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亟需一个WinTel联盟

从斯坦福大学开始在网络方面创业的公司有3个,分别是Nicira(后被 VMware 以10.5亿美元收购);另一个是Big Switch;再有一个便是Pica8。起初Nicira专注在应用的部分,Big Switch专注在控制器方面,而Pica8则在做Switch的部分,是交换机厂商中最早做SDN的团队。Pica8创始团队自2009年始便与“SDN之父”、斯坦福大学Nick McKeown教授的研究小组合作,专注于SDN技术的研发,潜心三年于2012年初推出第一款产品,主要专注在SDN和白牌机上。此外,Pica8还服务于Facebook开源的OCP项目,并在2015年的OCP大会上亮相。

在过去的25年里,除了网速越来越快网络技术(协议、功能、框架等方面)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当然,存储技术的进步也不多)。2008年的时候在手机市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软件和硬件分离、应用跟系统分离。这种变化在2009年蔓延到了网络设备市场,在摩尔定律作用下,Broadcom、Altera(后被Intel以170亿美元收购)、Marvell等商用芯片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软件性能升级的速度,软件和硬件的分离使得白牌机机市场骤然出现,白牌机不但让产品价格大幅降低,还催生了新的协议——也就是SDN技术的出现。硬件标准化之后大量应用不断涌现,其多样化对SDN客户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SDN也是笔者关注的重点,机缘巧合之下笔者与Pica8创始人之一的廖春毅有了一次交流,于是有了以下的内容。

一家没用销售团队的公司

InfoQ: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Pica8的团队,以及研发团队的占比情况?

廖春毅:全公司大概有70人,北京研发中心有40~50人、美国有25人左右。

海外研发团队侧重跟合作伙伴的沟通多一些,跟客户的接触多一些;很多标准化的工作也是有海外团队来负责和完成的。国内团队则更专注在产品研发上,相对来说更核心一些。

InfoQ:Pica8招聘技术人员的途径有哪些?比较注重哪些方面的素质?

廖春毅:目前仍以网络招聘为主;在招聘的时候比较看重基本的网络技术功底、以及对新技术的狂热。在过去的6个月我们团队增加了一半的人手,目前的目标是100人。

InfoQ:我看到Pica8领导团队里有Business Development的角色,也有Marketing的角色,这两者的区别与定位是什么?此外,为什么设有Product Management但是却没设销售的岗位?

廖春毅:首先我想说的是,Pica8的组织架构特别有湾区的风格,这与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有关。简单地说,我们设置了对内(合作伙伴)和对外(教育市场)两种角色。

目前白牌机市场十分复杂,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对内而言,因此Product Management做的主要是这部分工作。Marketing的作用是对外教育市场,主要是告诉客户什么是SDN、为什么需要SDN,现在的Marketing以美国为主,在国内并没有。

Business Development研究的是商业模式。具体说是研究到底该怎么卖产品,并不像大家一般理解的是对外的商务拓展,跟销售是有区别的,BD是研究的是卖什么、卖给谁、以及怎么卖,然后决定引入哪家销售合作即可。基于此,Pica8不需要销售人员。

研发没用长期规划只有短期路线

InfoQ:Pica8花了3年开发PicOS,直到2012年2月才推出第一款产品。能谈谈这3年研发过程中比较难忘的经历吗?

廖春毅:最开始,跟斯坦福合作的时候我们双方都不清楚要做什么,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是不是开发一个新的协议,也花了很多时间兼容二层和三层的网络。Pica8最初借了点钱运营了一个小团队,2011年底的时候钱花完了。这时我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卖公司、要么卖产品。我打电话给杜林(Pica8 VP、国内研发团队负责人)说,必须推出一款产品啦。可是杜林跟我说,产品还没有好。但是没有办法啊,于是在2012年初我们找了几个大客户,基本上是斯坦福出面买了第一批产品,公司才有钱周转继续运营了下去。

我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创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会走向哪里,也并不知道未来的产品会成为什么样子。

InfoQ:如果2011年底的Pica8不缺钱,你们的研发进程会不会继续下去?

