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sontable 错位_藤野先生的“三重错位”观照

《藤野先生》的“三重错位”观照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郭跃辉

【摘要】《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和“我”之间存在着心理错位和话语错位,而文本的话语风格也存在着一定的错位,这种错位有“过去”与“现在”之别,这也是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最终,这三重错位实现了内在的逻辑统一。

【关键词】藤野先生 心理错位 观念错位 话语错位 逻辑统一

孙绍振教授曾说:“文学是人以感情为核心的包括感觉和智性的动态变幻艺术。所以说,文学是人的情感表层和人的智性的深层学问,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让人的表层瓦解、深层暴露,使人与人的感情发生错位的过程。”[1]其实,散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情感也会发生错位。除此以外,人物的思想、文本的话语方式也会出现错位。对于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的主旨,长期以来就有“爱国情怀”与“师生情谊”的争议,现在习惯上认为既有“师生情谊”,又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关键问题是,这两种情感究竟是什么关系?“既……又”的句式说明两者是并存关系。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它们既不是融合在一起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一 心理错位

“我”从东京到仙台,内心经历了从失望到迷茫的过程。目睹了身在东京的清朝留学生的丑态后,“我”来到仙台就读于医学专门学校。彼时的“我”,内心孤独而又敏感,更重要的是,他此时有一种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因此,即使受到了特殊的优待,也将原因归于“物以稀为贵”的俗世规律。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作者和藤野先生有了数次较为亲密的往来。藤野先生对待鲁迅的心理,自然也有“物以稀为贵”的因素,这一点从他后来写的《谨忆周树人君》中“在异国的天空,东京那里也有很多的中国留学生,但在仙台,前面已说过只是周君一人,所以想来谅很寂寞”[2]可以看出。于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在心理层面就产生了错位。

错位之一在于,藤野先生是出于师者的责任感,为“我”修改了讲义,而“我”的心理是“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不安”是因为藤野先生只为一百余人中的“我”修订了讲义,让“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而且这种关爱比起其他人生活上的照顾来更为突出;“感激”是因为藤野先生并没有因为“我”是弱国子民而充满歧视,而是平等对待,甚至优待有加。

错位之二在于藤野先生的学术探究精神与“我”的国民心理之间会有龃龉甚至矛盾。藤野先生对于学术,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他都要严肃地指出来。这种精神在当时并未引起我的认同,作者归因于“那是不太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实际上这正是一种“差不多”的国民心理。胡适在1924年就曾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来讽刺这种“差不多现象”。这种心理实际上就是“国民性弱点”“劣根性”,也是鲁迅毕生与之斗争的对象。当时作者的心理主要是“弱国心理”,对国家以及民族文化有一种内在的敏感性。这也有了“我”的“为难的时候”。藤野先生对中国女人裹脚的问题很关心,不过并非出于文化歧视,而是学术研究精神以及对中国女性关心使然。但这种精神并未获得“我”的认同,反而引起了“我”的“为难”,原因就在于,“我”认为裹脚是中华文化中愚昧落后的东西,即使是在学术层面讨论,也触碰到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错位之三在于“我”和藤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微妙的区别。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中,藤野先生说:“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野坂先生教过汉文,一方面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3]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说“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他用的是“敬重”一词,而不是“相信”“迷信”之类的词语,这也暗示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敬之情。但藤野先生说完之后,“我”的反应却被省略了。不过可以推测的是,“我”的反应不是谈论裹脚话题时的“为难”,自然也不可能赞同藤野先生关于“中国人敬重鬼”的结论,唯一的解释就是用“失语”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不认同。而藤野先生居然顾忌作者当时的文化背景,这对作者而言,又是一种莫大的关爱。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心理错位”主要发生在“当时”,而当作者用回忆的笔触展现这种错位时,就实现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意图,即突出强调藤野先生“过去”的学术精神对自己“现在”的巨大影响。

二 观念错位

人物的心理错位往往是观念错位的表现形式。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也日渐密切,这种深层的“观念错位”就表现出来了。谈论裹脚话题之后,作者写到了两件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情,一是“匿名信事件”,一是“幻灯片事件”。正因为这两件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很多学者和教师认为《藤野先生》的主题是“爱国情怀”。有论者认为:“这两件事不仅是鲁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作了反面的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发生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不但是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且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4]论者将这两件事当作藤野先生对作者关怀的“心理背景”,笔者认为这样解读不够准确。

