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应力旋度 matlab,[张志伟]中尺度涡所诱发的Ekman Pumping & 中尺度涡的垂向结构...

(1) 相信每一位学过物理海洋学的人,都不会对Ekman Pumping感到陌生。大尺度风应力旋度所引发的Ekman Pumping 是世界大洋风生环流的驱动机制,因此Ekman Pumping这一概念对整个物理海洋学来讲十分的重要。

(2) 对中尺度涡大家亦不陌生。对海洋而言,它类似于大气中的“风暴”,是一种强烈而相对短暂的天气尺度海洋现象,空间尺度几十到几百公里,时间尺度几天到几百天。卫星高度计的问世,让人们对中尺度涡的表面特征有了很好的认识,气旋涡对应着低的海表面高度,反气旋涡对应着高的海表面高度。然而,由于高密度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至今为止,人们对中尺度涡的三维空间结构认识尚不清楚。准地转动力学可以较好地用于刻画中尺度涡过程。从准地转角度出发,人们认识到,气旋涡(反气旋涡)能够引起海水的辐散(辐合),从而引发upwelling (downwelling),使温跃层抬升(压低)。

(3) 基于准地转理论,有些人会简单得认为,气旋涡对应着上升流,反气旋涡对应着下降流。其实,这种对认识是不全面的,在不同的特定情况下,中尺度涡会呈现出不同的垂向结构。其中,在强风场的强迫下,就是一种特殊的情况。

(4) 由于岛屿或者火山链上的高山对风的阻挡作用,在岛屿的背风侧会产生很强的、细尺度的风应力旋度,如夏威夷岛的西侧、台湾岛的西南侧等。当已经存在的中尺度涡遇到这种细尺度的风应力旋度,其垂向结构便会受到影响。以正的风应力旋度和反气旋涡相互作用为例,正的风旋度会引发向上的Ekman Pumping,而反气旋涡本身对应着温跃层的下压。二者共同作用之下,很可能产生如下的垂向结构:温跃层下缘以深的等密线下凹、温跃层上缘以浅的密跃层上凸,温跃层深度上存在着下降流、在混合层里以上升流为主。

(5) 前文所述的细尺度的风应力旋度毕竟比较特殊,那均匀风场遇到中尺度涡能否改变中尺度涡的垂向结构呢?答案是能!这里所有的奥妙在于海表面风应力本身的定义。海表面风应力最原始的定义应为Cd*(Uw-Us)*|Uw-Us| ,其中Uw是海表面风速、Us是海面流速、Cd是拖曳系数。然而,由于通常情况下Us<

(6) 在风场的作用下,中尺度涡内部会出现上层和下层等密度面起伏方向相反的现象,这种特殊的结构近来已被观测证实。卫星海色计所观测到的海面叶绿素浓度,有时会在反气旋涡的中央出现高值,而在气旋涡的中央出现低值,这种与通常的认识相反的现象可能就是由以上所说的机制引起的。

(来源:http://www.joyocean.org/home.php ... do=blog&id=2174)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