廖春毅:最初的时候正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我们的研发才拖了3年——因为借来的钱你会省着花。债主不关心你怎么花,这样我们有时间、没压力才把东西做好了。你看很多做SDN的技术公司后来都没了,因为最初大家都不知道产品要做什么,做基础设施一定要有耐心。这跟做互联网不大一样,互联网讲求快速迭代。

2012年9月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融资,2014年第二次融资,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良好,因此资金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问题。

InfoQ:研发团队里产品经理与工程师的话语权怎么分配?怎么决定优先开发哪个新功能或者特性?

廖春毅:在Pica8里,这完全是产品经理说了算。PM要跟市场合作,要跟销售沟通,也要跟工程师沟通。PM是一个团队,做的是沟通、权衡、决断。沟通是对方面的,既要从销售人员那里听客户的声音,也要跟工程师沟通实现需求的细节,还要跟市场部门做好下一步的推广计划。当出现分歧的时候(蛮经常的),PM要做的就是权衡得失,作出决断。

InfoQ:研发过程中会有很多来自客户的需求,产品的研发规划通常是怎么做的?

廖春毅:我们的长远规划其实是一个愿景,而每一版的功能、每一次的迭代都是短期的——大概6个月的路线图。通常我们无法做全年的研发计划,因为市场的变化太快,比如2014年的时候大家都嚷着要SDN,2015年这个声音突然就变成了要白牌机。如果非要按照市场的变化来做规划,往往会拖垮开发团队。

InfoQ:您能说说自己最喜欢的Pica8产品的特性吗?

廖春毅:业界普遍认为,OpenStack的VM很好,存储还可以,但网络是痛点。在我看来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网络解决方案都有一个无法扩展的缺陷。比如以VMware为代表的一派,用虚拟机解决网络的问题,以思科为代表的一派,用硬件解决网络的问题——但都要买思科的。Pica8的网络系统加解决方案可以让白牌机解决扩展性、安全性和功能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跟国内的运营商合作,这个痛点的解决是Pica8最引以为傲的。

InfoQ:那您能否透露一下2016年的研发规划中,重点的目标或者说方向有哪些?

廖春毅:我觉得有三个大的目标吧。其中第一个部分是白牌机标准化,要让Pica8的OS可以跑在所有的白牌机上,兼容所有白牌机产品;第二是聚焦几个新的技术,SDN与传统网络的兼容;第三是要能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实现和实施。

InfoQ:您在谷歌的时候参与了OpenFlow的研发。目前OpenFlow协议成为SDN南向接口的通用标准之一,您能谈谈PicOS的南向接口的开发吗?

廖春毅:南向接口技术其实很多,比如VXLan也是。目前Pica8兼容了所有的南向接口,我们花了三年的功夫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做SDN的公司研发一年就把产品推向市场,但是不久公司就关门的原因之一吧。客户的场景是多样的,要兼容很多东西,只卖单一的技术产品不能解决多元和复杂的问题。Pica8用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使得芯片中最重要的功能都可以被客户开发利用,从而赢得了市场。

InfoQ:南向面对的是物理硬件,北向面对的是软件应用。统一的北向接口标准可以降低在不同控制器上开发应用的成本。PicOS在北向接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廖春毅:我个人觉得北向是个伪命题。做网络的公司首先假设客户会先买一个控制器,然后再决定在控制器上面做什么功能。但是现有的控制器都是基于开源的技术,没有一个商品化,为什么?北向接口没法闭源!

北向接口的复杂度太高了,并且北向接口又跟应用直接对接,应用会频繁访问这些接口,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它定义并封装成一个稳定的接口(做这件事会累死人),所以只能开源。这样一来控制器不会商品化而只能变成开源项目,开源项目商品化的典范是RedHat,大家看看RedHat做的事情就能明白过来了。

InfoQ:关于东西向接口的标准,目前在业界中还未得到重视,仅OPenNFV一个项目组在关注这个方向。您能谈谈这个话题吗?

廖春毅:自从视频应用出现后,网络流量南北与东西向的比例从1:10增长到1:100甚至更大。现在一个网络请求进来,会产生几何数量级的东西向流量。2012~2013年之后,东西向网络技术在BGP下面出现了P2P利用,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安全(云厂商多租户的隐私与信令风暴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唯一的结论是,东西向的流量会越来越重要。至于技术发展要看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SNS应用和视频应用的链路其实很不一样,所需要的网络技术也大为不同。

乱拳打死老师傅

InfoQ:主推NFV的厂商更愿意去做Controller,但硬件厂商并不愿意做白牌机。PicOS为什么选择从白牌机做起?

