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引用
迟到的相遇,恰逢其时
小时候的梦想是开一家小卖部,也许因为当时不敢把这个梦想写进作文卷吧,所以还留在脑子里。
翻开《20世纪少年》第一卷就看到男主「健次」在便利店里工作,背着小孩,搬着商品,跟我想象中可以在自己店里随便吃零食的画面很不一样。
我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就见过《20世纪少年》这套漫画,当时是在书店看的四合一,也就是盗版漫画了。这套漫画的封面和《龙珠》、《名侦探柯南》的画风不一样,在当时也属于比较另类了,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是翻过它的。但是当时看不懂,翻开,很快又合上了。
其实浦泽直树大部分作品都不是给小孩看的,我小时候看不懂、不喜欢看他的漫画自然也很合理了。写本文时我30岁,正是读浦泽直树作品的好年龄。
《20世纪少年》相比起《怪物MONSTER》来说少了一些“猫鼠游戏”的激情,甚至男主健次有一半时间都是离线状态,出镜率还没他侄女高。但对于一个90后来说,虽然不在日本长大,看到《20世纪少年》里的一些场景仍然能触发我的童年回忆。比如主角团小学放暑假的场景,那炙热的太阳,无所事事的到处闲逛,这些都和我小时候的环境很相似。当年虽然治安没今天这么好,但大人对小孩安全的意识也没这么高。我小学的时候也经常和好朋友无所事事到处乱逛,而且小时候还真的不怕热~
再比如小主角团在“公公婆婆”的士多店买零食的场景。谁小时候没在家附近的公公婆婆士多店买过零食呀?就算不是公公婆婆也应该有叔叔阿姨士多店。甚至还有小朋友偷偷拿大人的钱(现金)去买零食的。
预言成真,人性不朽
言归正传啦,讲回《20世纪少年》的剧情(我看的是港版,所以角色名字都是港译的名字)。剧情设定非常简单:一群孩子脑洞大开,编写了一本《预言书》,描绘未来世界将遭遇灾难,以及他们英勇拯救世界的情节。多年后,早已将这本书遗忘的他们,惊讶地发现世界竟然真的按照《预言书》的内容一步步走向毁灭。
和大多数作品一样,《20世纪少年》也有鲜明的正反派对立,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反派并非被英雄击败,而是因内部瓦解而自灭,甚至让我觉得就算正派什么都不做解决也是一样😂
在《知日》的采访中,浦泽直树这样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是过了100年、200年之后都能读的作品。”
在经历完😷后再读这部作品,不禁感叹浦泽直树对人性极为深刻的洞察。作品中描绘的E喵、城市封🔒、人员隔离,以及对社会各阶层心理的细腻刻画,都精准得令人不寒而栗。
健次那句“如果有生命危险,就去逃命吧”,完美诠释了“逃避可耻,但有用”。青春期的我如果读到这里一定会嗤之以鼻,嘲笑他乐色!丢人!真是太没用了!可年过三十,再回看这句话,才真正体会到:当生命中出现了比梦想更重要的人时,懂得保全自己、努力活下去,才是最坚韧的勇敢。
这两种对比其实在漫画里也有体现出来。这种心态的转变,在主角团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成年后的健次不再是热血少年,成了做事不合常理的“傻大叔”;雪路变得谨慎保守;吉常凡事为大局着想,却也显得瞻前顾后。反倒是他们的下一代——迦南,年少气盛,行动力十足,像极了曾经的他们,却也难免冲动偏激。
反派的肖像:被童年阴影吞噬的人
浦泽直树在塑造反派上倾注了惊人的心血,他们的恶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童年扭曲心态的延伸。
反派这边有:服部、胜间田、山根、佐田清(后面弃暗投明了)。
真正懂特异功能(超能力)的我觉得有2个人,一个是能把勺子变弯的服部,另一个是掌握障眼法的胜间田。
服部:“渴望被认可”的野心家
服部的“特异功能”更像一个标签,用来证明他的与众不同,却并未在关键时刻发挥实质作用。
他就像班级里那个要强又嫉妒的同学,渴望成为焦点,却总被健次抢走风头。他与佐田清伪造的“万博日记”,本是博取关注的工具,却因“上吊坡”事件无人问津。巨大的失落下,他潜入秘密基地,偷走并改写了《预言之书》,将童年的不甘与愤世嫉俗,变成了日后毁灭世界的蓝图。
胜间田:“不存在”的复仇者
胜间田是童年里“影子”般的存在,甚至被传言早已死去。他毫无存在感,常年戴着面具,以至于没人记得他的长相。但却因为健次在杂货铺偷拿中奖徽章被误会,无辜牵连,让他彻底被群体抛弃,成了“那个已经死了的小孩”。漫画里他望着镜子,却只看到一个无脸人,这种“不存在”的恐惧,最终催生出最诡异的复仇。他所谓的“超能力”,或许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眼法:你见过他,却记不住他,或者把他错当成别人。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被忽视、被遗忘的悲剧。
服部的死甚至是胜间田一手策划的。
佐田清:在阴影中寻找光
其实我还挺喜欢佐田清的,虽然他的戏份不多,浦泽直树对他的刻画也没其他角色那么详细。在前期我确实对他无感,直至“面积大王”这一章节,他在下水道里为一群失去父母的孩子制作面具,与他们相依为命。那个在黑暗中守护着微光的形象,瞬间击中了我。他代表了那些走在歧路,却最终选择回归人性温暖的可能。
山根:细菌专家
至于作为细菌专家的山根,他的动机确实是书中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之一。他为何甘心为“朋友”卖命,又为何最终选择背叛与射杀?我读不懂~
是健次,也是浦泽直树
读完《20世纪少年》,再结合浦泽直树的采访,我愈发觉得,这部作品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他热爱摇滚,健次也背着吉他;他童年也曾内向,与镜中的自己做朋友;他也在成长中被否定,从而生出反抗精神。
这些特质,被他投射到了书中的不同人物身上:健次的热血与责任,服部的野心与嫉妒,胜间田的孤独与虚无。
幸运的是,浦泽直树最终战胜了内心的阴影。他没有选择服部或胜间田的路,他选择了健次的路——用一把吉他和一颗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去对抗整个世界的荒诞与疯狂。而我们这些读者,也在他的故事里,重温了自己的童年,看清了成长的代价,并最终选择相信希望。
以上就是我读完《20世纪少年》的感想,有如果你也有感想可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就像小时候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