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 如何检验数据报的完整性?_【如何写论文系列之 SPSS数据分析】配对样本 t 检验...

4b5ae49a1bd1d7a9daf98ac54d3df36a.png

我们已经知道,为了检验不同群体的某个特征差异,可以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然而如果遇到同一个体进行前后两次测试呢,我们是否可以把前测和后测的数据作为两个群体,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来检验两者的差异性呢?

答案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同一个样本实施测试前后的差异,前测和后测由于都是在同一个样本上采集数据,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相关,如果忽略这种相关性就会浪费一定的统计信息,我们必须寻找其他的统计方法检验其差异性。而这就是配对样本 t 检验。

什么是配对样本 t 检验

配对样本 t 检验是对用于检验 配对设计实验中成对定量数据是否存在差异性的统计方法。

那么什么是配对设计实验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1. 同一对象处理前后的数据,例如判断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前、后学生成绩是否存在差异性
  2. 同一对象两个部位的数据,例如判断静脉采血与末梢神经采血化验指标是否存在差异
  3. 同一样品两种方法检验的结果,例如判断传统化验手段与新型化验手段是否存在差异
  4. 配对的两个对象分别接受进行两种处理后的数据,例如判断病人使用两种不同降压药对于血压的控制是否存在差异
我们如何理解成对数据呢?
“对”,是把两个 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的意思,配对样本 t 检验关注“ 相关”,即 比较的成对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联系性

第1 项实验的目的是推断其处理(干预)有无作用,剩下的三项实验的目的是推断两种处理的结果有无差别。

自变量:定类数据
因变量:定量数据

什么情况下使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在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配对使用的四种设计方法,在对配对实验进行统计推断时就会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同时还应满足因变量为定量数据。

  1. 同一对象处理前后的定量数据
  2. 同一对象两个部位的定量数据
  3. 同一样品两种方法检验的定量结果
  4. 配对的两个对象分别接受进行两种处理后的定量数据

案例

研究问题与数据

某老师了解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希望研究翻转课堂是否能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于是进行了一项教学实验,选择某年级某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期初进行学习成绩测试,获得学生的前测成绩,进而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学期末进行后测,获得后测成绩。收集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分析。

收集到的数据如下:

5e6d22a169b2a71920bf2b921b1d423e.gif

SPSS 数据分析

SPSS 分析配对样本 t 检验分析中要求前测、后测的配对数据为不同列,所以我们不像独立样本 t 检验需要做预处理,直接导入 SPSS 分析即可。

导入数据

我们导入 Excel 中的数据:文件-导入数据-Excel,打开读取 Excel 文件对话框,导入数据。

配对样本 t 检验

导入数据后,我们在分析-比较均值-成对样本 t 检验中打开配对样本 t检验对话框,将前测数据(学期初成绩)选入配对 1 的变量 1 中,后测数据(学期末成绩)选入变量 2 中。我们从成对样本 t 检验中可以发现,配对样本 t 建议可以同时检验多对配对变量,如需检验多对数据,把相应数据选择进相应变量即可。

配对样本 t 检验和成对样本 t 检验是同样的含义,只是软件翻译不同而已。

fbf59f0d8366bf852bea56857bc0664c.png

72b66f486de5a8150f4b08c007747661.png

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怎么看?

结果解读

我们得到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如下,第一个表统计了配对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数据,第二个表统计了配对样本的相关性,第三个表则展示了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为了解读配对变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关注显著性()双尾)的结果。

通过显著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性。
显著性<0.01,则两变量在0.01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
0.01<显著性<0.05,则两变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
显著性>0.05,则两变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下不呈现差异。

8d13f2e9215c15e4d45942aa17883a0c.png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配对样本 t 检验在结果解读上要比对立样本 t 检验简单的多。其实利用 SPSS 进行数据分析远没有想象中的难,我们只需要学会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SPSS 操作过程和结果解读就大功告成。

很多人对于数理统计的认识都局限于难度高、需要较好的数学功底、需要专业的学习,其实不然。数理统计的原理是建立在数学之上的,但是随着相应统计工具的发展(如 SPSS、SAS 等),我们在没有知晓详细的原理前,就可以借助工具将统计方法实现,得到分析结果,而我们只需要能解读结果就可以实现统计的应用了。

都说学习是一个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情况在逐步改观。例如,我们使用手机中的 APP,我们既不需要了解手机的硬件制造过程,也不需要知晓 APP 是用何种计算机语言编写出来的,我们只需要与 APP 的界面“打交道”(交互),借助 APP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关注 APP 如何使用即可,不在需要关注其他底层的环节。这种情况会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会愈显突出。

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在当前十分普遍,也十分必要。如果你不是励志成为一名摄影师,为了拍一张好看的照片不需要去学习如何使用单反,而只需要用傻瓜相机就好了;如果你不想当设计师,就不用为了修图而学习 PS(Photoshop),使用手机 APP 的美图功能就可以了。这样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专注于我们的主业,聚焦于一个方向。

当然,对于数据分析来说,有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会让你更清晰的了解其背后的原理,我在先前为了让大家觉得统计简单、统计好学,故意省略了原理部分。当我们把这些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SPSS 操作及结果解读学会之后,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再翻回头看看 SPSS 结果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样的,那时候你将会用俯视的视角看数据分析,别有一番天地。

怎么把研究结果写到论文里?

结论撰写: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习成绩上在 0.01 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

我们可以在论文中配以图表和文字描述分析结果:

研究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判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后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翻转课堂后与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学生成绩在 0.01 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差异,进一步比较其均值发现,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详见表 1。
表 1 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后学生成绩配对样本 t检验

efb797d566e8c725623629e47e85f2a2.png

论文案例

我们选取如下论文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谢幼如,盛创新,杨晓彤,伍文燕.网络学习空间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34-40.

本研究以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于行动研究的干预(见实验处理:应用PLS提升大学生E-LSE教学行动),采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作为数据,利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分析自我效能感提升情况,具体研究详见论文中的阐述。

1e458007065462376a9c3dbd7c5c787c.png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