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若望洗礼堂是佛罗伦萨城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洗礼堂有东、北、南三个门,西侧凸出部分是封闭的,内部是祭坛。这三座门都是带有浮雕的青铜门,而洗礼堂也因这三座青铜门而更加闻名。北门是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耗时21年制作。


要复制的就是这个大门。也许是出于要保护原作,教堂决定进行复制。复制工作是由Frilli画廊(建于1860年佛罗伦萨雕塑艺术工作室)完成。看看以下数据,就可想像项目的巨大与挑战了:
用6个月的时间学习吉贝尔蒂的杰作和他建造北门的方法;
15人全职4年4万小时的固定工作;
门上28块面板每一块都需要350小时的雕刻;
耗费1吨硅胶;
400公斤的蜡;
3.5吨青铜;
15吨耐火材料;
15万千瓦电力;
50000立方米的气体用来点燃熔炉;
250000张拍摄照片;
捐赠协会为28个面板的每一块捐赠了15万欧元。
整个复制过程非常有参考价值
复制过程大体如下:

先使用3D扫描仪对大门进行细致扫描,并完善三维数据


依据扫描数据,使用粉末3D打印机打印出雕塑

将分块打印的部分进行粘合


硅胶开模后,使用黑色铸造蜡进行翻制

比对原始作品照片,在蜡模上手工修复细节
(注释:扫描和打印方式选择错误造成的细节损失,也许是受当时条件所限。)


修复后和原始蜡模的细节对比

切掉不好修缮的头部,修复后再用蜡粘合上去

失蜡法铸造成青铜

手工抛光

用凿子在表面小心制作细节

制作文字

将制作好的边框安装到大门龙骨上



手工细致打磨和热着色


最后新旧大门对比。西方人修复大多是修旧如新。东方人更多的是修旧如旧。复制的新大门已经换掉了旧门,安装上去了。(真想化妆成收废品的,去把旧大门当废铜收了(◕ᴗ◕✿))
不过我也看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团队选择的数字化的制作工具不对!导致扫描和打印精度不够!扫描和打印设备选择的可能有误,雕塑的眼睛和头发丝都没了!为什么没选择高精度的红蜡打印?红蜡打印完全可以做到那些小细节的无损打印!他们当时真该给我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实力装X(* ̄3 ̄)o )当然,有可能是受到当时条件限制所致。
洛伦佐·吉贝尔蒂小传
(文字内容摘自于维基百科)

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1378年-1455年12月1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塑家。吉贝尔蒂出生在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是Bartoluccio吉贝尔蒂,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和金匠,训练他的儿子在黄金贸易中。后来洛伦佐·吉贝尔蒂前往Bartoluccio de Michele的作坊工作,在伯鲁乃列斯基也在那里接受培训。当1400年黑死病袭击佛罗伦萨时,吉贝尔蒂移居罗马涅(Romagna),在那里协助完成了卡罗马拉泰斯塔(Carlo I Malatesta)城堡的壁画。
吉贝尔蒂首次出名是在1401年击败伯鲁乃列斯基,赢得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第一套青铜大门的竞赛。最初的计划是描绘旧约奉献以撒的情景,但是后来改为描绘新约的情景。为了完成这一委托,他设立了一个大型作坊,许多艺术家在其中培训,包括多那太罗、马佐利诺、米开罗佐、保罗·乌切洛和安东尼奥·波拉尤奥罗。吉贝尔蒂重新发明了青铜的脱蜡铸造(古罗马人曾经使用)。这使得他的作坊对于年轻的艺术家特别亲密。
当他的第一套28块面板完成时,吉贝尔蒂又得到委托在教堂门口完成第二套,这一次的场景来自旧约,他没有再创作28块面板,而是改为完全不同风格的10个矩形场景。它们更为自然,运用透视,也更为理想化。米开朗基罗称为这些场面为“天堂之门”。“天堂之门”被公认是人文主义的纪念碑。






后来他受命完成佛罗伦萨圣弥额尔教堂壁龛内的几尊镀金铜像,包括施洗约翰(羊毛商人行会)、马太(银行公会)和司提反(羊毛制造商行会)。
他还是古典文物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积极参与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未完成的《述评》(Commentarii)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宝贵的文献资料,也包含了第一部艺术家的自传。这部著作成为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重要的参考文献。吉贝尔蒂在佛罗伦萨去世,享年77岁。
奥古斯特·罗丹的地狱之门受到“天堂之门 ”的启发。

武汉中天云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 SLA工业级3D打印机、FDM3D打印机、陶瓷泥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3D扫描仪,并提供3D打印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最早致力于3D产品设计、3D打印模型服务、3D扫描应用、服务一体的团队,成立至今,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应用于:牙科、珠宝、动漫、艺术品、工业产品设计、教育、消费电子、建筑、玩具及模型等领域,完美解决了设计难、设计慢、周期性长、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联系人:张经理
手机:137-2017-9121
邮箱:33025477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