与任务调度
甘特图主要用于项目管理,通过条形图显示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其关键在于如何准确表示任务的依赖关系和时间轴。
5.4 烛形图系列的高级应用
烛形图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图表,主要用于显示证券市场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
5.4.1 烛形图的市场分析价值
烛形图通过特有的图案表示价格波动,分析者可以从中读出市场趋势、支撑阻力等多种信息。
5.4.2 实时数据监控与可视化展示
在实时数据监控场景中,烛形图可以动态更新数据,并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价格变化,是金融分析师的首选工具。
通过以上内容,本章深入解析了图例配置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探讨了散点图、曲面图、甘特图和烛形图等图表系列的设计和应用。理解这些图表系列的实现技术,对于开发高质量的图表应用至关重要。
简介:该压缩包包含了一系列VC++源代码文件,用于创建和管理图表控件。覆盖了图表控件的多个核心组件,如日期时间轴、XY系列、柱状图、线图、图例、散点图、曲面图及金融图表等。通过这些源码,开发者能够自定义图表的呈现效果,适用于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开发,特别适用于时间序列和金融数据处理。
9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