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的个数来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_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课件,公开课视频...

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案及教学设计说明

【学习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1、例2。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测量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经历用不同图形做面积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并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

3.感受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培养度量意识,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学助手”课件;学习单;学具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贴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涂色游戏,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中国地图,生介绍自己家乡并涂色表示大小。

2.师出示新疆、海南、台湾等面积相差较大的地方

3.引出课题:中国省份有的大,有的小,涂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些省份的面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创设“在中国地图上涂色”的情景,利用教学助手的批注涂色

功能,让学生在涂色活动中积累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感性认知,既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为认识面积做铺垫】

二、观察体验,认识面积

(一)师:关于面积,你想了解什么呢?

预设:

生1:什么是面积?

生2:什么样的图形有面积?

生3:怎样测量面积?

生4: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

(二)找一找,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摸一摸,认识面:寻找生活中书本、黑板等物体的面,并摸一摸体会面的大小。

2.比一比,知大小:比较找到的物体的面的大小,并寻找比课桌面大和比课桌面小的面。

3.说一说,明概念:

师介绍:书本封面的大小就是书本封面的面积

生照样说黑版面、课桌面、椅子面、茶叶罐底面等的面积

4.同桌交流

5.师生总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充分经历想一想、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三)画一画,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师设疑:物体的表面有面积,图形是不是也有面积呢?

2.师出示五角星,涂色区别其周长和面积。

3.师画一个角,生判断是否有面积。

4.观看演示视频,理解为什么不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5.生上台画一画,让图形封闭,并涂色表示面积。

6.师生总结: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7.生概括面积的定义:

物体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对物体表面面积的认识迁移到平面图形中来,教师适时结合教学助手的直观演示,很好地呈现这一动态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面积概念。】

三、合作探究,比较面积

(一)看一看,感知面积大小

1.比较前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引出观察法

2.应用观察法,快速判断三组面积差别较大的图形面积大小

3.师小结:面积相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来。

(二)叠一叠,估计面积大小

1.课件出示长7.5cm,宽3cm的1号图形和长6cm,宽4.5cm的2号图形。

2.师:能不能一眼比较出来面积大小?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预设:

生1:1号图形面积比较大

生2:2号图形面积比较大

生3: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

3.四人小组讨论,有何判断方法?

4.生演示重叠法

预设:

生利用二次重叠,估计出来2号图形面积较大

(三)量一量,测量面积大小

1.同桌合作:利用学具(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通过拼一拼、贴一贴等方式,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

2.师巡视,利用手机拍照收集学生的方法。

预设:

生1:用不同图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无法比较

生2:用圆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3:用三角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4:用正方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3.汇报交流

4.回顾优化

(1)四人小组讨论:选用哪种图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

(2)师生总结:虽然利用圆形或者三角形都能比较出来两个图形面积大小,但是有空隙,会有误差,正方形能铺满,能比较准确表示图形面积大小,所以,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提供学具,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真真正正“做”数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手机及时获取学生的各种摆法用于教学,最大化地利用学生课堂生成资源,让课堂评价更加及时到位,让数学课堂更加真实,富有智慧。】

(四)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情境:图形A和图形B均用正方形进行测量面积,A是4个,B是9个,谁的面积更大?

预设:生通过数个数,认为图形B面积更大

2.师生总结:面积单位要统一

设计意图:巧妙利用教学助手的翻牌功能,激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再次经

历统一面积的必要性】

四、游戏闯关,巩固应用

1.第一关 (连线题)

0fe44c0795dbf485146e8bb8c095289e.png

2.第二关(分类题)

a66a2b1b214ca37e9cf8cae3b4665dd1.png

3.第三关(时间轴)

(1)小明早上起来锻炼身体,他沿着操场的边跑了一圈。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2)黑板上写满了字,下课后,小明主动把黑板擦干净。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3)为了使黑板更干净,小明拿抹布把黑板四周的边框擦了一遍。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4)放学后,小明和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扫了一遍。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4.第四关

(1)1个正方形表示1个面积单位,数一数,以下图形是由几块小正方形组成的?

799fc10799ca53acbb31c174f1f595ea.png

(2)仔细观察这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3)再数一数,下面图形是由几块小正方形组成的?自己设计相同面积的图形,画在学习单上。

4c0cb95dbea7ad5eca470703284d7067.png

设计意图:游戏闯关,创设各种形式,层层深入,充分利用教学助手的互

动功能和一些,让孩子上台连一连、分一分、拼一拼等,在“玩”中巩固应用知识,不仅评价及时到位,也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小小设计师:继续开动脑筋,设计面积也是10个正方形组成的的作品,通过家校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录视频,也可以拍照片等进行上传,并和同学在线交流,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更有新意,种类更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必要的家庭作业,进一步体会面积与图形形状、周长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面积】

六、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利用教学助手的知识树模板,适时呈现学生归纳到的知识点,

不仅及时巩固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大家把课前的问题树变成了知识树。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积极思考,学会合作交流,经常反思总结,大家一定能构建更大更丰富的数学知识树。

板书设计:

a10148f427b63adae8e771f048c4faf0.png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认识面积和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为以后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测量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图形做面积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并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显示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培养度量意识,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和计算方法,但是经常把周长当作面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课堂练习部分,利用涂色加以强调区别;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初步会利用观察、重叠等方法简单比较面积大下,并有一定的测量意识,具备较好的基础来探究比较面积方法的;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经验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讨论,提供学具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而优化。

四、教学特色

充分发挥福建省网络空间“教学助手”平台的即时、互动功能,根据学生的学情顺势而导,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充分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及时评价反馈。通过涂一涂、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画一画、看一看、叠一叠、量一量等实际操作,实现学生对面积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等,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以下6个环节:

1.涂色游戏,激趣导入

创设“在中国地图上涂色”的情境,利用教学助手的批注涂色功能,让学生在涂色活动中积累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感性认知,既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为认识面积做铺垫。

2.观察体验,认识面积

2.1师:关于面积,你想了解什么呢?

2.2找一找,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2.3画一画,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借助教学助手动画功能,呈现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充分经历想一想、找一找、摸一摸等明确“面”的概念;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对“面”的大小积累充足的感性经验,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

3.合作探究,比较面积

3.1看一看,感知面积大小

3.2叠一叠,估计面积大小

3.3量一量,测量面积大小

通过直观判断,利用观察法直接比较几组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明让学生明白当面积相差较大时可用观察法直接比较;紧接着,出示两个面积差异不大的长方形,两个长方形长边和宽边也均不相同,让学生尝试用重叠法比较,发现不足,激发寻求有效方法的需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尝试用图形来测量比较,并汇报交流,对比反思,探讨:选择什么图形做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真真正正“做”数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手机及时获取学生的各种摆法用于教学,最大化地利用学生课堂生成资源,让课堂评价更加及时到位,让数学课堂更加真实,富有智慧。

4.游戏闯关,巩固应用

游戏闯关,创设各种形式,层层深入,充分利用教学助手的互动功能和一些,

让孩子上台连一连、分一分、拼一拼等,在“玩”中巩固应用知识,不仅评价及时到位,也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通过必要的家庭作业,进一步体会面积与图形形状、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理解面积。

6.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利用教学助手的知识树模板,适时呈现学生归纳到的知识点,及时巩固

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