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get()和item()函数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字典的两种关键操作:get()方法用于安全地获取字典中的值,以及items()方法用于有效遍历字典。get()方法允许用户在不引发错误的情况下检索字典中的值,同时提供默认值选项。items()方法则将字典的键值对转换为元组列表,便于迭代访问。

1.get()

当我们获取字典里的值的时候,一个是通过键值对,即dict['key'],另一个就是dict.get()方法。

例如:

>>> dict = {'a':'AA', 'b':'BB', 'c':'CC'}
>>> dict['a']
'AA'
>>> dict.get('a')
'AA'

get()方法语法:
dict.get(key, default=None)
key -- 字典中要查找的键。
default -- 如果指定键的值不存在时,返回该默认值。

例如:

>>> dict.get('d','error')
'error'

2.items()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使用items()方法遍历字典的例子,for...in这种是Python中最常用的遍历字典的方法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Python字典的遍历方法有好几种,其中一种是for...in,这个我就不说明,在Python了几乎随处都可见for...in。下面说的这种遍历方式是items()方法。

items()

items()方法把字典中每对key和value组成一个元组,并把这些元组放在列表中返回。

代码如下: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person={'name':'lizhong','age':'26','city':'BeiJing'}

for key,value in person.items():
    
    print('key=',key,'value=',value)


执行结果:

可见key接收了字典的key,value接收了字典的value值。
但如果只有一个参数接收呢?

代码如下: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person={'name':'lizhong','age':'26','city':'BeiJing'}

for x in person.items():

    print('x=',x)

执行结果

只有一个变量接收值的情况下,直接返回的是每一对key,value对应的元组

使用item()就有点类似于php里的foreach类似。都能把键=>值的方式遍历出来,如果纯使用for..in则只能取得每一对元素的key值

如代码:

代码如下: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person={'name':'lizhong','age':'26','city':'BeiJing','blog':'www.jb51.net'}

for x in person:

    print('x=',x)

执行结果:

 

评论 7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