其实,这两件事与藤野先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幻灯片事件”,藤野先生根本没有出场。值得注意的是在“匿名信事件”中,“我”是“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但奇怪的是,藤野先生并没有直接回应,作者也没有提及。按照常理,在这种对作者影响重大的事件中,藤野先生的态度、反应、举动都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是不可能轻易忘记的。作者在文中没有记述藤野先生的表现与反应,只能说明“我”所关注的重点与藤野先生有本质的区别。藤野先生的关注焦点在医学研究,对于这些生活事件反应不是很灵敏。当“幻灯片事件”发生以后,“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而藤野先生对此事以及“我”当时的观念变化一无所知。这一点在《谨忆周树人君》中得到了印证:“周君在学校确是待了一年左右就不见了。现在想起来,无论如何,研究医学总不是他由衷的目的罢。”[5]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具体内容在《<呐喊>自序》中有更为详细的说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6]这种想法是专注于学术研究的藤野先生所无法理解的。而“我”当时也并未向藤野先生袒露自己全部的内心世界,原因恐怕就在于双方在观念上的“错位”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错位”也存在于“过去”。鲁迅写作本文时,这种“错位”已转变为“统一”,即作者意识到藤野先生的学术精神对“小而言之”的中国以及“大而言之”的学术的价值,并且用“伟大”这样的庄重之词来评价藤野先生的性格。最终,这种精神成为“我”开展文艺运动、用文字改变国民精神的源动力。

三 话语错位

有教师认为:“鲁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愫,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全文的行文特点,幽默讽刺意蕴深邃的语言特色,应是《藤野先生》的核心教学内容。”[7]用“幽默讽刺意蕴深邃”概括本文的风格,似乎不太准确,应为“幽默讽刺与意蕴深邃并存的语言风格”。钱理群教授也注意到这两种不同的叙述语调,他说:“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用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藤野先生时,如上文所说,用笔就严正起来。”[8]笔者认为这种区分也不太准确,因为作者最初接触藤野先生时,也用到了调侃的语调,只不过这种调侃充满了善意而不是恶意的讽刺。例如“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就不是严正的叙述笔调。

这其实就是不同的话语风格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存在形态。《藤野先生》写清朝留学生,用的是批评性的讽刺笔调;写“我”刚到仙台以及初见藤野先生时,用到的是调侃性的笔调。真正发生转变的事件是藤野先生修改讲义。不过此后的“严正笔调”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叙述语调时而轻松时而沉重,议论语调则充满情感力量,抒情语调又带着一种深情与沉重。

叙述语调:叙述“匿名信事件”,多用轻松调侃笔调,例如“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叙述“幻灯片事件”则用沉重语调,例如“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叙述与藤野先生分别之后的光景则语带感伤,例如“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议论语调:“匿名信事件”后,作者议论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所以”“当然”的悖论中含有愤激之情。写到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时,则用排比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崇敬感激之情。

抒情语调:写“我”与藤野先生分别,“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满怀惜别的感伤;写讲义遗失,“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则又充满了无尽的遗恨。文末几句话,更是精彩,“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是叙述,又饱含深情。

但“调侃”与“严正”又是相对的。前文对清朝留学生的“调侃讽刺”中,渗透着作者“严正”的批判之意;后文的“严正语调”中,也不乏“爱国青年”“正人君子”之类的讽刺之意。从这一点上讲,语调的错位是表面的,其内在实现了逻辑的统一。

注释:

[1]孙绍振 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99.

[2][3][5]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193 194-195 194.

[4]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1):49.

[6]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

[7]雒世全.《藤野先生》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33.

[8]钱理群.《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J].语文建设,2009(9):15.

(本文刊载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郭跃辉,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原中山纪念中学语文教师,现为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第三届中山市市级骨干教师,中山市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中山市高中语文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主持中山市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在《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

045c40ca-dc21-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055c40ca-dc21-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敬请您关注公众号"安东之子","安东之子"是《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语文周刊》《作文合唱团》《语文报》《鲜素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读写天下》《现代写作》《作文与考试》《学习报》《学习周报》《中学生阅读》《新锐作文》等报刊的采稿基地,其中原创的教研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用稿来源地!敬请您转发,欢迎您关注,更欢迎大家赐稿!真诚地感谢您,祝您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安康!(赐稿邮箱:1506669337@qq.co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