廖春毅:白牌机是趋势,硬件厂商是否愿意并不能改变这一方向。纵观个人PC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这个规律,康柏、微软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才站了起来。这里我想说一下“典范转移”的原理,过去的典范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了,新的典范将统治世界。仔细想想Wintel联盟的强大吧,大型机正是被这个联盟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里。

为什么Pica8要选择做白牌机?我常讲“打群架”的理论——乱拳打死老师傅。诺基亚是怎么倒下的?不是被苹果击倒的、也不是被谷歌打趴下的,而是被安卓联盟——摩托罗拉、三星、联想、HTC等等所有安卓阵营(乃至富士康、夏普等整个产业链)的人打败的。现在做网络的公司任何一个都无法跟思科竞争,即便是华为也不行,如果大家结成一个联盟会怎样?坦白讲,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做白牌机的利润还是很高的。

InfoQ:目前业界有各类开源SDN解决方案,如Calico、OpenDayLight、Neutron DVR、Dragonflow等。您怎么看这些技术?能简单说说Pica8跟现有的SDN解决方案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吗?

廖春毅:SDN的组成有三个部分,首先是盒子,其次是运行在盒子里的操作系统,最后是控制器——控制很多盒子,这样才能架构一个完整的SDN网络。Pica8不做控制器,只做OS,白牌机加上我们OS就变成了一个可用的盒子。从生态的角度来说,基于开源技术的控制器都是APP,就像苹果手机应用商店里的那样,而APP的开发周期和成本相对来说都较低,到时候会有成百上千的应用。

Pica8是跟安卓一样,我们会不断去寻找自己的联盟。最终的形态是,下面是硬件厂商,上面是应用,联盟里的伙伴越多对我们越有利。而这个联盟正是我们的目标和优势。

InfoQ:目前Pica8的主要市场在海外,您对国内市场怎么看?国内外市场有哪些差异?

廖春毅:国内市场的特点是潜力巨大,需求高。但目前Pica8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我们在国内没有品牌影响力,第二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在国内有待验证。

国内市场除了三大运营商和BAT等大互联网公司外,银行等金融企业也是主要客户。企业市场要认同我们的商业模式才可以。在我们看来,切入中国市场最快最好的方法是掌握技术,而不是拥有品牌。因为掌握品牌并不能做技术上的区分(比如华为和华三这样),因此我们在中国的策略是跟品牌商合作。比如华为,我有技术你有品牌,为什么不合作呢?Pica8这么小又不是系统商,华为、华三不会视Pica8为竞争对手,这样一来中兴、浪潮、联想等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这样我们的联盟和生态就构建出来了。

随着云计算SDN的发展,大的品牌商必然会切入网络市场,业务云化一定是有存储、有网络的。网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被人认可。之于我们的模式,这并不是谁的idear更优的问题,也不是能力的问题,最后是执行力的问题。

细说云计算

ID:CloudNote

640?wx_fmt=jpe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探讨云计算的一切,

有干货,也有闲聊。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要搭建一个SDN云池,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设计网络拓扑:首先,确定您的网络拓扑结构。这包括决定网络设备的部署位置、连接方式以及子网划分等。 2. 选择SDN控制器:选择适合您需求的SDN控制器。常见的SDN控制器包括OpenDaylight、ONOS、Floodlight等。根据您的需求和技术偏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SDN控制器。 3. 部署控制器:在云池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来部署SDN控制器,确保它可以与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进行通信。根据控制器的安装指南,进行相应的部署和配置。 4. 配置网络设备:将您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连接到SDN控制器。这可能需要将设备的固件升级以支持SDN协议(如OpenFlow),并将设备与控制器进行关联。 5. 开发应用程序:根据您的需求,开发自定义的SDN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各种网络功能,如流量监控、负载均衡、安全策略等。 6. 集成云平台:将您的SDN云池集成到云平台中,以便实现云资源的管理和分配。这可以通过开发云平台的API接口来实现。 7. 测试和优化:在搭建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优化,以确保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符合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搭建一个SDN云池需要一定的网络和编程知识,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果您是初学者,建议先学习SDN的基础知识,并参考SDN控制器和网络设备的文档来进行搭建。另外,可以考虑借助专业咨询或服务来帮助您完成部署和配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