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
二○○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代码:[ 424 ] 报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考生注意: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答在试题上无效。
第 1 页 共 5 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总分
分数
10
9
7
24
25
28
7
10
30
150分
答题注意事项:数据结构的答案必须写在计算机原理答案的前面。
Ⅰ.数据结构(含高级语言)部分(75分)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用下标从 0 开始的n个元素的数组实现循环队列时,为实现下标变量m加 1 后,m仍在数组 有效下标范围内,则m= ① 。
2.若二元树的一个叶结点是某子树的中根遍历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则它必然是该子树的后 根遍历序列中的 ② 个结点。
3.对具有 17 个元素有序表A[1...17]作折半查找,在查找其元素值等于A[8]的元素时,被比 较的元素下标依次是 ③ 。
4.快速分类的最大和最小递归深度分别是 ④ 和 ⑤ 。
5.外部分类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⑥ 阶段和 ⑦ 阶段。
6.已知下面这些字母在某字典中A出现的概率为 0.08,B出现的概率为 0.04,I出现的概率为
0.15,C出现的概率是 0.20,E出现的概率是 0.12,F出现的概率是 0.16,R出现的概率是
0.15,K出现的概率是 0.10,若采用霍夫曼(Huffman)编码,则E的编码是 ⑧ (要求 概率小的作为左分支)。
7.索引文件在存储器上分两个区,分别为 ⑨ 和 ⑩ 。 二、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9 分)
1.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中缀形式为 a-(b+c/d)*e,其后缀形式为( ① )。
A. -a+b*c/dB. -a+b*cd/eC. -+*abc/deD. abcd/+e*-
2.在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时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 数据依次写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打印,该缓冲区是一个( ② )结构。 A. 栈 B. 队列 C. 线性表 D. 以上都不是
3.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 e1,e2,e3,e4,e5 和 e6 依次通过栈,一个元素 出栈后即进入队列 Q,若 6 个元素出队的序列是 e2,e4,e3,e6,e5,e1,则栈 S 的容量 至少应该是( ③ )。
A. 6B. 4C. 3
4.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④ )。
A. 关键活动不按期完成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
B. 任何一个关键活动提前完成,将使整个工程提前完成。
C. 某些关键活动若提前完成,则整个工程提前完成。
D. 所有关键活动都提前完成,则整个工程将提前完成。
第 2 页 共 5 页
5.若需在 O(n ㏒ n)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分类,且要求分类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分类方法是:
( ⑤ )
A. 快速分类 B. 堆分类 C. 归并分类 D. 插入分类
6.就分类算法所用的辅助空间而言,堆分类,快速分类和归并分类的关系是( ⑥ )。
A. 堆分类<快速分类<归并分类 B. 堆分类<归并分类<快速分类
C. 堆分类>归并分类>快速分类 D. 堆分类>快速分类>归并分类
7.将两个具有 n 个整数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⑦ )
A. n B. 2n-1 C. 2n D. n-
8.快速分类在( ⑧ )的情况下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A. 待分类的数据量太大 B. 待分类的数据相同值过多
C. 待分类的数据已基本有序 D. 待分类的数据值差过大
9.倒排文件的主要优点为( ⑨ )。
A. 便于进行文件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B. 便于节省空间
C. 便于进行文件合并操作D. 能大大提高基于非关键字的检索速度 三、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画“√”;否则,画“×”(每题 1 分,共 7 分)
1.就平均查找长度而言,分块查找最小,折半查找次之,顺序查找最大。 ( ① )
2.外部分类的 K 路平衡归并,采用选择树法时,归并效率与 K 有关。 ( ② )
3.对于 n 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分类,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性为 O(n2)。 ( ③ )
4.倒排文件与多重表文件的次关键字索引结构不同。( ④ )
5.树的父链表示法其实就是用数组表示树的存储结构。( ⑤ )
6.在 n 个结点的无向图中,若边数>n-1,则该图必是连通图。( ⑥ )
7.若一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中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 0,则该图的拓扑有序序列一定存在。
( ⑦ )
四、简答(每题 8 分,共 2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