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课程论坛-同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论坛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李湘梅 黄荣宝 龚沛曾 杨志强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lixiangmei@tongji.edu.cn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然后总结了课
程实践方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重点介绍了实验创新和作品创新的方法。实
践表明,通过平时的各种创新实践,结合多媒体大作品的制作以及参加各级竞赛,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能力。
1 课程基本情况
1.1 课程目标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选修
课程之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能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日常生活中,创作出有特色的多媒体
作品。
1.2 教学安排
课程总学时数为 51,一共 17 个教学周,周学时为 3,其中课堂教学每周 2
学时,上机实验每周 1+1 学时(即要求老师每周至少辅导 1 学时)。课堂教学是
在多媒体教室采用大屏幕投影方式进行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幻灯片
演示进行讲解,实践部分则结合各种案例演示进行操作示范并强调操作要点。上
机实验要求学生首先要完成与课堂教学进度相对应的 13 个实验,期中独自制作
完成一个1分钟左右的视频或Flash动画,期末则可以多人(不多于4人)合作
完成一个多媒体大作品。
1.3 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笔试加作品答辩,各占总评成绩的40%,其中笔试
包括选择题、填充题和简答题,内容涵盖所有章节和实验,主要是综合考核学生
对多媒体基础知识和各多媒体软件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多媒体大作品的成绩则
通过学生的答辩讲解,一般由两个老师给出一个等级分(如ABCDE五个等级,或
者还可以把 A 细分为 A+,A,A-等),期中考核要求每个学生独自制作完成一个 1
分钟左右的视频或Flash动画,占总评成绩的15%,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
这样基本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平时学习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2 课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面向的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以在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偏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每一章都配有与课堂内容相对应的实
验内容,学生通过平时的实验操作基本就能够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消化与吸
收,实验内容的安排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基础与验证型的实验到综合与设计
1
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论坛
型的实验,再到研究与创新型的实验,要求学生不但能够学会多媒体软件的基本
操作,还能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或兴趣爱好等创作
出一些有意义的多媒体作品,如设计一个有特色的手写签名或课程图案标志、设
计三维的玩偶形象等,通过平时的实验训练达到可以熟练运用每一个多媒体软件
的目的。
2.1 课程实践
学生如果仅仅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完成课外实验,还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的培
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独立或多人合作完成一
个多媒体大作品,多媒体大作品要求是一部 3 到 5 分钟的视频或动画短片,能够
比较完整而形象地表达一个主题,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艺术性或实用性。
2.1.1 多媒体大作品的要求
(1)选题
作品主题必须健康向上,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选题。
(2 )合作方式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合作人数不超过 4 人,采取自由组合方
式。但是合作的人数越多,对作品的要求也越高,所以合作的同学之间必须进行
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3 )软件要求
原则上不限定作品所使用的多媒体软件,因为学时数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介
绍所有多媒体软件,鼓励同学自学一些实用的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如用
SketchUp 建模、用 SwiSHmax 做字幕、用 After 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